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文章字数:3177
美丽乡村法官庙村
为切实解决困扰搬迁群众生活的“菜篮子”问题,法官镇实施了爱心菜园项目。目前,400块菜园已免费分配到户,搬迁户抢抓节令有序点种时令蔬菜。
举办传统农耕插秧节
清泉飞瀑,荷花鱼塘,稻田翠绿,茶山环绕。初秋的山阳县法官镇,目光所及皆是美景,处处涌动创业热潮。
“这几年,产业越做越强,农民收入也水涨船高。”站在莲菜套养小龙虾池塘边,陕西秦岭鸿福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慧感叹,“这里生态宜居,返乡创业是正确的选择。看着法官镇一天一个新变化,我们也有一种建设家乡的成就感。”
短短几年时间,法官镇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跃升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3A级旅游景区。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小镇积蓄了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法官镇按照整流域产业示范带建设要求,围绕靳家河和两岔河流域,高标准规划促进面上产业有规模,精准帮扶促进户户有产业,结实链条促进经营主体与农户共同发展,基本实现了产业发展、主体壮大、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
产业谋划:农民有业可从 就业有钱可赚
平地种粮,山上种茶,门口就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政府给咱谋划得好,我种植了20亩茶叶,流转给福青山茶厂,一年流转费1万余元。我们夫妻两个人在茶厂就业,年收入6万余元。”法官镇黄家店村塔园沟组村民瞿诗财高兴地说。
农民增收,产业是关键。法官镇在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中,不断求实、求新、求变,给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法官镇聚焦“一园带四业”规划布局,以丹山源农业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粮食和油料作物等,培育高山有机茶传统产业和艾草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该镇按照“山上山下、长短结合”的思路,在高速路和黄漫路沿线山地宜茶种茶,在山下种植油菜,在低处坡地逐步栽种核桃,在林下新套种中药材,而在整流域基本农田、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引导群众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短平快产业项目。
在产业到户实施中,该镇重点围绕优化群众收入结构、提高经营收入占比,全面摸清全镇劳动力底数、产业现状、市场主体、带动农户等情况,建立有产业户、可发展产业户和无劳动能力户三类户台账,坚持一户一策,落实网格员包抓责任,促进有产业户持续做大、可发展产业户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无劳动能力户通过经营主体带动,确保所有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
事实上,没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农户,照样能增加收入。56岁的村民徐唐凤是法官镇法官庙村高田组脱贫户,其儿子因脚部受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孙子上学,她将一部分土地流转后,进入企业务工。“艾厂建在村子里,我抽空就去除草、割艾、晾晒,每季度能领3000多元工资。”徐唐凤说。
企业发展什么?群众要干什么?这道民生考题,检验的是胆识与作为。通过变化看法官:产业谋划到位,农民有业可从,就业有钱可赚。
法官镇按照县上要求,对全镇所有劳动力实行人员年龄分段、劳动力分类、适合人群分岗,在6个村(社区)和荷花园移民搬迁点设立就业服务保障站7个,并依托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系统,实行跨部门联动、多力量整合,探索建立就业务工大数据平台和就业供给、需求、培训3个数据库,推动零散务工向有组织的稳定就业转变,今年已实现转移就业6411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2359人。
企业带动:降低农户风险 实现合作共赢
船小只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对于农民来说,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导致他们产业发展停留在传统的踏步阶段。
如何突破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怎样建立有效机制实施产业联动?法官镇围绕解决产业发展谁来带、谁来引的问题,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大带动”,壮大茶叶、粮食、艾草产业,持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把农户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
法官镇党委书记雷丹萌说:“今年全镇新培育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秦岭鸿福茶文化公司2家,新建丹山源农业科技示范园、茶叶无性系繁殖基地、水稻油菜种植基地3个项目,续建瑞君生态、艾草2个园区。目前,全镇现有企业17家、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27个、村集体合作组织6个,累计带动农户2100户5600人。”
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极大降低了农户风险,实现了多方共赢。以陕西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规划建设6条农副产品生产线、300平方米的大卖场、4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0平方米的实验室、1000平方米的育苗温控室。
据了解,该公司实行财产收益、生产收益、劳务收益、三产收益“四种模式”联农带农,依托产业园区,紧紧围绕“三变”改革,引导农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项目用地涉及群众145户,其中脱贫户57户,户均年增收800元;通过农副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加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来获得经营性收入;项目建成后,直接解决脱贫人口就业100人,农户可根据实际选择符合条件的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示范园兼顾产业和旅游项目,建成后辐射带动当地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可带动姚湾社区、法官庙村发展餐饮等产业,解决就业岗位50个。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动生产。姚湾社区党支部书记谢作安介绍,目前,社区内5家企业,解决群众就业近500人。
“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看家两不误。”从延坪镇铁炉村搬迁到荷花园社区的村民吴福梅说,“孩子小,出不了远门,我就一直在洪泰制衣厂上班,平均每月挣2800元工资,已经上班3年多时间了。”
