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冠山村的“甜蜜果”
程毅飞
文章字数:1483
  朋友在圈里发消息说,冠山村的冬枣熟了,并配发了图片,邀约我们一同前往。看着那些养眼的冬枣,我就管不住自己的腿脚了。
  冠山村地处丹凤县西北,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686户2230人,耕地面积1530亩。近年来,通过实施“山水林田路”五位一体综合治理,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村容村貌变美了,如何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村党支部经过充分论证,确立了“蔬菜托底,冬枣富民”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组建村级集体合作社,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50亩,2018年开始引进栽植优质冬枣,经过三年科管培育,如今已有30亩冬枣进入盛果期。
  时值深秋,正是一年中五彩缤纷、饱满沉实的收获季节,冠山村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走进村庄,连绵起伏的设施大棚、郁郁葱葱的枣林尽收眼底,茂盛的冬枣树整齐排列,颗颗鲜枣挂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打眼望去,前来旅游、体验采摘的客人一群一伙,络绎不绝,我们也加入到了采摘的队伍当中。朋友热情好客,又是话痨,见身边几位美女有说有笑地采摘冬枣,忍不住和她们搭起讪来,一位衣着时髦的女子说:“我们几个是来游玩的,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还有这么诱人的冬枣,顺带采摘几袋带回去,让亲戚朋友也尝尝鲜。”说着,腼腆地笑了,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枣林里,除了采摘的游客,还有忙碌的村民。村民多是妇女,有的挎着笼筐,有的提着布兜,有的干脆背着背篓,都在全神贯注地采摘冬枣。看着浅绿色的冬枣像听话的孩子,被她们一颗颗收进筐里,我便与一位大嫂交谈起来,她笑着说:“我丈夫外出打工,我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读书,自从村里发展起了冬枣产业,我空闲时间就在村里干活。最近冬枣上市了,我来这里采摘,一天能挣100多元工钱,觉得很满意,也很高兴。”看着她一脸兴奋的样子,我又问她:“冬枣好卖吗?”她说:“好卖得很,供不应求呢!收购冬枣的客商早就下了订单,都在田间地头等着呢,采摘下来的鲜枣,经筛选机筛选分类打包后,就被他们直接运往市场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指向田头的大路。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几辆大卡车停在村口的大路边。
  大嫂的话,不由得让我回想起前几次来冠山村的情景。其实,冠山村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村里的农家乐菜品好、口味正、价格低,加之离县城又不远,隔三岔五我就会和家人、朋友到这里散散心,饱饱口福。6月份来的时候,正值冬枣树挂花,一串串细碎的黄花开在枝叶间,不显眼,也不艳丽。还有一些花儿娇羞地藏在绿叶里,如果不是风吹,几乎看不到。刚结出的绿色的果子小小的、圆圆的,看着就让人稀罕。
  8月初,我陪一位西安的朋友再来时,冬枣比先前长大了许多,依然圆圆地绿着,不黄也不红。不过此时的绿浅淡了许多,有些还泛着微微的白。本以为冬枣成熟还须一段时日,谁曾想,到了仲秋,冬枣一下子就熟了,把它的清甜脆爽一股脑呈现出来,给人以舌尖上的享受。
  “走,吃饭去。”朋友的喊声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我们提着采摘的冬枣走出枣林,过秤、扫码付款后,向一家农家餐馆走去。
  饭毕,我们满载而归。走到村口,遇见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正在指挥装车,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位来自浙江的客商,专程来村里收购冬枣的。我们问他为啥跑这么远来收冬枣,他说:“大秦岭里空气好、生态好,这里的冬枣皮薄、肉厚、核小、甜脆,进入浙江市场,都是香饽饽啊!”村支书吴喜林走过来,接过话茬:“王老板是我们的订单大户,已经收购了40多万元的冬枣。如今,冬枣已成为我们村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甜蜜果’。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扩大栽植规模,使冬枣真正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和群众的钱袋子。”说完,他爽朗地笑了,笑声里充满了喜悦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