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靠天吃水”到“喝上好水”
本报通讯员 陈少斌
文章字数:822
  “好,真好,这水好得很!”在石景山上,“靠天吃水”的75岁老人聂显莲看着喷涌而出的自来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石景山位于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石景村,由于喀斯特地貌影响,地表难以储水,境内上河社区、长发村、石景村的群众祖祖辈辈都面临吃水难的问题,吃水只能靠“老天”。随着县上对民族地区持续的关心关注,这一问题终于在近期得到了彻底解决。
  西口回族镇共有1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无地表径流,缺水现象十分严重,642户2548名群众的正常生活一直受到极大影响。脱贫攻坚期间,县上修建了300多个水窖,保证了群众生活用水需求。但是,由于没有稳定水源点,直到2022年8月,这些村民小组还没有通自来水。
  “村子里吃水打小就靠挑,我挑了几十年的水,扁担都不知道断了多少根,吃水就是难。”村民宋传涛说。
  小小水龙头,关乎大民生。今年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补齐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短板,让民族地区群众吃上好水。县上成立了由县水利局牵头、西口回族镇党委、政府配合的整改工作队,投入专项资金,实施民族地区水窖提升改造工程,修建了大型蓄水池34座、集水井126座,铺设管道2万多米、配套水源净化消杀设备126套,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西口回族镇老百姓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的夙愿。
  现如今,四通八达的入户管网延伸至村里每家每户,各家各户门前都多了一个崭新的水龙头,困扰村民多年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听着再也不愁吃水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的歌声,78岁的回族群众王长山感慨道:“党的政策就是好,时时刻刻想着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少数民族!”
  从“靠天吃水”到“喝上好水”,镇安县通过农村水窖提升改造工程逐步破解了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涓涓清流流入群众心田。
  “农村水窖提升改造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作为项目主管单位,我们将不断强化工程监管,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确保水窖改造提升工程建得好,群众长受益。”镇安县水利局局长郭传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