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支教筑梦 青春无悔
本报记者 宋雨萌 白志鑫
文章字数:2214

王昆在上英语课

战世港带着学生跑步


周力航在上数学实践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995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定点帮扶丹凤县,两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中国社会科学院捐建的丹凤社科希望小学,让无数山里孩子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涓涓爱心如细流一般,浇灌着师生的心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
  如今,爱心仍在传递,篇章继续谱写。5月20日,阳光明媚,记者走进丹凤社科希望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游戏,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整个校园充满希望和朝气。下课后,记者见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3位老师,他们分别是周力航、王昆和战世港。3位支教老师均出生于1997年,风华正茂,活力满满。“去年8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批研究生支教团来到我校,给我们学校带来了许多资源,如此敬业博学的老师,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学习的榜样!”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校长胡来存说。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书是个良心活。”周力航本科毕业于师范院校,对三尺讲台有着深厚的情结,在校期间,他尽可能地利用节假日在周边地区支教。张桂梅老师、夏森老人的事迹时刻影响着他,能够到祖国西部支教,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去年8月,周力航刚到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时,看到这里留守儿童居多、个别困难孩子穿着脏衣服上学,心中难受极了。他四处联系,对接爱心企业,发起成立了“启航奖教奖学金”,供学校安排褒奖优秀师生。周力航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文具书本、益智玩具、水果糖果、饼干点心……他的办公室摆满了给学生的食物、奖品,成了学生口中的“小超市”,一到课间孩子们就把他的办公室围个水泄不通。他总是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久前一口气买了30多公斤活鱼、鲜猪肉奖励给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从不发脾气,始终和颜悦色,和学生做朋友,发动全班学生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祝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上总是传出欢快的笑声。他着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音乐课上教学生表演音乐剧,体育课上共同体验冬奥比赛项目,“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成长。除教学工作外,他积极地承担了学校的多项工作,对接笃学公益基金会为学校更新教学设备,联系爱心企业捐赠国学经典、文体器材,为学生家长联系外出务工岗位,发起“东西部手拉手,红领巾共成长”系列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
  父亲生病做手术时,他仍坚守在支教岗位。父亲需要他,这里的学生更需要他,沉默间,他已然作出了选择。记者采访间隙,一个学生特地跑到他身边说:“老师,我已经吃完饭了,要去教室啦!”学生早已把周力航当成他们的大朋友。
  “我要走出去,成才,回报家乡。”看着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听着他们远大的志向,周力航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无比值得。
  生命中最温暖的相遇
  早在2016年,王昆就与支教结缘。那时王昆才读大一,作为志愿者走进了四川大凉山,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大凉山恶劣的生活环境,而是那里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那些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但是他们都特别努力,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给了我强烈的冲击。那时我就明白了,支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我们那时教过的一名独臂小女孩,后来考取了一本院校,我们都为她开心。”说起与支教结缘的故事,王昆眼里闪烁着光芒。
  怀揣着热忱的支教梦想,王昆报名来到丹凤社科希望小学。在这里,他成了学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拍照片、拍视频、剪辑、做海报、编发公众号……白天上课,晚上常常加班到11点多,但他从不觉得辛苦,而是想尽办法,尽可能让孩子们多学习一些知识,同时记录下他们欢乐的笑脸。
  王昆告诉记者,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是单亲或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没有智能手机,他便将资料为这些学生整理打印出来。“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留守儿童,我懂得他们内心的孤独,能够陪伴他们,做他们的老师,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相遇。”王昆微笑着说。
  “不要灰心,我们再来一遍”
  战世港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学校里80%以上的支教学生申请延长服务期,很多人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西部继续奉献,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在这种环境里耳
  濡目染,支教的种子在战世港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看到有机会参与支教,战世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要像那些学长学姐一样,到边远山区去挥洒青春的激情。在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战世港负责二年级数学的教学,还兼管学校的体育工作。戴着黑框眼镜的他看似严肃,对待学生却格外温柔耐心,教一遍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他就教两遍;两遍还做不出来,他换种方式继续教,实物、实景、故事……只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他想方设法地探索更
  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上,他与学生游戏玩乐,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前段时间学校召开运动会,战老师可把力气出了,每天两次雷打不动的训练,才有了最后的出色表现。战老师特别有爱心,经常为学生系红领巾、系鞋带,工作也十分踏实卖力,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喜欢他。”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校长胡来存告诉记者。
  “老师,我以后要来北京找你!”这是学生常对战世港说的一句话。
  “学生太可爱了,这里的老师对我们也非常照顾,一起面对挑战,一起享受喜悦,一起跨年,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战世港说。
  2021年8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3位老师,用青春、热情、情怀在丹凤社科希望小学发光发热,为无数孩子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为“精美四小”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社科力量前来,传递社科爱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