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引龙人 我想记录家乡的美
文章字数:3072
郑彬正在做红豆糊汤,这是他百吃不厌的饭。
郑彬向鱼勇和张斐演示拍摄打糍粑的角度
“我觉得第一个景还是要用空镜头……”
“不不不,我觉得必须是有人出现,画面才更生动。”
“漂亮,这个过肩镜用得好!”
山坳里,3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充满欢喜,他们一边拍摄一边讨论着。
“我是刷到郑彬拍的视频,感觉非常专业,主动找到
他来学习的。”其中一个叫鱼勇的说。
“跟郑彬学了差不多两个月了,虽然没叫过老师,但从心里服他。”张斐说完,转头笑着看了一眼旁边的郑彬。
近一两个月,时常刷抖音的商洛人可能都会刷到郑彬创建的“南山引龙人”的账号,清新自然的农家风景,传统纯朴的生活方式,视频开头一句浓浓的乡音“大,吃饭咧!”将大家带入当地的特色美食洋芋糍粑、糊汤、酸菜中,让无数城市人向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作品平均浏览量达到20多万,点赞量数千乃至上万个。
热爱从回到家乡的一刻开始
郑彬,90后,在外打拼10多年,经过不断探索学习,从一名销售员成长为公司的产品运营总监、培训讲师。今年4月,因父亲生病,回到老家商州区三岔河镇引龙寺村,照顾父亲之余,拍拍家乡的美景,上传到抖音号中,一时间很多人点赞关注。
“我父亲已经70多岁,去年住了3次医院,今年4月又一次住院,出院后我发现父亲身边离不开人,就想着在家照顾一段时间。我母亲去世得早,家中姊妹5人,4个姐姐都已出嫁,这份责任必须由我承担。”郑彬说。
对于很多山里娃而言,家乡是小时候拼命想逃离的地方,郑彬也不例外。他的记忆中,老家是贫瘠的。每年春节回来都是步履匆匆,从未好好感受过家乡的变化。这次回来之后,郑彬发现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与城市的喧闹相比,他更愿意待在这个让自己心变得沉静的地方。
“当我绕着山顶走了一圈,发现我的家乡很美,山青水绿、空气清新,一座座石板房古朴自然,一声声虫鸣鸟叫悦耳动听,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郑彬说,走在乡间,他时常会嘴角上扬。他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穿着布鞋,做着喜欢吃的洋芋糊汤、腌酸菜,感觉到非常踏实。“与之前的生活状态差别很大。以前连着好多年,一年300多天住在酒店,内心很浮躁,想追求的东西太多,不知足也不快乐。回到家乡后,沉醉在家乡的美景里,真正让心与大自然贴合,突然就明白了这么多年究竟想要追寻的是什么。”郑彬说。
在热爱中与抖音结缘照顾父亲之余,郑彬最喜欢做的就是拍拍家乡的美景,上传到抖音。令他没想到的是,网友非常喜欢他拍的视频,不时会留言:“兄弟,多拍一些农村的生活。”“在外打工的游子表示很思念家乡,希望多拍。”这些话语,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他还会拍一些乡村老人的日常,想让在外闯荡的儿女能够看到他们。他也拍村里的石板房、祠堂,在视频中传播家乡的客家文化。他想通过这些渗透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视频,为在外打拼的人带去一分安慰,一种温暖的力量。“非常热爱,特别是把视频剪辑好回看时,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郑彬笑着说。
为了提高视频的拍摄质量,郑彬关注了一些做此类视频比较成功的号,学习人家的拍摄手法和运镜。他还在网上学习一些视频拍摄的课程,学习专业的拍摄技巧,并不断地实践摸索,用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场景,最终挑选出最好的呈现方式。
“那时心里已经产生了一个想法,想把账号打造成一个宣传家乡的‘三农’账号,记录家乡的美景、美食、乡俗文化,把家乡美好的一面展示给更多的人。”他说。
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郑彬发现,有故事情节或人物出镜的视频比纯景物的视频更容易获得关注。他开始尝试着用自拍杆拍自己参与的一些生活场景,比如放羊、做饭、做农活等,拍了多次后却发现这样很费力,一个镜头可能要拍一二十遍,关键在角度的呈现上有很多限制,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成立团队坚定拍摄方向
