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致富劲头足 冬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杨 鑫 王孝竹
文章字数:995
    ①

    ②

    ③

    ④

    ⑦

    ⑤

  深秋时节,蔚蓝的天空下,商州区牧护关镇泉源村一片绿油油的冬瓜地映入眼帘,一个个大冬瓜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地上,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十分抢眼,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是陕西绿赛农业有限公司今年的丰收果实,也是来年持续发展产
  业的希望。
  今年38岁的胡小刚是陕西绿赛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0年他跟随叔父在西安市从事冬瓜收购、批发生意。十几年间,胡小刚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冬瓜种植基地,对冬瓜的收购、批发、种植都了然于心。2020年,胡小刚与几个朋友合资在吉林省流转土地发展冬瓜,当年成果颇丰,这让胡小刚萌生了回乡建立冬瓜产业基地的想法。
  胡小刚是牧护关镇小商塬村人,他与朋友先后在牧护关镇的多个村子采集土壤样本让专家进行检测,最终确定在泉源村发展冬瓜产业。今年年初,胡小刚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泉源村流转土地50亩发展“绿优抗病”冬瓜品种。4月,胡小刚带人下地播种育苗。5月,胡小刚下地手把手教村民对冬瓜移栽。到了搭架的时候,胡小刚从村里雇了70多名村民在地里帮忙。胡小刚深知发展产业不能单打独斗,他专门对几名村民进行培训,教他们熟悉冬瓜的种植方法。8月下旬至9月,冬瓜进入成熟季。今年,冬瓜喜获丰收,亩产可达1万公斤,净收入6000元左右。
  种植这么大面积的冬瓜,在泉源村乃至周边几个村子都不曾有过。如今看着地里种出了硕大的冬瓜,村民们也对种植冬瓜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是胡小刚的目的。胡小刚说,他看着村里的人一直待在这大秦岭山中,即便一些人趁着年轻能够在外打拼几年,但年纪大了还是回来种地,也没有多少收入。在农村能出人头地的只是少数,能够在家门口挣钱、发展产业才是乡村发展的长久之计。他收购冬瓜这么多年,在全国各地都有固定的买家,还有自己的运输链且成本低,只要冬瓜能种出来,他就能运出去,销售不成问题。
  胡小刚计划用3年时间将泉源村的冬瓜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让村民也加入种植行列,由他免费提供种子,并给予村民全程技术支撑。待冬瓜成熟后,他帮助村民销售。胡小刚说:“冬瓜种植时间短、产量高,只要我们的冬瓜种植形成规模,可以很快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不想种植的村民也能通过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就拿我们今年种植的50亩冬瓜来说,日常打理就需要十几个人,每人年收入2万多元不成问题。到了搭架、拆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七八十人,每人平均一天能收入100多元。”
  胡小刚的冬瓜种植在村民心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来年扩大产业规模持续增收致富的日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