据法官镇荷花园洪泰制衣厂总经理郭延照介绍,企业投资150万元,购置制衣缝纫设备120套,年生产工服、校服等20万套,销售收入50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人,其中脱贫户66人。
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 收入更加稳固
一个山区小镇的产业如何发展?站在法官镇历史角度看农民增收,只有“新、奇、特”出实招,才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独树一帜。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法官镇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化、城镇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打造秦岭原乡农旅融合“升级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更加稳固。
今年,法官镇按照全流域连线成片建设目标,围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18项重点任务,推行“净面、塑形、铸魂、增颜”四步走,镇域内实现了从“全域整治”向“全域美丽”的华丽蜕变。持续举办采茶节、插秧节、捕捞节等系列活动,以“人流”带动“消费流”,倒逼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等环节整体再提升,从而实现三产带动一、二产融合发展。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法官镇赵家湾茶旅融合体验区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将茶文化与草编、竹编、藤编、酿酒等农耕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错落有致的原乡风貌优势,积极整合农民闲置房等各类资源,打造餐厅、茶馆和网红打卡区,满足游客参观、消费、餐饮、品茶需求,示范带动周围群众发展茶产业、餐饮业、种植和养殖业实现增收。
法官庙村67岁的村民程得桂老人从小练得一手竹编绝活,无论是竹篾,还是玉米壳,经她巧手编织,花瓶、猫窝、篮子、竹筛、果盘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前几年没有疫情,游客上门购买工艺品,我一年收入近万元,这两年人少了些,卖上四五千元不成问题。”
随着我市“康养之都”建设进程的加快,健康产业在法官镇风生水起。该镇艾草产业园区流转农户土地1000亩,带动45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户均年增收1200元;带动本村100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鼓励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业,实行订单收购,亩均增收2000元。
科技赋能提升产品质量。艾草产业园区建立博士工作站,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浪军团队,为艾系列产品规范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延伸艾产业链条,增加艾产品附加值。
“我们以‘科技+’模式,依托美丽乡村、田园风光背景,鼓励群众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培育新业态,示范引领发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体验地和精品民宿,多维度打造城市消费需求热点,构建娱乐休闲、体验实践、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努力把法官镇打造成大秦岭的封面。”对于法官镇乡村振兴的未来前景,雷丹萌信心十足。
为切实解决困扰搬迁群众生活的“菜篮子”问题,法官镇实施了爱心菜园项目。目前,400块菜园已免费分配到户,搬迁户抢抓节令有序点种时令蔬菜。
举办传统农耕插秧节
清泉飞瀑,荷花鱼塘,稻田翠绿,茶山环绕。初秋的山阳县法官镇,目光所及皆是美景,处处涌动创业热潮。
“这几年,产业越做越强,农民收入也水涨船高。”站在莲菜套养小龙虾池塘边,陕西秦岭鸿福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慧感叹,“这里生态宜居,返乡创业是正确的选择。看着法官镇一天一个新变化,我们也有一种建设家乡的成就感。”
短短几年时间,法官镇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跃升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3A级旅游景区。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小镇积蓄了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法官镇按照整流域产业示范带建设要求,围绕靳家河和两岔河流域,高标准规划促进面上产业有规模,精准帮扶促进户户有产业,结实链条促进经营主体与农户共同发展,基本实现了产业发展、主体壮大、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
产业谋划:农民有业可从 就业有钱可赚
平地种粮,山上种茶,门口就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政府给咱谋划得好,我种植了20亩茶叶,流转给福青山茶厂,一年流转费1万余元。我们夫妻两个人在茶厂就业,年收入6万余元。”法官镇黄家店村塔园沟组村民瞿诗财高兴地说。
农民增收,产业是关键。法官镇在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中,不断求实、求新、求变,给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法官镇聚焦“一园带四业”规划布局,以丹山源农业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粮食和油料作物等,培育高山有机茶传统产业和艾草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该镇按照“山上山下、长短结合”的思路,在高速路和黄漫路沿线山地宜茶种茶,在山下种植油菜,在低处坡地逐步栽种核桃,在林下新套种中药材,而在整流域基本农田、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引导群众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短平快产业项目。
在产业到户实施中,该镇重点围绕优化群众收入结构、提高经营收入占比,全面摸清全镇劳动力底数、产业现状、市场主体、带动农户等情况,建立有产业户、可发展产业户和无劳动能力户三类户台账,坚持一户一策,落实网格员包抓责任,促进有产业户持续做大、可发展产业户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无劳动能力户通过经营主体带动,确保所有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
事实上,没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农户,照样能增加收入。56岁的村民徐唐凤是法官镇法官庙村高田组脱贫户,其儿子因脚部受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孙子上学,她将一部分土地流转后,进入企业务工。“艾厂建在村子里,我抽空就去除草、割艾、晾晒,每季度能领3000多元工资。”徐唐凤说。
企业发展什么?群众要干什么?这道民生考题,检验的是胆识与作为。通过变化看法官:产业谋划到位,农民有业可从,就业有钱可赚。
