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商洛冷链物流“热”起来
本报通讯员 张太昌
文章字数:3381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档升级,生鲜食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现代物流服务在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方面做出的贡献,更是直接催化了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的快速裂变和升级。商洛调查队通过对全市冷链物流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全市冷链物流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冷藏储运能力低、设备设施相对落后、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冷链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突破瓶颈制约。
  总体规模较小
  据了解,商洛市冷链物流业务类型大部分为冷链仓储业务,少数企业涉及干线运输、城市配送、供应链服务、冷链园区业务。冷链物流细分领域集中在果蔬类、肉禽蛋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领域,少量涉及乳制品、速冻食品领域。
  商洛市涉及冷链资源的9家企业,运营主体均为企(事)业单位自营物流,由于自建系统(平台)成本较高,企业自建冷链信息系统(平台)较少,仅2家有冷链信息系统(平台),仅有1家实现对90%的冷链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环境调整,其余均不能实现实时监控和环境调整。商洛市目前无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市场较为分散。
  分县区来看,商州区库容规模3万吨;洛南县库容规模0.2万吨,温湿度监控体系覆盖面积1500平方米;丹凤县库容规模1.6万吨,温湿度监控体系覆盖面积3900平方米;商南县库容规模0.16万吨,温湿度监控体系覆盖面积1000平方米;山阳县库容规模1.7万吨;商洛高新区库容规模16万吨,温湿度监控体系覆盖面积10400平方米,平均仓租每吨每天2.5元。
  商洛市冷链物流市场主要集中在果蔬、肉蛋类领域,多为企业自建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开展第三方服务。随着全市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推进,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冷链食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商洛市2022年冷链物流需求量96.8万吨,且每年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长。
  成本同比上涨
  商洛调查队通过对我市三家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利润同比下降。
  企业一,资产规模5亿元,冷库面积15万立方米。据悉,疫情期间,我省分别在渭南、杨凌、商洛设立东、西、南3个方向防疫应急物资中转储运场。位于商洛高新区的A企业作为商洛的物资中转站,今年1月1日首批41万套(件)防疫物品和220吨果蔬、粮食、肉蛋等生活物资从福建运抵商洛中转储运场后转运至西安,在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2021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50%,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0%;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50%,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受疫情影响,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10%,利润同比下降20%;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20%,利润同比下降50%。
  企业二,资产规模5554万元,冷库面积5000立方米。该企业冷库为标准化100吨组装式冷藏库,库单体长12米、宽8米、高5.5米。该公司与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签订冷藏库租赁协议,每年向合作社支付冷藏库租金,租赁期限10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2021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21%,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7%;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15%,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19%。受疫情影响,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4%,利润同比下降6%;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28%,利润同比下降23%。
  企业三,资产规模8600万元,冷库面积3000立方米。该企业是集食用菌研发培训、制种、栽培、加工、废料综合利用以及农业观光旅游和饮食体验为主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园区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中食用菌生产大棚1.9万平方米,原料车间2000平方米,工业加工车间3600平方米,菌种培育车间1800平方米,储藏冷库3000立方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2021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22%,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4%;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7.5%,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40%。受疫情影响,2021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10%,利润同比下降10%;2022年上半年,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上涨30%,利润同比下降32%。
  为应对疫情防控而增加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冷链物流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油价上涨也是导致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竞争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市冷藏储运能力较低,大部分为小型冷库,总库容有限。大部分冷库技术含量低,温控区间小,相关设施不配套,企业自运营冷库的效益不高。在产业链源头,存在蔬果不经预冷就直接进入冷库冷藏的现象;在运输环节,目前冷藏运输车辆少,冷藏运输率低,鲜活农产品装车大多在露天操作;在销售环节,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如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我市还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存在“断链”现象。
  近年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生鲜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冷库需求增加,带动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扩大配套设施。但目前,商洛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竞争优势不明显,尚未出现一个可以覆盖全区域冷链市场的龙头企业。当前,行业内部不完善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传递机制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帮扶作用不大,对头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不强,单靠企业自身努力扩大区域影响力和业务辐射范围速度较慢。
  冷链物流和传统物流相比,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都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因此,冷链初期大量的设备投入和后续高昂的运营成本成为制约商洛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客观障碍。一方面,受制于燃油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车辆装载率不高等因素,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受电商平台生鲜产品发展带动冷链业务量有所增长,但本地区的业务量仍无法达到规模,无法高效分摊相关资产和设备的固定折旧成本。
  目前,我市大部分冷链企业由于规模小和资金有限,没有配备信息采集系统,无法实现必要的实时监测、温度预警等功能。部分企业的冷链运输车辆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结构只简单地分成冷藏与冷冻区,未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未覆盖冷链物流全过程。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食品冷链物流暴露出体系不健全、企业运营缺乏标准化等方面问题。企业在进行冷链物流运输时没有标准或法规作为参照或依据,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因操作不规范、不合理给企业带来损失。
  应提质增效健全体系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或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支持企业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对现存落后的冷藏设施进行改造,商品存放于仓库的温度调节可朝着功能强大、种类多样、温度调节能力强的方向发展。仓库存放的方式可逐渐转变为多层、便捷的形式,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
  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冷链物流企业集中度较低,资金技术与规模实力普遍不强的现状,通过支持、培育、引导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创新发展的示范作用,带动行业骨干企业的转型升级。应支持鼓励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冷链物流集中度。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更有精力和能力对冷链物流进行安全控制,对冷链物流技术提出改进和改良,整合现有的冷链运输资源,针对企业不同的产品提供相应的物流配送服务措施,使物流效率更高、更安全有效。
  企业需要统筹规划,从硬件层面的冷库建设和冷藏车配置,到软件层面的区域信息系统搭建维护,动态调整技术装备的整体布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一方面通过提高车辆装载率、科学规划路径、专业保鲜处理等手段,降低成本和损耗;另一方面应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特点明确定位、转变思路,通过做专做精核心业务或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竞争优势。
  国家应统一研发推广能够解决物流冷链的数据管理、运输、交易等问题的软件,实现产品的动态、实时管理。各冷链企业应与公路、铁路运输之间搭建网络共享信息平台,做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形成覆盖面更广、物流效率更高的冷链物流网络。
  在建设标准体系时,应从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出发,有效衔接各流程,避免各行业、地区间无法整合。商洛作为以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主的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深入研究、推广冷链物流集成技术和标准体系。应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未来形成“田间地头小型加工冷藏保鲜+产业集群集配中心+大型冷链骨干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枢纽+配送集散中心”的冷链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