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千名党员驻村兴农促发展
本报记者 谢 非
文章字数:970
  “今年这木耳不但长得肥厚光亮,而且产量好,多亏了市上派来帮扶我们村的干部,才能有这么好的收成。”4月25日,柞水县杏坪镇肖台村的木耳种植大户肖超,一边晾晒刚采下来的第一茬木耳,一边说。今年肖超家共种植吊袋木耳5万袋,预计收入5万元左右。
  阮斌是肖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全市“三百四千”工程“千名党员驻村兴农”中的一员,他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全村培育80万袋吊袋木耳,带动16户农户约40人参与。
  “目前,肖台村的春耳已经进入收获季,预计在6月之前,能采摘4茬木耳。我们还完成了230亩的玉米大豆套种试验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种。”阮斌说。
  全市“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安排部署会召开以来,各级各相关部门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市上先后印发《关于“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工作推进措施的意见》,推出“培树典型、观摩交流、抓好宣传、表扬先进、定期调度、严明奖惩”等八条措施,指导各县区委组织部、商洛高新区党工委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建立健全工作台账,下发工作进度统计表,定期调度梳理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实施抓点示范,选优培树“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典型村,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
  在洛南县麻坪镇三兴村,1720亩的烤烟栽植正紧张有序进行。驻村第一书记张力介绍,除了烤烟,设施蔬菜也是今年村里的一项主导产业,建成蔬菜加工厂,种植豆角290亩,流转土地80亩发展大棚西红柿,收获后保底收购,成为村民增收新路子。
  在经历了2021年水灾后,三兴村包扶干部和村“两委”根据三兴村高寒山区特点和受灾实际,敲定了“从巩固到改善”的保收入打基础产业发展思路,即:全力巩固提升烤烟种植挽回粮食作物损失,全力巩固提升设施农业产值挽回大田作物损失,全力改善提升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来年复产做好准备。先后完成了全村27口备用水井改造,新建1座、修复3座蓄水池,为春耕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了更好落实“千名党员驻村兴农”行动,全市实施驻村第一书记年度驻村帮扶考核评价,拟出台《驻村第一书记和村级党组织书记退出办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同时,严格执行包镇走村入户制度,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经统计,2022年全市“千名党员驻村兴农”预计争取各类项目1615个,资金34095万元,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514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