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永传承 孝老爱亲喜盈门
文章字数:1956
杨 军
镇安县永乐街办北城社区年已花甲的李学成、李相梅夫妇,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的村医。夫妇二人养育了4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有语言障碍),全家14口人至今没有分家,共同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和谐相处,互相体谅,其情融融,其意浓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幸福和睦的大家庭。
良好家风 代代传承
北城社区的李姓,是一个大家族。为了使家族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李氏家族制定了家规家训条文,其具体内容:“提倡和睦宗族,孝敬老人,友爱兄弟,尊敬师长,重视学识,勤劳务业。”与此同时,还采用“训”和“诫”的形式,教诲、劝告族人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凡李氏族人都要严格遵从《李氏族谱·家训十一则》,即“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重祭祀、修坟茔、多农桑、重敬贤、慎婚配、禁吸毒、禁非为、正人伦。”
尤为可贵的是,李氏宗族的家风、家训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引导李氏后人将“八荣八耻”作为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李学成夫妇将“八荣八耻”打印出来,贴在西沟老屋香火台旁的醒目位置,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牢记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也要求他们一条一条背熟“八荣八耻”,然后再一条一条向孩子解释其中的含义,让他们学到做到。
由于李学成、李相梅夫妇重视家风教育,对子孙后代从小抓起,所以他们的5个孙子孙女从小便知书达理,孝老爱亲,传承了良好的家风。
父辈贤良 扶弱济困
李学成的父亲李道祯,生前是一位大仁大义、忠厚善良、扶弱济困、乐于助人的好长辈。侄儿、侄女李学升、李学凤父母早逝,他不顾自家困难,将他们拉扯长大,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对李学成影响很大。北城社区三组的朱自云身患脑梗、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导致半身不遂,长年累月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两个四五十岁的残疾儿子,生活十分困难,李学成夫妇经常上门做医疗服务,测血压、查血糖、指导服药,叮嘱注意事项,使全家人深受感动。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相梅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参与到北城社区大西沟疫情防控排查点,每天从清晨坚守到深夜,对外出归来的人员进行测温、隔离,对村内进行消毒,还利用微信、抖音等开展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她在防控工作最前沿一待就是3个月,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努力,赢得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获得了“最美医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儿子尽孝 孝行永传
李学成兄弟姐妹共7人,他是家中的长兄,也担当了长兄的责任。在孝敬父母中,他倾己之力,尽己之为,从不和弟妹们攀比。父亲、母亲有病时,夫妇二人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家里看病,伺候吃、喝、拉、撒,极尽孝心。在婆婆卧床不起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相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端屎端尿,换洗被子、床单,从不嫌脏、不嫌烦,大家看在眼里,感念在心。后来李相梅骨折卧床,生活难以自理,儿子、儿媳都争先恐后地伺候。身体痊愈后,李相梅对儿子儿媳加倍疼爱,宁可自己多受累,也要为儿子儿媳减轻负担,每天都承担着全家十几口人的做饭重任,让儿子儿媳一回家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开饭时,全家大小14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老两口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深切地感受到了家庭的和谐、生活的美满、日子的甜蜜。
李学成夫妇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不仅使儿子、儿媳个个有孝心,妯娌亲又亲,而且几个儿子都事业有成。大儿子李长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普外科,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先后被县医院评为“首届好医生”“优秀共产党员”,被提拔到月河卫生院担任院长。二儿子李昌坤虽然不会说话,却是他家附近人人皆知、有口皆碑的好心人,每天都帮助清洁工推垃圾箱、装垃圾,帮助卖菜的老人推车子、提菜,帮助邻居劈木柴、打扫卫生,被群众称为“身边的活雷锋”。三儿子李昌水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驻守祖国的西北大门,退伍后到县总工会从事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一心一意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帮助患病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高度称赞;工作上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创新,迅速成为行业里的标兵,多次荣获省、市表彰奖励。四儿子李昌鑫在父亲影响下,大学毕业后扎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事业,胸怀医者仁心的思想观念,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病情,分析他们的需求,时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待病人如亲人,工作中无微不至地照顾、观察每一位病人,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成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李学成一家人用良好的家风、高尚的品德、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善行义举谱写了一曲文明家庭之歌,用大仁大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及“道德模范”家庭的真谛,2022年1月被中共商洛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商洛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正是:良好家风代代传,孝老爱亲喜开颜,家训时刻记心间,美好日子似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