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老手艺
文章字数:4165
孙卫华在修理山地自行车
王敏正在修鞋
李花霞正在修补衣服
编者按 鞋子坏了,到街边补一补继续穿;雨伞坏了,去一趟修伞摊可以继续用;自行车半路骑不了了,推到修车摊三两下修好……这些修旧摊长存于我们的记忆。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新物替代旧物越来越快,很多人已习惯将坏了一点的物品闲置或扔掉,从前红火的修旧摊也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他们中有的及时转型,有的还在继续坚守,对于我们的城市发展来说,每一个修旧摊的存在都有着重要意义,感谢那些长期坚持、可敬可爱,一直默默发光发热的修旧手艺人。
老手艺与新转型
本报记者 白志鑫
在不少市民的记忆里,从家门口去上班的路上,总有个修自行车的摊位在等待。而近些年,修自行车的摊位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电动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清洗、修理店。随着社会公共交通的日益发达,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小伙子,你这里能换车圈不?”7月2日一早,市民王大爷就来到了商洛学院附近的诚信修车行咨询自行车修理的问题。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的自行车用了很久,后轮的车圈和车条已经损坏了,在城里找了好几家都没办法修理,自己也是听了邻居的建议才寻到这家店。
“叔,您的车圈是24还是26的,车圈内侧有型号,您得给我说了型号我才能给您找匹配的车圈更换。”店主孙卫华热情地对王大爷说。说罢,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王大爷,让大爷找到型号后给他打电话,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把自行车推过来修理,免去多跑一次的麻烦。“这小伙子还挺实在,我回去看了给你打电话!”王大爷满意地说。
今年40岁的孙卫华经营这家修车行已将近15年,从一开始的自行车修理铺发展为如今涵盖电动车、自行车、三轮架子车修理和各类配件销售的综合型修理铺,他靠着勤劳踏实和诚实守信把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赢得了不少回头客。2009年起,孙卫华就开起了自行车修理铺,兼顾销售自行车配件等,靠着手艺赚钱,孙卫华夫妇很满足当时的情况。“那会儿自行车是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修车的摊子自然也多,而且还很受重视,像人们现在的汽车一样定期保养,挑个大晴天洗洗车,给齿轮链条上上油,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旦车闸不灵了、车链子掉了、车胎扎破了,即刻推向修车摊,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就能给修好。”
孙卫华的妻子畅小燕感慨,在过去自行车还算得上是“三大件”之一,而现在上班要么开车,要么骑电动车,上学一般都坐公交车,小小的修车铺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出行方式也改变了,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公交线路的日益完善,电动车、家用小轿车的普及,对市民而言,生活半径正在不断扩大,而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丰富。再加上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买自行车代步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修自行车的老手艺,也逐渐隐匿在了城市的边边角角。
随着城市里电动车越来越多,自行车修理开始走下坡路,孙卫华店里的生意也愈发冷清,修理自行车的收入已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2018年,孙卫华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自学了电动车的修理技术,发展起了电动车、自行车相关的修理及配件销售业务,并加入了某品牌电动车电池的代理商,还与周边县区以及镇办的自行车、电动车店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各类配件,扩大了经营范围,成功转型。
“虽然修理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三轮架子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等还是有固定的客户群的。”孙卫华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不断学习,让自己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见到那些来修理老式自行车的人,尽己所能地帮他们修好,这不仅仅是修理一辆自行车,承载的更是一份记忆和情怀。
