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家校社协同育人 三力共绘同心圆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文章字数:1641
  “苏陕协作不仅是资金和项目的帮扶,更是教育理念与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家校社协同,我们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成长需求,打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最后一公里’。”3月18日,商南高级职业中学校长、苏陕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商南高级职业中学帮扶组组长孙祥说。
  近年来,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通过整合苏陕协作资源,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深入推进家校社共育模式,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也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孙祥带领帮扶团队,结合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实际需求,引入家校社共育理念与实践经验。通过开展“校长家访”等活动,组建“1+11”联席会议,聘请法治班主任,打造暖心警务会客厅,深化校企合作,构建“1+N”共育模式(即“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重点围绕学生心理健康、职业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指导等,开展家长课堂、社区实践、企业实训等系列活动,提升学校家校社共育水平,助力搭建更完善的教育网络。
  “饮食方面吃得怎么样?学习方面会不会感到压力过大?”这是孙祥在家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健康成长。每次家访,他都会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有问题,便及时加以引导。
  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年对全班每位学生最少开展一次家访活动;任课教师每年最少对任课班级每班学生开展不少于5人次家访活动;党员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帮扶的“心理异常生”“重点生”按“六个一”的工作要求,每月对每位帮扶学生开展一次家访活动;每学年定期对留守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开展帮扶活动和家访活动。
  以孙祥为代表的帮扶团队,利用双休日休息时间,组团家访,走遍商南10个镇(街道),每到一户,都会送上慰问品,与学生和家长促膝长谈,帮助学生进步成长。
  “当孙校长来家访时,我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紧张,孙校长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紧张,我们是来给你加油鼓劲的。’”被访学生聂同学说。孙祥敲开的不仅仅是一扇扇家门,更是一扇扇心门。促膝交谈式的家访活动是他的“常规”工作,他带领帮扶团成员深入学生家中,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起家校协同育人格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在家访中我会寻找学生的亮点表扬他、鼓励他,有时会搞些互动,发些小奖励。”孙祥说,“每个周末,我都会家访两名学生,到现在都没有间断过,我将一直坚持到我离开商南的时候。”
  针对职校学生难管理,问题多等疑难杂症,学校积极组织家长会等活动。孙祥还创新家长会工作思路,通过为优秀家长颁奖、优秀学生家长分享经验、组织家长参观实验实训室等,极大地促进了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积极性。
  为了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联系富水镇政府、富水派出所、富水法庭等11个单位,组建“1+11”联席会议,定期商讨研判,解决学校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家校社共育。通过家长群、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家长推送家校共育知识和学校活动信息,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大型活动等基本情况,提高家校共育针对性。
  学校为冀安怡等20多名来自富水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法治班主任颁发聘书,这些法治班主任深入班级,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工作,并与学校德育团队合作,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学校与富水派出所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暖心警务会客厅,加强巡逻防控,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开展法治与安全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自打造会客厅以来已举办各类法治报告会4场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讲座12次,校园内违纪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在苏陕帮扶团队支持下,商南高级职业中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家校社共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办学水平也明显提升,2023年7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省高水平示范中职校建设单位,其中幼儿保育和汽车应用与维修两个专业被评定为省优质专业。在技能大赛方面,2023年创建了手工制茶、茶艺表演等两个省技能大赛赛点,2023年获省技能大赛金牌1个、银牌5个,2024年获省技能大赛金牌6个、银牌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