法官镇按照县上要求,对全镇所有劳动力实行人员年龄分段、劳动力分类、适合人群分岗,在6个村(社区)和荷花园移民搬迁点设立就业服务保障站7个,并依托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系统,实行跨部门联动、多力量整合,探索建立就业务工大数据平台和就业供给、需求、培训3个数据库,推动零散务工向有组织的稳定就业转变,今年已实现转移就业6411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2359人。
企业带动:降低农户风险 实现合作共赢
船小只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对于农民来说,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导致他们产业发展停留在传统的踏步阶段。
如何突破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怎样建立有效机制实施产业联动?法官镇围绕解决产业发展谁来带、谁来引的问题,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大带动”,壮大茶叶、粮食、艾草产业,持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把农户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
法官镇党委书记雷丹萌说:“今年全镇新培育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秦岭鸿福茶文化公司2家,新建丹山源农业科技示范园、茶叶无性系繁殖基地、水稻油菜种植基地3个项目,续建瑞君生态、艾草2个园区。目前,全镇现有企业17家、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27个、村集体合作组织6个,累计带动农户2100户5600人。”
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极大降低了农户风险,实现了多方共赢。以陕西丹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规划建设6条农副产品生产线、300平方米的大卖场、4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0平方米的实验室、1000平方米的育苗温控室。
据了解,该公司实行财产收益、生产收益、劳务收益、三产收益“四种模式”联农带农,依托产业园区,紧紧围绕“三变”改革,引导农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项目用地涉及群众145户,其中脱贫户57户,户均年增收800元;通过农副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加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来获得经营性收入;项目建成后,直接解决脱贫人口就业100人,农户可根据实际选择符合条件的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示范园兼顾产业和旅游项目,建成后辐射带动当地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可带动姚湾社区、法官庙村发展餐饮等产业,解决就业岗位50个。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动生产。姚湾社区党支部书记谢作安介绍,目前,社区内5家企业,解决群众就业近500人。
“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看家两不误。”从延坪镇铁炉村搬迁到荷花园社区的村民吴福梅说,“孩子小,出不了远门,我就一直在洪泰制衣厂上班,平均每月挣2800元工资,已经上班3年多时间了。”
据法官镇荷花园洪泰制衣厂总经理郭延照介绍,企业投资150万元,购置制衣缝纫设备120套,年生产工服、校服等20万套,销售收入50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人,其中脱贫户66人。
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 收入更加稳固
一个山区小镇的产业如何发展?站在法官镇历史角度看农民增收,只有“新、奇、特”出实招,才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独树一帜。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法官镇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化、城镇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打造秦岭原乡农旅融合“升级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更加稳固。
今年,法官镇按照全流域连线成片建设目标,围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18项重点任务,推行“净面、塑形、铸魂、增颜”四步走,镇域内实现了从“全域整治”向“全域美丽”的华丽蜕变。持续举办采茶节、插秧节、捕捞节等系列活动,以“人流”带动“消费流”,倒逼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等环节整体再提升,从而实现三产带动一、二产融合发展。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法官镇赵家湾茶旅融合体验区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将茶文化与草编、竹编、藤编、酿酒等农耕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错落有致的原乡风貌优势,积极整合农民闲置房等各类资源,打造餐厅、茶馆和网红打卡区,满足游客参观、消费、餐饮、品茶需求,示范带动周围群众发展茶产业、餐饮业、种植和养殖业实现增收。
法官庙村67岁的村民程得桂老人从小练得一手竹编绝活,无论是竹篾,还是玉米壳,经她巧手编织,花瓶、猫窝、篮子、竹筛、果盘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前几年没有疫情,游客上门购买工艺品,我一年收入近万元,这两年人少了些,卖上四五千元不成问题。”
随着我市“康养之都”建设进程的加快,健康产业在法官镇风生水起。该镇艾草产业园区流转农户土地1000亩,带动45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户均年增收1200元;带动本村100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鼓励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业,实行订单收购,亩均增收2000元。
科技赋能提升产品质量。艾草产业园区建立博士工作站,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浪军团队,为艾系列产品规范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延伸艾产业链条,增加艾产品附加值。
“我们以‘科技+’模式,依托美丽乡村、田园风光背景,鼓励群众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积极培育新业态,示范引领发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体验地和精品民宿,多维度打造城市消费需求热点,构建娱乐休闲、体验实践、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努力把法官镇打造成大秦岭的封面。”对于法官镇乡村振兴的未来前景,雷丹萌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