正当郑彬发愁一个人拍摄的局限性时,很多人联系到他,希望与他合作。了解到对方大都是娱乐主播,与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同,郑彬一一婉言拒绝。被拒绝的人中就有鱼勇和张斐。
“我喜欢唱歌,经常在抖音上发一些唱歌的视频,有一次看到郑彬发的视频,觉得他咋那么有才,把我的家乡拍得这么美,就想跟他学习,给他发了私信,他没回。”张斐笑着说。
“我跟张斐差不多,给他发了私信,结果他回复的是赛道不同。”鱼勇说。
二人没有放弃,通过多方打听找到郑彬,当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见面之后,发现张斐虽然大大咧咧但很诚恳,性格直爽,而且意志坚定,表示她无论多辛苦都会坚持。鱼勇之前做过厨师,可以在美食拍摄中给予很多指导。最重要的是我们住得不远,时间都很充裕。”郑彬介绍说。
三人一拍即合。共同协商后,决定先期以打造“南山引龙人”账号为主,以张斐的“乡味菲姐”和鱼勇的“念乡农人鱼儿”为辅,相互协作拍摄。
“郑彬非常严格,刚开始学时,我经常被他批评。”张斐说。
“他们拍视频老爱晃,一晃我就想说,加上他们对拍摄手法一窍不通,完全没有镜头感。”郑彬直言。
郑彬除了带他们白天练习拍摄技巧外,还要求他们坚持观看一些大V账号,对标类似账号发布的视频,学习别人的拍摄手法和角度,练习剪辑技巧。
“我们成立团队至今有两个月了,前一个月主要是练习和配合,近一个月主要拍摄的都是冬日家乡的特色美食,比如做腌菜、柿饼、洋芋糊汤、烩菜等。”郑彬说,“如今我们的视频越拍越成熟了,很多粉丝表示,看了视频很治愈,内心很平静,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
在全力以赴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蓝天白云下,五六座石板房静静地矗立在山间,明媚的阳光透过柿树洒在院落里,主人正将刚洗好的蘑菇晾晒在席子上,红艳艳的辣椒串闪着金光,时不时传来几声鸟叫、犬吠声,到处散发着农家院落古朴、自然地气息。这儿,正是郑彬他们的拍摄地点。
远景、中景、近景,空镜头,每一个要表达的内容都要有不同的拍摄角度,为了呈现出他们眼里的“精品”,在没有无人机、三脚架,设备只有一部手机的情况下,他们一会儿趴到地上,一会儿上到房顶,一会跻身树杈,一点点地积累着所需要的素材。
11月15日这天,他们要拍摄的主题是“做洋芋糍粑”。早上8点,3人准时碰面,随即投入拍摄。
“大,你把笼提过来,我们先在院子拍。”只见郑彬和父亲坐在门口,两人开始了第一道工序:刮土豆。
郑彬和父亲是这期视频的“主演”,他还兼职“导演”,张斐负责拍摄。“你把手机再拿低一点,对对,仰拍。”郑彬边刮土豆边对张斐说。
刮土豆、洗土豆、蒸土豆,每一道程序都要取镜头,为了呈现出儿时记忆中的场景,在打糍粑前,郑彬还专门从邻家挑了几担水,把一个废弃院子里好久没用过的碾盘洗了又洗,准备在此打糍粑。
3个年轻人因为没有经验,打了近1个小时,仍跟郑父口中描述的糍粑有差距。实在挥不动榔头了,就你20下,我20下,换着来。额头出了汗,力气也几乎用完了,糍粑仍然没成形。于是,他们叫来邻居家的大婶指导,大婶给出的答复是:“再坚持打一会儿,拉起来很细的丝就成了。”于是,3个人又接着打,直到阳光从院子已经回到半山腰,糍粑渐渐才成形。
“以前没干过农活,但为了呈现一个成功的作品,就只能坚持啊。”郑彬擦了一下汗,笑笑说。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已是下午4点多。
记者跟随他们参与了打洋芋糍粑的全过程,体验了挑水、晒蘑菇、夹柿子、做豆子糊汤等多彩的乡村生活。
“一个两三分钟的视频,有时候要拍四五百个镜头,再加上剪辑,一天时间都很紧张。”郑彬坦言,做视频的过程很辛苦,但他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全力以赴去做一件热爱的事,认真感悟和享受这个过程。”郑彬说。
同时,郑彬也期望通过他的故事,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家创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郑彬向鱼勇和张斐演示拍摄打糍粑的角度
“我觉得第一个景还是要用空镜头……”
“不不不,我觉得必须是有人出现,画面才更生动。”
“漂亮,这个过肩镜用得好!”
