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卫的“商洛蓝”
文章字数:3918
贾小卫查看苹果树苗的长势
工人在铺设滴灌管道
在市区贾小卫的农产品店里,摆满了各种商洛特产。
初夏的商州区杨斜镇林华村花草茂盛,绿树成荫。在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下,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内,一个个整齐摆放的“植树袋”格外引人注目,袋内一棵棵果树长势喜人,新鲜的嫩芽在阳光照耀下青翠欲滴。
基地里,几名工人忙着为袋中插入滴灌喷头。“前两天刚铺设好滴灌管路,现在气温越来越高,浇水施肥是果树生长最重要的环节,早一天实现自动化灌溉,果树就多一分保障,‘移动果园’就会早日开花结果。”贾小卫一边说,一边给工人示范。
从现代化农业园负责人到“商洛蓝”商标注册人,再到“移动果园”示范带头人,今年51岁的贾小卫不断用新理念、新技术助力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转行 再启程
初见贾小卫时,他头戴草帽,脚穿胶鞋,身形消瘦却十分有精神,说话时语速飞快,话语中透露着坚决果断的意志。这与他较为丰富的阅历有关。
1986年,初中刚毕业的贾小卫进入社会闯荡。他一开始在工地做小工,边干边学,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学技术、学管理、学施工、学预算,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懂工程、知账务的专业建筑工程领域的能人。从事工程建筑20多年来,他带动了家乡一大批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但是,每当走在家乡的蓝天白云下,他总感觉缺少点什么。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爱看新闻的他注意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一个回乡创业的念头慢慢在心中萌发。
“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回忆起跨界创业时的心路历程,贾小卫记忆犹新。
2015年9月,贾小卫毅然放弃从事多年的建筑行业,在周围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带着多年的积蓄转身投入农业。虽然前路未卜,但贾小卫依然笃定二次创业。
选址 建基地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资源丰富,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被认定为全国食用菌七大优生区之一。商洛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种菇脱贫忙,两年种菇存银行,三年种菇盖新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商洛的真实写照。商洛的菌类品质好、味道美,这也是贾小卫坚信企业能够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食用菌种植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产业,尤其在秦岭地区,食用菌种植更具环境优势,有品质、有品牌,前景看好。”贾小卫说。
企业成立之初,贾小卫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选址,商洛山大沟深,坡陡弯急,如何寻找一处既交通便利又适合大规模发展食用菌的场地,是摆在贾小卫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商洛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平坦的川道地区很少,如何选一个最佳地理位置,这让贾小卫每天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那段时间,他的身影遍布商洛的各个川道,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走访考察的路上。
经过几个月考察,最终,贾小卫将公司地址定在距市区50公里的杨斜镇林华村。2015年10月,他快马加鞭,迅速注册成立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杨斜的地理位置优越,307省道和福银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更重要的是,附近没有工矿企业,自然环境相当好。”贾小卫说。
2017年10月,占地面积12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在杨斜镇拔地而起。看着基地如期建成,贾小卫感到离心中的田园梦又近了一步。基地建好了,怎样让自己的食用菌在发展中赢得先机?贾小卫当时就意识到,传统农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做好绿色产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创建“商洛蓝”的种子在心中萌发了。
注册 “商洛蓝”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美在“商洛蓝”。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商洛蓝”、了解“商洛蓝”,是贾小卫的经营之道。
如今提及“商洛蓝”品牌,贾小卫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公司建立初期,当他决定将“商洛蓝”注册成商标时,却遭到了亲友和家人的一致反对。有些人甚至奚落他:“就你能,你以为别人没想过吗?肯定行不通!”