“ 修 补 ”出来的幸福
本报记者 王 倩
7月2日,空气中弥漫着湿热。在市区东背街的修鞋店里,王敏正专注地为手中的鞋子粘底,即使头顶的风扇在不停转动,可没一会儿,王敏额前的碎发还是被汗水打湿,旁边的两三名顾客一边等待,一边摆手为自己扇凉。
“底子粘好了,你穿上试试平不平,硌脚的话我再给收拾。”王敏将粘好底的鞋子递给顾客,顾客试穿后很满意,连连道谢。顾客正准备付钱时,王敏看到顾客背包带子有一处快要磨断了,便说:“你把包卸下来,我给你把带子一缝,免得过几天断了没法背了。”给修鞋机上的缝纫针穿上和背包同样颜色的线,仅仅几秒钟,包上的带子便修好了。顾客问加上缝带子一共多少钱,王敏笑着说,缝带子不收钱了,顺手的事,不费工夫。
“王师傅做活细心、麻利,人还热心,我们周围人鞋子有个啥问题,都爱到这儿来。”一位正在等待的顾客说,她家住在中心广场附近,10年前就在王敏这儿修鞋,她记忆中,以前东背街一街两行都是修鞋的,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像王敏这种坚持下来,还热情待人、诚信做事的更为难得。“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吃穿住行条件也好,有的人鞋有一点儿问题就不穿了,但是对我们这上了年龄的人来说,鞋还能穿就舍不得扔,总想修一修,所以啊,这修鞋匠还是少不了。”这位顾客感慨道。
今年50岁的王敏是东街社区人,年轻时,她打过零工,也和丈夫在城区跑过“蹦蹦车”,后来城区车辆整治,取缔了“蹦蹦车”拉人,再加上丈夫身体不好,他们就放弃了跑车。就在她四处寻找商机时,婆婆鼓励她学手艺摆摊子修鞋。“说实话,刚开始还抹不下脸,觉得坐在街道边给人修鞋没出息。”说起13年前决定干修鞋,王敏说是因为婆婆的劝导,让她彻底放下了顾虑,她也想明白了,修鞋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只要活做得好,做人诚信善良,就会有收获。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鞋子坏了,人们总想着去修一修,修好了还能再穿。“所以那会儿,手艺人吃香,修鞋匠也多,光是东背街就有20多个修鞋摊子。”王敏还记得,那时没有机器,全靠人手工修鞋,她举例说,以前粘鞋底子,要先用木搓把鞋底搓平磨光滑,再粘上新底子,最后把新底子磨成和旧鞋底一样的形状,粘一双鞋底子既费时间又费手。“一年四季手指头都要缠上胶布,把指头保护好,不然就会皲裂。”回忆起以前,王敏感慨,还是现在好,科技发达了,有了修鞋机、砂轮机,修鞋子更方便省力。
13年来,王敏用双手修补了不计其数的鞋子,也为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家住东关的刘梅今年62岁了,10多年来,她就只认王敏的手艺,她介绍,有一次,雨水把她的一双新鞋泡开胶了,她特别难过,因为那双鞋对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我儿子参加工作后用第一个月工资给我买的鞋,看到鞋子坏了,我真的很心疼,舍不得扔,后来就是在这修好的,穿了七八年都还好好的。”
这样的小事在王敏的修鞋摊子上演了无数次,王敏用自己精湛的手艺和热情的态度温暖着顾客的心,她也收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丈夫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王敏靠着修鞋供应全家生活,现在她的女儿也快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日子虽简单平淡但也幸福美满。
“帮着顾客把一双双鞋子修补好,他们高兴,我也觉得很快乐。”王敏说,她在修鞋摊子上见证了社会的发展,看着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她也从路边的小摊子搬进了能遮风避雨的鞋店。“总的来说,还是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现在顾客少了,修鞋慢慢地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只要还有人需要,我还会继续修鞋,把这个手艺坚持下去。”王敏笑着说。
巷子口的裁缝铺
本报记者 谢 非
“你看我穿的裙子腰大了,能改小点吗?”路过的年轻女人问李花霞。“能行,你过会儿拿来就行。”一顶旧旧的斜撑着的遮阳伞,一台表面磨损严重的脚踏缝纫机,脚边放着一盘五颜六色的线和水壶,李花霞的裁缝铺就这样在两栋民房中间的小巷口支着。洛南县城关中心小学旁的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裁缝铺并不起眼,只有猛然看见旁边靠在墙边蓝底红字的招牌,才能发现这儿有家裁缝铺。
双脚踩着缝纫机,手上正忙碌的李花霞家在洛南县刘店社区,2012年,两个孩子即将上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李花霞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接送孩子和做饭。
总伸手向丈夫要生活费不是长久的办法,李花霞就想着找点儿活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没有一技之长,当她提出开裁缝铺的想法时,丈夫极力反对。但是在李花霞的坚持下,丈夫也答应了。
