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
——窑头社区疫情防控一线见闻
文章字数:1712
  本报记者 王 倩
  “请佩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保持一米距离。”9月5日6时,在窑头社区门前小广场的核酸检测采样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正耐心地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
  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我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商州区城关街道窑头社区干部快速反应,化身“多面手”,既当信息员、核酸采样员,又做后勤保障员、防疫宣传员,他们就像辖区居民的“大管家”,守护着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实在不好意思,我得去忙了。”使劲清了清嗓子后,窑头社区党支部书记代朝利的声音略显沙哑,“刚刚接到上级通知,有3个隔离期满的居民被送回来,我要去做接收准备了。”说完,代朝利小跑着下了楼。
  窑头社区共有2200多户5500多人,社区人员组成复杂,既有物业小区、单位小区、原始居住户,也有“三无”小区,在疫情防控中管理难度较大。疫情发生后,代朝利带领社区15名干部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疫的各个岗位上,近20天来,没有一个人因为个人原因请休假,人人都是24小时在岗,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8月15日晚,主城区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代朝利立即将社区工作人员分组,在社区设置了10个核酸采样点,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第二天,她又带领社区干部,马不停蹄地在全社区进行摸排核实。“社区里既有租住户,还有一些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居住情况变化多,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代朝利说。
  “代书记,娃在外地上学,要离商都需要啥手续?”“你好,我家在外县,这个时候还能回去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电话打进来,代朝利对每一通电话都耐心回答,遇到不理解政策的居民,她就一遍一遍地解释。“因为工作连轴转和不停地给居民解释政策,说话太多,代书记声音都哑了。”社区干部任军贤说。
  为独居老人送饭、为患病老人买药、为隔离人员送生活物资……在实行静态管理期间,代朝利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化身“红色保姆”,尽心尽力为居民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特殊时期,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为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代朝利说。
  “电话打到耳朵疼”
  “您好,我是咱窑头社区的工作人员,请问您今天的体温怎么样?您的居家隔离期限马上到期,有些信息需要跟您再次核实一下。”陈孟轩一手打电话、一手握着鼠标、眼睛盯着屏幕,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他身旁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信息表。
  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过程中,疫情信息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至关重要。每一份数据信息报表,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仔细核对汇总,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员陈孟轩来说,夜以继日地接收、核实、上报信息是最重要的事。“最怕错报、漏报核心数据,导致无法精准实施防控政策。”陈孟轩坦言,为了弄清住户信息和行程轨迹,有时需要一遍一遍地核实,“毫不夸张地说,电话打到耳朵疼。”
  “正是因为信息传达及时畅通,我们社区才能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转运隔离工作。”社区主任吴鹏说,连日来,陈孟轩同志吃住都在办公室,困了就靠椅子眯一会,熬得眼睛布满了红血丝。“我们劝他歇一会,他总说,‘我能坚持,我要坚持到底。’”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在窑头社区,总能看见杨宝田忙碌的身影。在核酸采样点,他是身着防护服的扫码登记员,也是秩序维护员;在卡点,他是坚守的值勤人;在巷道,他是拿着喇叭播放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员……
  杨宝田是窑头社区的一名退休老党员,本次疫情发生后,杨宝田主动到社区申请加入抗疫队伍,他说:“我啥都可以干,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社区工作人员被杨宝田不畏艰险的精神所感动,也担心他之前做过手术的身体,但杨宝田还是强烈要求参与进来,成了窑头社区抗疫队伍的一员。
  “对于老弱病残孕等不方便出门的居民和居家隔离的人,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由于这些人分散在社区的角角落落,采样人员一般晚上12点以后就开始上门了。”据吴鹏介绍,社区按两人一组的形式统筹分配,一共安排4个组上门采样,很多小区和自建房没有电梯,社区干部就穿着防护服一趟趟来回爬楼梯,当任务结束时,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没有人喊过苦和累。
  在窑头社区,像这样默默付出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前面是风险,身后是责任。“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是他们共同的态度,也是践行初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