尽管朋友不支持、不理解,可贾小卫却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经过深思熟虑,2016年初,贾小卫着手申请“商洛蓝”商标。2017年5月,商标公司来电话通知说“商洛蓝”商标进入公示环节。结果,第三天后便有广东一家公司打来电话,要以50万元购买“商洛蓝”商标,贾小卫当即拒绝。对方不死心,又接二连三打来电话。在这之后,又有一家公司也从网上看到“商洛蓝”商标,也意欲高价购买,价钱一度提高到100万元。可无论对方怎么死缠烂打,贾小卫都婉言拒绝。
经过“争买风波”后,贾小卫立即对“商洛蓝”商标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他始终认为,“商洛蓝”代表的是整个商洛的形象,只有留在商洛,那才是真正的“商洛蓝”。
发展 重科研
在商洛,做食用菌的企业数不胜数,大家的发展思路和销售渠道大同小异,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贾小卫从一开始就在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贾小卫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在投产之初,他就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和绿色有机质量体系认证。为了保证消费者吃得安心,贾小卫在城区开了一家门店,在店里的展台上不仅有食用菌生产全流程的视频展示,而且还有产品溯源系统,能够直接跟踪食用菌生产全过程。
贾小卫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将菌种销售给种植基地或者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回收产品,让更多农户加入种植食用菌行业中,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面对食用菌菌种只能依赖从外省购买的尴尬局面,贾小卫下决心从菌种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全链条进行优化。为此,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陆续创建科研平台,建立食用菌研发博士工作站,成立商洛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产业资源技术研究院,并整合专家团队开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废料生产有机肥技术研发”等重大项目的研发,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快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动能转换。
如今,贾小卫的公司培育和研发的食用菌菌种涵盖了香菇、木耳、灵芝、羊肚菌等11类30多个品种,其中采取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培育香菇优良品种5个,大大提高了香菇品质。经贾小卫基地销售的香菇、羊肚菌、核桃等各类农产品,年销售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通过务工持续增收。
转型 建“移动果园”
多年来,贾小卫一直坚持普及、推广循环生产模式。他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如何发展农业、打造特色品牌的各种点子。
今年,贾小卫一有空就外出考察、参加各类培训班。一有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他就抓住机会面对面和专家讨论。回来后,他便开始琢磨公司的发展方向,最后确定要建设一个“移动果园”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
当贾小卫有了想法后,便开始着手尝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他结合自己所学,便开始尝试建设“移动果园”。
什么是“移动果园”,顾名思义,就是把果树栽进容器,实现可移动,方便运输、贩卖。
“有些农特产品是季节性的,比如樱桃,日常吃的樱桃再好,都是只在夏季收获,而怎样让樱桃在其他季节里都能结果,创造出效益,只能改变培育模式。”贾小卫说,“移动果园”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移动果园”最大的好处是,果树种在直径约50厘米的无纺布袋中,可以随意搬运,不仅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并配合滴灌技术,在扩大产量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口感。
“以樱桃为例,秋季时我们把自然生长的樱桃树移入冷库,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让其进入冬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将果树移入智能化大棚,通过模拟春季大气环境,让其迅速复苏,自然发芽生长,这样在冬季也可以结出可口的樱桃。”贾小卫有声有色地介绍着“移动果园”,还时不时为记者科普一下农业知识。
如今,贾小卫的“移动果园”里有大樱桃、苹果、葡萄和杏树总共3.5万株,都是他精挑细选的优良品种。“移动果园”的无纺布袋一般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5年后再修根换袋。
“布袋里除了土壤外,还有木渣、肥料等,但一般都体积大、重量大,往往需用叉车移动。现在我们用食用菌大棚使用过的菌棒,待其粉碎后装入袋中,不仅能够减轻重量,还能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环境。”贾小卫说,“这样做既节省了成本,又延伸了产业链。我们还致力培育秦岭原生态农特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产业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
循环 菌菜轮作
最近几天,在贾小卫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株株有机蔬菜茁壮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枝头挂满绿油油的黄瓜,贾小卫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4月,羊肚菌采收后,5月上旬,我们在大棚播种了黄瓜,目前长势非常好,要不了几天,就可以采摘销售了。”
贾小卫在为科技赋能农业的同时,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羊肚菌生长特性,在原种植羊肚菌的大棚内,全部种上了蔬菜。