对缝纫完全不懂的李花霞找到做衣服的朋友店里,学习了三天时间,掌握了缝纫机的基本操作,便决定回去开店。在租住的民房隔壁,李花霞租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又在学校附近的旧货市场花了230元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简单置办了工作台、挂烫机之类的家当,裁缝铺就这样开门了。
“一开始为了练手,只能给自己做衣服,后来慢慢熟练了,才敢动客人的衣服。”李花霞回忆刚开始的种种困难,“现在我只用看一眼,就知道这件衣服该怎么修改。”做事认真的李花霞,口碑渐渐传开了,顾客也多了起来。
为了增加收入,李花霞的裁缝铺除了修补衣服,还让跑运输的丈夫从西安进一些花卉绿植摆在店门口卖,居然还卖得不错。3年后,由于街道改造清理,李花霞的小店里摆不下大量的绿植,于是她把店转让了,自己就在路口摆起了摊位,在巷子里面用活动板房搭了一间小操作间,方便裁剪,这一摆就是7年。
10年间,李花霞的两个孩子早已毕业,裁缝铺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她还坚持开着,回想过去的种种经历,她百感交集。有一年冬天,一位女顾客带着一件长款羽绒服找到她,说新买的羽绒服不小心被火烧了两个大窟窿,让李花霞一定帮忙想想办法。李花霞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把羽绒服下面拆开,裁掉烧坏的部分,再重新装好羽绒和拉链,费了大力气,终于把这件羽绒服修补好了。顾客来取的时候,连连夸赞她手艺好,说自己原本都没有抱很大希望,没想到补完后跟新的一样。看到顾客高兴地带着衣服离开,李花霞心中也十分满足。
但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早年间,一位顾客带着布料来做裤子,当几天后来取的时候,顾客说李花霞用廉价布料换了自己原本送来的。李花霞十分委屈,好几番解释都没有让对方信服,最终顾客拿着裤子愤愤离开了。“我虽然是小本生意,但是我也是讲诚信的,不会为了几十元的布料砸了自己的招牌。”李花霞告诉记者,“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不讲理的顾客毕竟是少数,很多顾客还是很信任我的手艺,相信我能把衣服改得令他们满意。”
平时在修补衣服的过程中,李花霞发现衣服里面有钱物,都会在做完活后,原封不动地放回去。她始终觉得金钱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得,这样才用得安心。只要天气允许,李花霞每天都坚持在巷口摆着摊位,“已经成了习惯,每天都像是有任务需要去完成一样,万一有人找我呢。”李花霞说道。
王敏正在修鞋
李花霞正在修补衣服
编者按 鞋子坏了,到街边补一补继续穿;雨伞坏了,去一趟修伞摊可以继续用;自行车半路骑不了了,推到修车摊三两下修好……这些修旧摊长存于我们的记忆。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新物替代旧物越来越快,很多人已习惯将坏了一点的物品闲置或扔掉,从前红火的修旧摊也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他们中有的及时转型,有的还在继续坚守,对于我们的城市发展来说,每一个修旧摊的存在都有着重要意义,感谢那些长期坚持、可敬可爱,一直默默发光发热的修旧手艺人。
老手艺与新转型
本报记者 白志鑫
在不少市民的记忆里,从家门口去上班的路上,总有个修自行车的摊位在等待。而近些年,修自行车的摊位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电动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清洗、修理店。随着社会公共交通的日益发达,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小伙子,你这里能换车圈不?”7月2日一早,市民王大爷就来到了商洛学院附近的诚信修车行咨询自行车修理的问题。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的自行车用了很久,后轮的车圈和车条已经损坏了,在城里找了好几家都没办法修理,自己也是听了邻居的建议才寻到这家店。
“叔,您的车圈是24还是26的,车圈内侧有型号,您得给我说了型号我才能给您找匹配的车圈更换。”店主孙卫华热情地对王大爷说。说罢,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王大爷,让大爷找到型号后给他打电话,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把自行车推过来修理,免去多跑一次的麻烦。“这小伙子还挺实在,我回去看了给你打电话!”王大爷满意地说。
今年40岁的孙卫华经营这家修车行已将近15年,从一开始的自行车修理铺发展为如今涵盖电动车、自行车、三轮架子车修理和各类配件销售的综合型修理铺,他靠着勤劳踏实和诚实守信把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赢得了不少回头客。2009年起,孙卫华就开起了自行车修理铺,兼顾销售自行车配件等,靠着手艺赚钱,孙卫华夫妇很满足当时的情况。“那会儿自行车是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修车的摊子自然也多,而且还很受重视,像人们现在的汽车一样定期保养,挑个大晴天洗洗车,给齿轮链条上上油,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旦车闸不灵了、车链子掉了、车胎扎破了,即刻推向修车摊,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就能给修好。”
