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美丽商洛
文章字数:1898
本报通讯员李勇
巍巍秦岭,悠悠古道。商洛自古貌美,素来受人关注。南来北往于商於古道的诗人寄情于山水坊间,把山川风光、风土人情、社民生活倾注于笔端,所吟之诗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言志,抑或是对世事的感怀,都是对商洛山水的点赞。
古诗里的关隘
商洛古代有四大关隘,分别是武关、漫川关、牧护关、铁锁关,其中位于商於古道以东的武关最为有名。
唐代元稹在《西归绝句(其一)》中写道:“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唐宪宗元和年间入仕为官的李涉,多次离京南下,在《再宿武关》中写道:“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历任御史、刺史等职的雍陶,在游历商州时作《春行武关作》:“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杜牧在《题武关》中既说武关,又说楚怀王,还说屈原因楚怀王不听劝阻,被秦国在武关挟持囚禁咸阳,而怆然离去。其诗写道:“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清代洛南县训导王肇基《过武关》:“山围水抱塞垣西,少习雄名两字题。上洛咽喉通去马,前秦锁钥度鸣鸡。戍楼息鼓烽烟静,邮馆旗招落日低。客自无愁何待送,关门那不锁寒溪。”清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五过商山,其中一次从湖南入陕时过《武关》作:“横空绝蹬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我亦湘中旧词客,忍听父老说怀王。”
古诗里的村落
一首诗就是一张村落景观图,清溪、柔柳、茅屋、柴门、红花、稻谷、水磨、鸡驴、田家、稚子……都在诗里。
诗人张祜在《寄题商洛王隐居》中描写商州山居景象,意趣盎然:“近逢商洛口,知尔坐南塘。草阁平春水,紫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麝系生香。更亿前年醉,松花满石床。”诗人杜牧在《商山麻涧》点赞商州麻街山村风情:“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罇酒,蒨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清代陈祁也曾写道:“郭外桃花万树鲜,溪头杨柳斗芳妍。东风偏到红梅早,教占春光第一先。”“清溪引得到门前,茅屋如桥跨岸边。水碓无人终日响,舂来玉粒掌珠圆。”“风景田家好,柴门傍水隈。清溪能转磨,香稻积成堆。妇子骑驴出,儿童击鼓来。鸡豚留客醉,村酒发新醅。”
清代王时叙在《商州山歌》中描写山居人家时说:“西南泉畔住人家,一带墙垣尽水洼。怪底朝来香满院,薫风门外绽荷花。”农家生产生活,农家小院,满满的烟火气息,代入感爆棚,在诗文中徜徉,回味岁月沧桑。
古诗里的物产
商洛物产丰富,品质上乘。商山四皓食用商山紫芝,最早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出自商洛的中药材菖蒲。史料中记载,唐宋时期,商州麝香、枳实被列为贡品,《太平寰宇记》记载:“商州每年进贡枳实三十斤。”明代商州白杨店许石山产的银柴胡被列为贡品,年进贡50公斤。据《直隶商州总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商州洪门河广植桑树,养蚕织绢,朝贡皇室。”另有“弓材”也被列入贡品。历代出自商洛的物产被列入贡品的有5种。
唐代许浑在《南塘王处士隐居》中提到麝香:“寻蜂收野蜜,随麝拾生香。”李商隐在《商於》中说:“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曹松在《商於》中说:“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王贞白在《过商山》中写道:“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唐代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朱庆余,在《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赞颂商州物产枳壳:“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未偏佳。若教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写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商洛已是耳熟能详,其中“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也提到枳实。他在《赠刘岭隐士》中,入微描绘,不乏艳羡之情:“采茶溪树洁,煮茗石泉清。”古诗中提到了茶叶。清代陈祁在《郭东》中描述商洛的核桃、柿子和中药材,他说:“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一带水田缘涧筑,数家茅屋趁崖开。胡桃磊磊随人落,红柿离离夹道栽。日暮城边多贾客,问言采药入山来。”还在其他诗文中说:“莫道山田是瘠区,满坡包谷味偏腴。秋初嫩白甜如蜜,霜后深黄绽似珠。”“修得山坡作水田,长渠屈曲引流泉。如云香稻高低种,爱煞秋成八月天。”“物以人传久更芳,东风满谷紫芝香。名山作吏真堪喜,春至盘飧得饱尝。”“春山多采药,秋墅或栽瓜。一夜东风雨,溪头遍野花。”王时叙在《商州山歌》中写道:“梨榴枣栗树树鲜,被核之桃树万千。市客收来沽水楚,贾师认得盛西川。”
商山的物产,玉米、稻谷、紫芝、核桃、柿子、中药材等,似在诗文中幻化出魔力一般,深受商贾青睐,引得商贾前来采买,运往荆楚之地售卖。
