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无微不至的“生活管家”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文章字数:1185
  “小宋想问题很周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江南小区东区居民嘴里的“小宋”是市发改委下沉干部宋鋆,90后的他10多天来始终坚守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
  8月17日上午,宋鋆接到单位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就近下沉到社区、小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他放下手头的事,当即赶往江南小区西门向抗疫临时党支部报到。
  “当时小区封闭、物业瘫痪,总共只有不到10名下沉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我既然报到了,就得留下来坚持到底!”宋鋆说,当时自己也有些紧张,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关键时刻怎能后退。
  江南小区东区作为商州区居住人口第三大的居民小区,生活着900多户2000多名住户。封控第一天,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为了让同事第二天有精力开展工作,宋鋆主动承担夜班值守,连轴转了30多个小时,直至深夜才返回驻地。
  自此,宋鋆成了小区里两栋楼居民的“生活管家”。为了摸清住户的底数、需求,宋鋆接受简单培训后穿上防护服,与医护人员一同上门,一边协助做核酸检测,一边详细登记每一户的详细信息,对独居老人和孕妇幼儿专门建立了服务台账。
  8月22日,宋鋆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备忘条:2楼老人需要打印健康码、6楼送两袋米面……“物资很多,防护服穿上不能随意脱,每次进楼前我都会列好配送清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宋鋆说。
  江南小区是典型的多层无电梯小区,前几天连续高温天气,宋鋆每次配送物资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整个人就像泡在水里,汗水不断模糊着双眼,摘下手套手指都被泡得发白。进楼送物资时不能带手机,他会先在住户服务群里提醒:请各位留意敲门声,有紧急问题或需求可以打社区电话或者工作人员电话。
  宋鋆在小区封控做第7轮上门核酸的时候遇到了难题,16号楼2单元的刘大爷因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一不小心将微信退出了登录,又不记得密码,为了不耽误时间,宋鋆通过在后台录入身份证号码的方式迅速解决了问题。在忙完包联的145名居民核酸采样后,宋鋆又返回到刘大爷家,根据之前登记的居民信息联系上了刘大爷的女儿,通过家属提供的信息为刘大爷重置了微信密码。第二天刘大爷又可以独自打开健康码,也可以在家人群里分享自己的居家生活了。
  “小宋同志每天都很忙,但他从没叫过苦、喊过累。”15、16号楼的居民都说,这是一个好小伙子。8月25日下午4点30分,宋鋆送完最后一批物资正准备脱下已被汗水粘在身上的防护服休息时,突然接到15号楼1单元一位居民的电话。“你好,我身体不舒服买了两盒药,可能6点多到,您能帮我送一下吗?”宋鋆当即答应下来,但担心穿着防护服在休息室会给其他同事带来风险,他便一个人坐在小区西门的台阶上等待,直到7点多才从姗姗来迟的外卖员手上取到药品为住户送去。
  这段时间宋鋆收获了数不清的“加油”和“感谢”。但他说,“这些感谢不只属于我一个人,我不是一个人,我身后还有很多人,有下沉干部、志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