孙卫华的妻子畅小燕感慨,在过去自行车还算得上是“三大件”之一,而现在上班要么开车,要么骑电动车,上学一般都坐公交车,小小的修车铺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出行方式也改变了,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公交线路的日益完善,电动车、家用小轿车的普及,对市民而言,生活半径正在不断扩大,而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丰富。再加上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买自行车代步的人越来越少,于是修自行车的老手艺,也逐渐隐匿在了城市的边边角角。
随着城市里电动车越来越多,自行车修理开始走下坡路,孙卫华店里的生意也愈发冷清,修理自行车的收入已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2018年,孙卫华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自学了电动车的修理技术,发展起了电动车、自行车相关的修理及配件销售业务,并加入了某品牌电动车电池的代理商,还与周边县区以及镇办的自行车、电动车店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各类配件,扩大了经营范围,成功转型。
“虽然修理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三轮架子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等还是有固定的客户群的。”孙卫华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不断学习,让自己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见到那些来修理老式自行车的人,尽己所能地帮他们修好,这不仅仅是修理一辆自行车,承载的更是一份记忆和情怀。
“ 修 补 ”出来的幸福
本报记者 王 倩
7月2日,空气中弥漫着湿热。在市区东背街的修鞋店里,王敏正专注地为手中的鞋子粘底,即使头顶的风扇在不停转动,可没一会儿,王敏额前的碎发还是被汗水打湿,旁边的两三名顾客一边等待,一边摆手为自己扇凉。
“底子粘好了,你穿上试试平不平,硌脚的话我再给收拾。”王敏将粘好底的鞋子递给顾客,顾客试穿后很满意,连连道谢。顾客正准备付钱时,王敏看到顾客背包带子有一处快要磨断了,便说:“你把包卸下来,我给你把带子一缝,免得过几天断了没法背了。”给修鞋机上的缝纫针穿上和背包同样颜色的线,仅仅几秒钟,包上的带子便修好了。顾客问加上缝带子一共多少钱,王敏笑着说,缝带子不收钱了,顺手的事,不费工夫。
“王师傅做活细心、麻利,人还热心,我们周围人鞋子有个啥问题,都爱到这儿来。”一位正在等待的顾客说,她家住在中心广场附近,10年前就在王敏这儿修鞋,她记忆中,以前东背街一街两行都是修鞋的,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像王敏这种坚持下来,还热情待人、诚信做事的更为难得。“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吃穿住行条件也好,有的人鞋有一点儿问题就不穿了,但是对我们这上了年龄的人来说,鞋还能穿就舍不得扔,总想修一修,所以啊,这修鞋匠还是少不了。”这位顾客感慨道。
今年50岁的王敏是东街社区人,年轻时,她打过零工,也和丈夫在城区跑过“蹦蹦车”,后来城区车辆整治,取缔了“蹦蹦车”拉人,再加上丈夫身体不好,他们就放弃了跑车。就在她四处寻找商机时,婆婆鼓励她学手艺摆摊子修鞋。“说实话,刚开始还抹不下脸,觉得坐在街道边给人修鞋没出息。”说起13年前决定干修鞋,王敏说是因为婆婆的劝导,让她彻底放下了顾虑,她也想明白了,修鞋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只要活做得好,做人诚信善良,就会有收获。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鞋子坏了,人们总想着去修一修,修好了还能再穿。“所以那会儿,手艺人吃香,修鞋匠也多,光是东背街就有20多个修鞋摊子。”王敏还记得,那时没有机器,全靠人手工修鞋,她举例说,以前粘鞋底子,要先用木搓把鞋底搓平磨光滑,再粘上新底子,最后把新底子磨成和旧鞋底一样的形状,粘一双鞋底子既费时间又费手。“一年四季手指头都要缠上胶布,把指头保护好,不然就会皲裂。”回忆起以前,王敏感慨,还是现在好,科技发达了,有了修鞋机、砂轮机,修鞋子更方便省力。
