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郎庙到梅庄
文章字数:1533
在群山之间蜿蜒前行的武关河
丹菇食用菌产业基地
武关河下游第一村——二郞庙
三年前的深秋,收到李育善老师亲笔签名的《走过丹江》,受宠若惊之余,滋生出一丝野心:何时也能东施效颦,将家乡的武关河走一遍,并用稚嫩的文字记录下武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印记?
武关河发源于蟒岭主脊南侧的丹凤县庾岭镇土地沟,由北向南流经庾岭、峦庄、武关,于商南县金丝峡镇注入丹江,全长110多公里。它像一条不屈不挠的长龙,在蟒岭深处百折千回,冲破重重阻隔,义无反顾地投入丹江的怀抱。
如果说李育善老师走丹江是从源头开始,解读一滴水到一条江的密码,我则想从下游开始,试图完成一次灵魂的回游。
在这个千山沉静、万壑挂彩的季节,我冒着沉沉的雾气,从西磨沟口伴着武关河顺流而下20多公里,来到武关河下游第一村——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
站在村边眺望,东面一条山脉和西面一条山脉交错伸向武关河边,S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很像一幅太极图。当地七旬老人王从来告诉我,因东西两条山脉像两条龙,很早以前这里修了一座庙,叫二龙庙,因龙和郎读音接近,后来改成了二郎庙。
走过大桥,进入村子,白墙黛瓦、篱笆院墙、卵石楼门,处处别具匠心,与周围彩色的群山构成美轮美奂的画卷。
桥头有一棵参天大树,走近细看,是棵皂荚树,粗大挺拔,枝繁叶茂,据说树龄已有300多岁了。
树边撑起几座帆布棚,商品琳琅满目。一座院子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烤火。
听王从来老人说,二郎庙村到县城有40多公里,原来通有班车,交通很方便。这几年因私家车多起来,班车没生意就停了,他明天要去县城换社保卡,正在打听谁的车顺路。
得知我要去村史馆,老人欣然带路。攀谈中得知,他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和广州打工,因疫情影响,平时不回来。
老人说,二郎庙村这几年政府投资很大,商洛日报社也派干部住在村上,村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春夏时节,有不少城里人来到村里游玩。
走到村史馆门口,首先被一座高大的圆筒吸引了眼球。从介绍中得知,2018年,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残骸坠落在二郎庙村兴家沟,村上将其运回来安放在村史馆旁,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村史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村一部人文史”,下联是“千屋千张民俗图”,左边挂着“商洛日报社记者走基层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门口还有石磨子、石舂,一片格桑花随风摇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二郎庙村,我看到了乡村的未来。
沿二郎庙溯流而上,山坡挂彩,妖娆多姿,不多时来到蒋家庄。蒋家庄原本是个行政村,机构改革后并到二郎庙村。村庄坐落在武关河西岸半坡山洼间,整齐的二层小楼形成一条小街,修摩托、零售的琳琅满目。
中国的行政区划并非因地势划分,更多考虑到人文因素。比如从二郎庙到楼子村,区划犬牙交错,一会儿在商南境内,一会儿在丹凤境内,让人既觉得新奇又有点不适应。
从蒋家庄跨过一道斜碥,进入丹凤境内,来到梅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丹菇食用菌”产业基地的拱门。
大河边的平地里,建起了一排排香菇大棚。进入棚内,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香菇架上,簇拥着小伞一样的嫩菇,几位妇女正在劳作,棚外的背篓里装满了刚刚采摘的鲜香菇。
说起梅庄村,不得不提一位叫阮联航的汉子。前几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带头出资10万元,同时动员村干部和群众集资,成立了丹菇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香菇上百万袋,实现了“空壳村”向“富裕村”的华丽转身,集体经济发展的“梅庄模式”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如果家门口能挣到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这几年,梅庄村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在阮家岭、梅子洼流转土地发展千亩茶园,种上大片油菜,建起光伏电站,吸引网红达人来此直播带货,老百姓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富裕起来的梅庄人建起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精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丹菇食用菌产业基地
武关河下游第一村——二郞庙
三年前的深秋,收到李育善老师亲笔签名的《走过丹江》,受宠若惊之余,滋生出一丝野心:何时也能东施效颦,将家乡的武关河走一遍,并用稚嫩的文字记录下武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印记?
