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 洛南篇
文章字数:1859
     村民在食用菌产业园务工

    草店村的坡塬花海

    宽敞的道路和特色民居,相互映衬。


草店变身观光园
  
本报记者 赵有良 王江波
  初秋的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夏暑未消,放眼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火热的场景镌刻着苏陕协作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印记。
  一垄垄烤烟苗整齐排列,一座座香菇棚菇香浓郁,一箱箱中华蜂蜜汁溢香……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收、挑选、加工、打包绿色农产品,准备统一发往外地。
  6月采樱桃,7月割蜂蜜,8月摘烟叶,9月忙接待,全年收香菇。在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休闲观光农业日益成熟,四季瓜果飘香,景色宜人。
  可在几年前,草店村和其他许多村一样,也是一个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落后村庄。村内道路坑坑洼洼,村前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村居周围不是猪圈就是茅坑……
  “年轻人都出去了,谁愿意待在这种地方。”回忆当年的生活,草店村党支部书记罗根朝坦言。如今,干净的柏油路,整齐的房屋,彩绘的文化墙,各具特色的民俗小院……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草店村铺开。
  草店村的变化,还要从2017年说起。“5年前,洛南县立足‘发展全域旅游、助推精准脱贫’思路,着力将古城镇打造成集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玫瑰小镇。”罗根朝说。
  经过多年打造,这里建设了2500亩东晋桃园、3.3公里河畔绿道、5万平方米花溪湖、3公里水体景观、300亩的百花岭以及560户七彩村居,构建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田园乡村。
  同步规划建设玫瑰广场、湖中餐厅、婚礼教堂、水上乐园、风情酒店、特色产业街、涂鸦村等,实现了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到休闲式农业体验的华丽转变,让“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落后农村成了商洛旅游度假目的地。草店村因地处玫瑰小镇景区,村民也沾上了旅游业的光,每到周末,这里就吸引了许多从西安过来的游客。
  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村民的干劲就更足了。许文斌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玫瑰小镇的建设,不仅让他成了有固定收入的水管员,他的妻子也成了景区的保洁员。许文斌在食用菌产业园还租赁了食用菌大棚5个,夫妻俩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家,一年也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大片玫瑰花海,不仅吸引来了游客,也产生了丰富的蜜源,让当地人看到了养蜂产业的美好前景。目前,草店村有60多户村民养起了蜜蜂。
  “非常感谢苏陕资金的支持。”看到草店村如今的变化,罗根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7年,苏陕协作资金260万元专项用于玫瑰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去年以来,“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更是为草店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现在,对口帮扶草店村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章村社区,每年都会拿出20万元,支持草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站在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中,罗根朝指着一座座香菇大棚说,章村社区帮扶的20万元,草店村每年都会将60%用于产业发展。目前,草店村产业蓬勃发展,700亩大樱桃、300箱中华蜂、300亩烤烟、500亩中药材和100个香菇大棚都已初具规模。随着秦隆果蔬专业合作社、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等企业的落户,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也突破10万元。
  
  结对共建看头雁
  农旅融合 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赵有良 王江波
  近年来,草店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依托秦隆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党支部,通过苏陕资金的注入和村企合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建成现代化标准香菇产业大棚100个,种植香菇100万袋,年产值3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多元。通过村企联建、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分红、就近务工等方式,带动群众实现就业创业,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同时,发展大樱桃种植700 亩、中华蜂养殖300箱、烤烟种植300亩、中药材种植500亩,让多渠道、多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支撑。
  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带动下,村干部闫龙龙带动脱贫户养蜂27箱;离任村干部罗来山协助村集体发展香菇3万袋,带动周边150多名群众进棚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党员罗亚平依托秦隆果蔬专业合作社为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同时带动周边100多名群众进企业务工;产业大户闫东山发展烤烟56亩,带动20多人务工增收,形成了头雁引领、群众致富、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自筹资金12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380多万元,先后完成村内道路主干线水泥路硬化18.5公里,安装路灯278盏,硬化院落352户,绿化道路4500米,利用国家项目资金108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上还依托古城玫瑰小镇田园综合体的产业聚集效应,配套发展绿色农特产品和旅游服务业,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增收门路,修建民宿128户,让352户70%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楼,还多次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砖瓦技工等30多人到外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