“菌菜轮作有很多好处。”贾小卫说,“菌菜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减轻土壤酸化,实现土壤原生态修复,还能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产值。同时也能利用废弃菌料作为有机肥,促进蔬菜生长。”
说到蔬菜种植,贾小卫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基地所有的蔬菜都是自己育苗,用生产香菇、木耳的废弃菌料作为肥料,不使用农药、化肥,让蔬菜品质得到保障。
“用种植食用菌的经验种植蔬菜,很得心应手。现在来看,这季的蔬菜肯定会大丰收。”贾小卫高兴地算了一笔账:“目前按照生长情况来看,预计黄瓜亩产1.5万斤,按市场价估算,仅大棚轮作的50多亩黄瓜总产值将达150多万元。”
农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如今,伴随着消费升级、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才能带动农业实体实现正向发展,带动农业走向更远的未来。
“眼下,智能化的大棚已经开始建设,预计月底就能投入使用,届时会有更多优质菌类和蔬菜水果从我的基地走出商洛,翻过秦岭,去往远处,让更多人知道商洛碧水蓝天孕育的优质农产品。”贾小卫说。
工人在铺设滴灌管道
在市区贾小卫的农产品店里,摆满了各种商洛特产。
初夏的商州区杨斜镇林华村花草茂盛,绿树成荫。在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下,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内,一个个整齐摆放的“植树袋”格外引人注目,袋内一棵棵果树长势喜人,新鲜的嫩芽在阳光照耀下青翠欲滴。
基地里,几名工人忙着为袋中插入滴灌喷头。“前两天刚铺设好滴灌管路,现在气温越来越高,浇水施肥是果树生长最重要的环节,早一天实现自动化灌溉,果树就多一分保障,‘移动果园’就会早日开花结果。”贾小卫一边说,一边给工人示范。
从现代化农业园负责人到“商洛蓝”商标注册人,再到“移动果园”示范带头人,今年51岁的贾小卫不断用新理念、新技术助力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转行 再启程
初见贾小卫时,他头戴草帽,脚穿胶鞋,身形消瘦却十分有精神,说话时语速飞快,话语中透露着坚决果断的意志。这与他较为丰富的阅历有关。
1986年,初中刚毕业的贾小卫进入社会闯荡。他一开始在工地做小工,边干边学,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学技术、学管理、学施工、学预算,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懂工程、知账务的专业建筑工程领域的能人。从事工程建筑20多年来,他带动了家乡一大批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但是,每当走在家乡的蓝天白云下,他总感觉缺少点什么。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爱看新闻的他注意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一个回乡创业的念头慢慢在心中萌发。
“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回忆起跨界创业时的心路历程,贾小卫记忆犹新。
2015年9月,贾小卫毅然放弃从事多年的建筑行业,在周围人惊讶的目光中,他带着多年的积蓄转身投入农业。虽然前路未卜,但贾小卫依然笃定二次创业。
选址 建基地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资源丰富,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被认定为全国食用菌七大优生区之一。商洛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种菇脱贫忙,两年种菇存银行,三年种菇盖新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商洛的真实写照。商洛的菌类品质好、味道美,这也是贾小卫坚信企业能够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食用菌种植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产业,尤其在秦岭地区,食用菌种植更具环境优势,有品质、有品牌,前景看好。”贾小卫说。
企业成立之初,贾小卫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选址,商洛山大沟深,坡陡弯急,如何寻找一处既交通便利又适合大规模发展食用菌的场地,是摆在贾小卫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商洛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平坦的川道地区很少,如何选一个最佳地理位置,这让贾小卫每天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那段时间,他的身影遍布商洛的各个川道,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走访考察的路上。
经过几个月考察,最终,贾小卫将公司地址定在距市区50公里的杨斜镇林华村。2015年10月,他快马加鞭,迅速注册成立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杨斜的地理位置优越,307省道和福银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更重要的是,附近没有工矿企业,自然环境相当好。”贾小卫说。
2017年10月,占地面积12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在杨斜镇拔地而起。看着基地如期建成,贾小卫感到离心中的田园梦又近了一步。基地建好了,怎样让自己的食用菌在发展中赢得先机?贾小卫当时就意识到,传统农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做好绿色产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创建“商洛蓝”的种子在心中萌发了。
注册 “商洛蓝”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美在“商洛蓝”。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商洛蓝”、了解“商洛蓝”,是贾小卫的经营之道。
如今提及“商洛蓝”品牌,贾小卫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公司建立初期,当他决定将“商洛蓝”注册成商标时,却遭到了亲友和家人的一致反对。有些人甚至奚落他:“就你能,你以为别人没想过吗?肯定行不通!”