山坳里,3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充满欢喜,他们一边拍摄一边讨论着。
“我是刷到郑彬拍的视频,感觉非常专业,主动找到
他来学习的。”其中一个叫鱼勇的说。
“跟郑彬学了差不多两个月了,虽然没叫过老师,但从心里服他。”张斐说完,转头笑着看了一眼旁边的郑彬。
近一两个月,时常刷抖音的商洛人可能都会刷到郑彬创建的“南山引龙人”的账号,清新自然的农家风景,传统纯朴的生活方式,视频开头一句浓浓的乡音“大,吃饭咧!”将大家带入当地的特色美食洋芋糍粑、糊汤、酸菜中,让无数城市人向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作品平均浏览量达到20多万,点赞量数千乃至上万个。
热爱从回到家乡的一刻开始
郑彬,90后,在外打拼10多年,经过不断探索学习,从一名销售员成长为公司的产品运营总监、培训讲师。今年4月,因父亲生病,回到老家商州区三岔河镇引龙寺村,照顾父亲之余,拍拍家乡的美景,上传到抖音号中,一时间很多人点赞关注。
“我父亲已经70多岁,去年住了3次医院,今年4月又一次住院,出院后我发现父亲身边离不开人,就想着在家照顾一段时间。我母亲去世得早,家中姊妹5人,4个姐姐都已出嫁,这份责任必须由我承担。”郑彬说。
对于很多山里娃而言,家乡是小时候拼命想逃离的地方,郑彬也不例外。他的记忆中,老家是贫瘠的。每年春节回来都是步履匆匆,从未好好感受过家乡的变化。这次回来之后,郑彬发现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与城市的喧闹相比,他更愿意待在这个让自己心变得沉静的地方。
“当我绕着山顶走了一圈,发现我的家乡很美,山青水绿、空气清新,一座座石板房古朴自然,一声声虫鸣鸟叫悦耳动听,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郑彬说,走在乡间,他时常会嘴角上扬。他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穿着布鞋,做着喜欢吃的洋芋糊汤、腌酸菜,感觉到非常踏实。“与之前的生活状态差别很大。以前连着好多年,一年300多天住在酒店,内心很浮躁,想追求的东西太多,不知足也不快乐。回到家乡后,沉醉在家乡的美景里,真正让心与大自然贴合,突然就明白了这么多年究竟想要追寻的是什么。”郑彬说。
在热爱中与抖音结缘照顾父亲之余,郑彬最喜欢做的就是拍拍家乡的美景,上传到抖音。令他没想到的是,网友非常喜欢他拍的视频,不时会留言:“兄弟,多拍一些农村的生活。”“在外打工的游子表示很思念家乡,希望多拍。”这些话语,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他还会拍一些乡村老人的日常,想让在外闯荡的儿女能够看到他们。他也拍村里的石板房、祠堂,在视频中传播家乡的客家文化。他想通过这些渗透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视频,为在外打拼的人带去一分安慰,一种温暖的力量。“非常热爱,特别是把视频剪辑好回看时,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郑彬笑着说。
