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村民巧手做花馍 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王倩 李敏 谢非
文章字数:1093




  “这是献祭馍,十个为一副,其中三个有造型,其余七个是普通的大花馍。”3月8日,在山阳县十里铺街办红土岭村崔淑娥的花馍店,只见她用筷子把各种小的花馍安插在了大花馍上。不一会儿,一座像宝塔形状的大花馍就做好了。
  花馍,也叫面花、礼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在商洛民间流传很广的面塑艺术。红土岭村村民崔淑娥用一双巧手,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花馍店。她能用白面做出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等各种形状的花馍,不仅好看还好吃,很受市场欢迎。她用一双巧手在传承民间技艺的同时,也凭借这门手艺走上了致富路。
  “这是鱼馍,一般是孩子过周岁用的;这是寿桃,是老人过寿用的;还有结婚用的离娘馍,搬家用的发家馍,这些造型不一、数量不同,代表的寓意也不一样。”崔淑娥拿起手机,让记者看她之前拍摄的花馍。
  手机里,兔子、公鸡、蝙蝠、松鼠……各种造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玫瑰花、莲花等精致奇巧。一花一木、一鸟一兽,宛如一件件绝妙的“艺术品”。
  崔淑娥告诉记者,花馍制作工序多、费时间,为了按时给顾客出馍,她和丈夫每天凌晨1点多就开始忙活。他们先把面粉和水按比例和好,接着倒进和面机,待面团和好发酵到位,再根据顾客预订的单子,制作各种造型的花馍。
  “有的造型复杂,做一副馍下来需要费几个小时。好在如今有了机器,和面、揉面都交给机器,这就能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在和记者聊天期间,崔淑娥就捏好了一只小鸟形状的花馍。
  “传统习俗里,小孩子过周岁需要花馍,平日里的婚丧嫁娶也都需要各种不同样式的花馍,市场需求旺盛。其实,不管啥造型的花馍,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崔淑娥的丈夫蔡双喜对花馍有着自己的理解。
  蔡双喜介绍,他们的花馍店开了20多年,生意一直很红火,顾客要花馍都是提前预订,要什么做什么,销路不用愁,甚至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买花馍都是按副买,有的10个是一副,有的24个为一副,数量和制作难易度不一样,售卖的价格也不一样。”蔡双喜说,“平均一天能卖200多个花馍,一年仅做花馍能收入十几万元。”
  除了做花馍,蔡双喜夫妻还做普通的馒头。前几年,从制作酵母、揉面、蒸馍,全靠他们手工制作。后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崔淑娥和蔡双喜就购买了一套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和面、搓条、切块、摆盘自动化生产。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和面到揉面到蒸馍,一排排机器摆在店里,崔淑娥和蔡双喜一会儿忙着往机器里倒面粉,一会儿忙着把做好的馍放在笼屉里,十分忙碌。
  “咱的馒头使用的是酵母发酵,口感好,每天给县城20多个超市和小卖部供货,一天能卖3000多个。”崔淑娥说,“唯有这花馍,还得靠我一点一点地用手捏出来。不过,看着家里的日子因为这小小的花馍蒸蒸日上,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