巍巍秦岭,悠悠古道。商洛自古貌美,素来受人关注。南来北往于商於古道的诗人寄情于山水坊间,把山川风光、风土人情、社民生活倾注于笔端,所吟之诗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言志,抑或是对世事的感怀,都是对商洛山水的点赞。
古诗里的关隘
商洛古代有四大关隘,分别是武关、漫川关、牧护关、铁锁关,其中位于商於古道以东的武关最为有名。
唐代元稹在《西归绝句(其一)》中写道:“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唐宪宗元和年间入仕为官的李涉,多次离京南下,在《再宿武关》中写道:“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历任御史、刺史等职的雍陶,在游历商州时作《春行武关作》:“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杜牧在《题武关》中既说武关,又说楚怀王,还说屈原因楚怀王不听劝阻,被秦国在武关挟持囚禁咸阳,而怆然离去。其诗写道:“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清代洛南县训导王肇基《过武关》:“山围水抱塞垣西,少习雄名两字题。上洛咽喉通去马,前秦锁钥度鸣鸡。戍楼息鼓烽烟静,邮馆旗招落日低。客自无愁何待送,关门那不锁寒溪。”清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五过商山,其中一次从湖南入陕时过《武关》作:“横空绝蹬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我亦湘中旧词客,忍听父老说怀王。”
古诗里的村落
一首诗就是一张村落景观图,清溪、柔柳、茅屋、柴门、红花、稻谷、水磨、鸡驴、田家、稚子……都在诗里。
诗人张祜在《寄题商洛王隐居》中描写商州山居景象,意趣盎然:“近逢商洛口,知尔坐南塘。草阁平春水,紫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麝系生香。更亿前年醉,松花满石床。”诗人杜牧在《商山麻涧》点赞商州麻街山村风情:“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罇酒,蒨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清代陈祁也曾写道:“郭外桃花万树鲜,溪头杨柳斗芳妍。东风偏到红梅早,教占春光第一先。”“清溪引得到门前,茅屋如桥跨岸边。水碓无人终日响,舂来玉粒掌珠圆。”“风景田家好,柴门傍水隈。清溪能转磨,香稻积成堆。妇子骑驴出,儿童击鼓来。鸡豚留客醉,村酒发新醅。”
清代王时叙在《商州山歌》中描写山居人家时说:“西南泉畔住人家,一带墙垣尽水洼。怪底朝来香满院,薫风门外绽荷花。”农家生产生活,农家小院,满满的烟火气息,代入感爆棚,在诗文中徜徉,回味岁月沧桑。
古诗里的物产
商洛物产丰富,品质上乘。商山四皓食用商山紫芝,最早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出自商洛的中药材菖蒲。史料中记载,唐宋时期,商州麝香、枳实被列为贡品,《太平寰宇记》记载:“商州每年进贡枳实三十斤。”明代商州白杨店许石山产的银柴胡被列为贡品,年进贡50公斤。据《直隶商州总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商州洪门河广植桑树,养蚕织绢,朝贡皇室。”另有“弓材”也被列入贡品。历代出自商洛的物产被列入贡品的有5种。
唐代许浑在《南塘王处士隐居》中提到麝香:“寻蜂收野蜜,随麝拾生香。”李商隐在《商於》中说:“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曹松在《商於》中说:“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王贞白在《过商山》中写道:“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唐代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朱庆余,在《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赞颂商州物产枳壳:“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未偏佳。若教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写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商洛已是耳熟能详,其中“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也提到枳实。他在《赠刘岭隐士》中,入微描绘,不乏艳羡之情:“采茶溪树洁,煮茗石泉清。”古诗中提到了茶叶。清代陈祁在《郭东》中描述商洛的核桃、柿子和中药材,他说:“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一带水田缘涧筑,数家茅屋趁崖开。胡桃磊磊随人落,红柿离离夹道栽。日暮城边多贾客,问言采药入山来。”还在其他诗文中说:“莫道山田是瘠区,满坡包谷味偏腴。秋初嫩白甜如蜜,霜后深黄绽似珠。”“修得山坡作水田,长渠屈曲引流泉。如云香稻高低种,爱煞秋成八月天。”“物以人传久更芳,东风满谷紫芝香。名山作吏真堪喜,春至盘飧得饱尝。”“春山多采药,秋墅或栽瓜。一夜东风雨,溪头遍野花。”王时叙在《商州山歌》中写道:“梨榴枣栗树树鲜,被核之桃树万千。市客收来沽水楚,贾师认得盛西川。”
商山的物产,玉米、稻谷、紫芝、核桃、柿子、中药材等,似在诗文中幻化出魔力一般,深受商贾青睐,引得商贾前来采买,运往荆楚之地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