13年来,王敏用双手修补了不计其数的鞋子,也为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家住东关的刘梅今年62岁了,10多年来,她就只认王敏的手艺,她介绍,有一次,雨水把她的一双新鞋泡开胶了,她特别难过,因为那双鞋对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我儿子参加工作后用第一个月工资给我买的鞋,看到鞋子坏了,我真的很心疼,舍不得扔,后来就是在这修好的,穿了七八年都还好好的。”
这样的小事在王敏的修鞋摊子上演了无数次,王敏用自己精湛的手艺和热情的态度温暖着顾客的心,她也收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丈夫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王敏靠着修鞋供应全家生活,现在她的女儿也快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日子虽简单平淡但也幸福美满。
“帮着顾客把一双双鞋子修补好,他们高兴,我也觉得很快乐。”王敏说,她在修鞋摊子上见证了社会的发展,看着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她也从路边的小摊子搬进了能遮风避雨的鞋店。“总的来说,还是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现在顾客少了,修鞋慢慢地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只要还有人需要,我还会继续修鞋,把这个手艺坚持下去。”王敏笑着说。
巷子口的裁缝铺
本报记者 谢 非
“你看我穿的裙子腰大了,能改小点吗?”路过的年轻女人问李花霞。“能行,你过会儿拿来就行。”一顶旧旧的斜撑着的遮阳伞,一台表面磨损严重的脚踏缝纫机,脚边放着一盘五颜六色的线和水壶,李花霞的裁缝铺就这样在两栋民房中间的小巷口支着。洛南县城关中心小学旁的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裁缝铺并不起眼,只有猛然看见旁边靠在墙边蓝底红字的招牌,才能发现这儿有家裁缝铺。
双脚踩着缝纫机,手上正忙碌的李花霞家在洛南县刘店社区,2012年,两个孩子即将上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李花霞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接送孩子和做饭。
总伸手向丈夫要生活费不是长久的办法,李花霞就想着找点儿活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没有一技之长,当她提出开裁缝铺的想法时,丈夫极力反对。但是在李花霞的坚持下,丈夫也答应了。
对缝纫完全不懂的李花霞找到做衣服的朋友店里,学习了三天时间,掌握了缝纫机的基本操作,便决定回去开店。在租住的民房隔壁,李花霞租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又在学校附近的旧货市场花了230元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简单置办了工作台、挂烫机之类的家当,裁缝铺就这样开门了。
“一开始为了练手,只能给自己做衣服,后来慢慢熟练了,才敢动客人的衣服。”李花霞回忆刚开始的种种困难,“现在我只用看一眼,就知道这件衣服该怎么修改。”做事认真的李花霞,口碑渐渐传开了,顾客也多了起来。
为了增加收入,李花霞的裁缝铺除了修补衣服,还让跑运输的丈夫从西安进一些花卉绿植摆在店门口卖,居然还卖得不错。3年后,由于街道改造清理,李花霞的小店里摆不下大量的绿植,于是她把店转让了,自己就在路口摆起了摊位,在巷子里面用活动板房搭了一间小操作间,方便裁剪,这一摆就是7年。
10年间,李花霞的两个孩子早已毕业,裁缝铺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她还坚持开着,回想过去的种种经历,她百感交集。有一年冬天,一位女顾客带着一件长款羽绒服找到她,说新买的羽绒服不小心被火烧了两个大窟窿,让李花霞一定帮忙想想办法。李花霞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把羽绒服下面拆开,裁掉烧坏的部分,再重新装好羽绒和拉链,费了大力气,终于把这件羽绒服修补好了。顾客来取的时候,连连夸赞她手艺好,说自己原本都没有抱很大希望,没想到补完后跟新的一样。看到顾客高兴地带着衣服离开,李花霞心中也十分满足。
但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早年间,一位顾客带着布料来做裤子,当几天后来取的时候,顾客说李花霞用廉价布料换了自己原本送来的。李花霞十分委屈,好几番解释都没有让对方信服,最终顾客拿着裤子愤愤离开了。“我虽然是小本生意,但是我也是讲诚信的,不会为了几十元的布料砸了自己的招牌。”李花霞告诉记者,“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不讲理的顾客毕竟是少数,很多顾客还是很信任我的手艺,相信我能把衣服改得令他们满意。”
平时在修补衣服的过程中,李花霞发现衣服里面有钱物,都会在做完活后,原封不动地放回去。她始终觉得金钱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得,这样才用得安心。只要天气允许,李花霞每天都坚持在巷口摆着摊位,“已经成了习惯,每天都像是有任务需要去完成一样,万一有人找我呢。”李花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