武关河发源于蟒岭主脊南侧的丹凤县庾岭镇土地沟,由北向南流经庾岭、峦庄、武关,于商南县金丝峡镇注入丹江,全长110多公里。它像一条不屈不挠的长龙,在蟒岭深处百折千回,冲破重重阻隔,义无反顾地投入丹江的怀抱。
如果说李育善老师走丹江是从源头开始,解读一滴水到一条江的密码,我则想从下游开始,试图完成一次灵魂的回游。
在这个千山沉静、万壑挂彩的季节,我冒着沉沉的雾气,从西磨沟口伴着武关河顺流而下20多公里,来到武关河下游第一村——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
站在村边眺望,东面一条山脉和西面一条山脉交错伸向武关河边,S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很像一幅太极图。当地七旬老人王从来告诉我,因东西两条山脉像两条龙,很早以前这里修了一座庙,叫二龙庙,因龙和郎读音接近,后来改成了二郎庙。
走过大桥,进入村子,白墙黛瓦、篱笆院墙、卵石楼门,处处别具匠心,与周围彩色的群山构成美轮美奂的画卷。
桥头有一棵参天大树,走近细看,是棵皂荚树,粗大挺拔,枝繁叶茂,据说树龄已有300多岁了。
树边撑起几座帆布棚,商品琳琅满目。一座院子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烤火。
听王从来老人说,二郎庙村到县城有40多公里,原来通有班车,交通很方便。这几年因私家车多起来,班车没生意就停了,他明天要去县城换社保卡,正在打听谁的车顺路。
得知我要去村史馆,老人欣然带路。攀谈中得知,他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和广州打工,因疫情影响,平时不回来。
老人说,二郎庙村这几年政府投资很大,商洛日报社也派干部住在村上,村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春夏时节,有不少城里人来到村里游玩。
走到村史馆门口,首先被一座高大的圆筒吸引了眼球。从介绍中得知,2018年,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残骸坠落在二郎庙村兴家沟,村上将其运回来安放在村史馆旁,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村史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村一部人文史”,下联是“千屋千张民俗图”,左边挂着“商洛日报社记者走基层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门口还有石磨子、石舂,一片格桑花随风摇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二郎庙村,我看到了乡村的未来。
沿二郎庙溯流而上,山坡挂彩,妖娆多姿,不多时来到蒋家庄。蒋家庄原本是个行政村,机构改革后并到二郎庙村。村庄坐落在武关河西岸半坡山洼间,整齐的二层小楼形成一条小街,修摩托、零售的琳琅满目。
中国的行政区划并非因地势划分,更多考虑到人文因素。比如从二郎庙到楼子村,区划犬牙交错,一会儿在商南境内,一会儿在丹凤境内,让人既觉得新奇又有点不适应。
从蒋家庄跨过一道斜碥,进入丹凤境内,来到梅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丹菇食用菌”产业基地的拱门。
大河边的平地里,建起了一排排香菇大棚。进入棚内,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香菇架上,簇拥着小伞一样的嫩菇,几位妇女正在劳作,棚外的背篓里装满了刚刚采摘的鲜香菇。
说起梅庄村,不得不提一位叫阮联航的汉子。前几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带头出资10万元,同时动员村干部和群众集资,成立了丹菇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香菇上百万袋,实现了“空壳村”向“富裕村”的华丽转身,集体经济发展的“梅庄模式”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如果家门口能挣到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这几年,梅庄村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在阮家岭、梅子洼流转土地发展千亩茶园,种上大片油菜,建起光伏电站,吸引网红达人来此直播带货,老百姓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富裕起来的梅庄人建起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精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