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像跑马拉松一样做微公益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009
  多年来,他有两个习惯,一是跑马拉松,二是做微公益。他说,做微公益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他就是商洛高新区创业创新示范园党支部书记贾军平。
  何为微公益?贾军平说:“就像萤火虫的光,一只很微弱,两只、三只……更多只的话,发出的光会让人震撼。做好事也是如此,先从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逐渐积少成多,最终会形成聚集效应。”
  在工作中,贾军平特别关注残疾人、留守儿童、贫困老人等群体。了解到商洛智力残疾人协会主席赵英娥带着一帮残疾人筹办天使手工作坊遇到很多困难后,他就义务帮其出售工艺品,并自费购买了电风扇、烧水壶、棉手套等用品送给大家。时间久了,贾军平和这些残疾人成了朋友。
  2016年7月,听说丹凤县蔡川镇有6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生活困难,有的甚至面临辍学,贾军平就和朋友组织了一场爱心接力,从社会各界募集3万多元和50多件文具、书本、衣服、食品等,联系村委会送到这些孩子手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2017年6月,丹凤县寺坪镇一名上初中的女孩突然查出白血病,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得知这一情况,贾军平立即发起捐赠倡议,不到一周就筹集到1万多元善款,“当时下着大雨,我们把钱送到孩子父母手中,钱不算多,但是给了他们很大的精神支持。”贾军平说,之后,他还在网上帮这家人义卖其自产的苹果。
  2018年5月,贾军平在洛南出差时,无意中听说保安镇村民刘爱青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拉扯3个孩子上学,还要照看两个80多岁常年生病的老人,生活十分窘迫。贾军平上门走访,详细了解情况后,他在战友群、乡党群发文呼吁,4天时间,收到捐款7500元。把这些钱送到刘爱青手上时,这位农村妇女感动得流了眼泪。后来,刘爱青一家被列为政府重点帮扶对象,如今已走出困境。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贾军平建立了商洛周末微公益群。2019年11月,群里有人关注到牧护关镇西沟小学很多留守儿童的过冬问题,“我通过在网络平台发消息,引起了商洛籍在外地的服装商关注,募集到羽绒服60套、书籍50套等及时送到学校,确保孩子们温暖过冬。”2020年4月,一对母子在市区某火锅店用餐时意外被酒精烧伤,孩子伤势特别严重,动了几次手术后休学在家。这时,贾军平的周末微公益又发挥了作用,通过一天的呼吁,为孩子筹集了2300元钱。“送去善款的时候,我鼓励孩子要坚强勇敢,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意外,早日重返校园。”
  2021年,贾军平被评为第四季度商洛好人。他说:“我的人生信条是通过做好事,帮助别人,提升自己,把做好人好事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