尽管朋友不支持、不理解,可贾小卫却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经过深思熟虑,2016年初,贾小卫着手申请“商洛蓝”商标。2017年5月,商标公司来电话通知说“商洛蓝”商标进入公示环节。结果,第三天后便有广东一家公司打来电话,要以50万元购买“商洛蓝”商标,贾小卫当即拒绝。对方不死心,又接二连三打来电话。在这之后,又有一家公司也从网上看到“商洛蓝”商标,也意欲高价购买,价钱一度提高到100万元。可无论对方怎么死缠烂打,贾小卫都婉言拒绝。
经过“争买风波”后,贾小卫立即对“商洛蓝”商标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他始终认为,“商洛蓝”代表的是整个商洛的形象,只有留在商洛,那才是真正的“商洛蓝”。
发展 重科研
在商洛,做食用菌的企业数不胜数,大家的发展思路和销售渠道大同小异,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贾小卫从一开始就在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贾小卫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在投产之初,他就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和绿色有机质量体系认证。为了保证消费者吃得安心,贾小卫在城区开了一家门店,在店里的展台上不仅有食用菌生产全流程的视频展示,而且还有产品溯源系统,能够直接跟踪食用菌生产全过程。
贾小卫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将菌种销售给种植基地或者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回收产品,让更多农户加入种植食用菌行业中,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面对食用菌菌种只能依赖从外省购买的尴尬局面,贾小卫下决心从菌种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全链条进行优化。为此,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陆续创建科研平台,建立食用菌研发博士工作站,成立商洛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产业资源技术研究院,并整合专家团队开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废料生产有机肥技术研发”等重大项目的研发,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快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动能转换。
如今,贾小卫的公司培育和研发的食用菌菌种涵盖了香菇、木耳、灵芝、羊肚菌等11类30多个品种,其中采取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培育香菇优良品种5个,大大提高了香菇品质。经贾小卫基地销售的香菇、羊肚菌、核桃等各类农产品,年销售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通过务工持续增收。
转型 建“移动果园”
多年来,贾小卫一直坚持普及、推广循环生产模式。他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如何发展农业、打造特色品牌的各种点子。
今年,贾小卫一有空就外出考察、参加各类培训班。一有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他就抓住机会面对面和专家讨论。回来后,他便开始琢磨公司的发展方向,最后确定要建设一个“移动果园”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
当贾小卫有了想法后,便开始着手尝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他结合自己所学,便开始尝试建设“移动果园”。
什么是“移动果园”,顾名思义,就是把果树栽进容器,实现可移动,方便运输、贩卖。
“有些农特产品是季节性的,比如樱桃,日常吃的樱桃再好,都是只在夏季收获,而怎样让樱桃在其他季节里都能结果,创造出效益,只能改变培育模式。”贾小卫说,“移动果园”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移动果园”最大的好处是,果树种在直径约50厘米的无纺布袋中,可以随意搬运,不仅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并配合滴灌技术,在扩大产量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口感。
“以樱桃为例,秋季时我们把自然生长的樱桃树移入冷库,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让其进入冬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将果树移入智能化大棚,通过模拟春季大气环境,让其迅速复苏,自然发芽生长,这样在冬季也可以结出可口的樱桃。”贾小卫有声有色地介绍着“移动果园”,还时不时为记者科普一下农业知识。
如今,贾小卫的“移动果园”里有大樱桃、苹果、葡萄和杏树总共3.5万株,都是他精挑细选的优良品种。“移动果园”的无纺布袋一般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5年后再修根换袋。
“布袋里除了土壤外,还有木渣、肥料等,但一般都体积大、重量大,往往需用叉车移动。现在我们用食用菌大棚使用过的菌棒,待其粉碎后装入袋中,不仅能够减轻重量,还能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环境。”贾小卫说,“这样做既节省了成本,又延伸了产业链。我们还致力培育秦岭原生态农特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产业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
循环 菌菜轮作
最近几天,在贾小卫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株株有机蔬菜茁壮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枝头挂满绿油油的黄瓜,贾小卫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4月,羊肚菌采收后,5月上旬,我们在大棚播种了黄瓜,目前长势非常好,要不了几天,就可以采摘销售了。”
贾小卫在为科技赋能农业的同时,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羊肚菌生长特性,在原种植羊肚菌的大棚内,全部种上了蔬菜。
“菌菜轮作有很多好处。”贾小卫说,“菌菜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减轻土壤酸化,实现土壤原生态修复,还能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产值。同时也能利用废弃菌料作为有机肥,促进蔬菜生长。”
说到蔬菜种植,贾小卫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基地所有的蔬菜都是自己育苗,用生产香菇、木耳的废弃菌料作为肥料,不使用农药、化肥,让蔬菜品质得到保障。
“用种植食用菌的经验种植蔬菜,很得心应手。现在来看,这季的蔬菜肯定会大丰收。”贾小卫高兴地算了一笔账:“目前按照生长情况来看,预计黄瓜亩产1.5万斤,按市场价估算,仅大棚轮作的50多亩黄瓜总产值将达150多万元。”
农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如今,伴随着消费升级、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才能带动农业实体实现正向发展,带动农业走向更远的未来。
“眼下,智能化的大棚已经开始建设,预计月底就能投入使用,届时会有更多优质菌类和蔬菜水果从我的基地走出商洛,翻过秦岭,去往远处,让更多人知道商洛碧水蓝天孕育的优质农产品。”贾小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