为了提高视频的拍摄质量,郑彬关注了一些做此类视频比较成功的号,学习人家的拍摄手法和运镜。他还在网上学习一些视频拍摄的课程,学习专业的拍摄技巧,并不断地实践摸索,用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场景,最终挑选出最好的呈现方式。
“那时心里已经产生了一个想法,想把账号打造成一个宣传家乡的‘三农’账号,记录家乡的美景、美食、乡俗文化,把家乡美好的一面展示给更多的人。”他说。
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郑彬发现,有故事情节或人物出镜的视频比纯景物的视频更容易获得关注。他开始尝试着用自拍杆拍自己参与的一些生活场景,比如放羊、做饭、做农活等,拍了多次后却发现这样很费力,一个镜头可能要拍一二十遍,关键在角度的呈现上有很多限制,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成立团队坚定拍摄方向
正当郑彬发愁一个人拍摄的局限性时,很多人联系到他,希望与他合作。了解到对方大都是娱乐主播,与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同,郑彬一一婉言拒绝。被拒绝的人中就有鱼勇和张斐。
“我喜欢唱歌,经常在抖音上发一些唱歌的视频,有一次看到郑彬发的视频,觉得他咋那么有才,把我的家乡拍得这么美,就想跟他学习,给他发了私信,他没回。”张斐笑着说。
“我跟张斐差不多,给他发了私信,结果他回复的是赛道不同。”鱼勇说。
二人没有放弃,通过多方打听找到郑彬,当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见面之后,发现张斐虽然大大咧咧但很诚恳,性格直爽,而且意志坚定,表示她无论多辛苦都会坚持。鱼勇之前做过厨师,可以在美食拍摄中给予很多指导。最重要的是我们住得不远,时间都很充裕。”郑彬介绍说。
三人一拍即合。共同协商后,决定先期以打造“南山引龙人”账号为主,以张斐的“乡味菲姐”和鱼勇的“念乡农人鱼儿”为辅,相互协作拍摄。
“郑彬非常严格,刚开始学时,我经常被他批评。”张斐说。
“他们拍视频老爱晃,一晃我就想说,加上他们对拍摄手法一窍不通,完全没有镜头感。”郑彬直言。
郑彬除了带他们白天练习拍摄技巧外,还要求他们坚持观看一些大V账号,对标类似账号发布的视频,学习别人的拍摄手法和角度,练习剪辑技巧。
“我们成立团队至今有两个月了,前一个月主要是练习和配合,近一个月主要拍摄的都是冬日家乡的特色美食,比如做腌菜、柿饼、洋芋糊汤、烩菜等。”郑彬说,“如今我们的视频越拍越成熟了,很多粉丝表示,看了视频很治愈,内心很平静,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
在全力以赴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蓝天白云下,五六座石板房静静地矗立在山间,明媚的阳光透过柿树洒在院落里,主人正将刚洗好的蘑菇晾晒在席子上,红艳艳的辣椒串闪着金光,时不时传来几声鸟叫、犬吠声,到处散发着农家院落古朴、自然地气息。这儿,正是郑彬他们的拍摄地点。
远景、中景、近景,空镜头,每一个要表达的内容都要有不同的拍摄角度,为了呈现出他们眼里的“精品”,在没有无人机、三脚架,设备只有一部手机的情况下,他们一会儿趴到地上,一会儿上到房顶,一会跻身树杈,一点点地积累着所需要的素材。
11月15日这天,他们要拍摄的主题是“做洋芋糍粑”。早上8点,3人准时碰面,随即投入拍摄。
“大,你把笼提过来,我们先在院子拍。”只见郑彬和父亲坐在门口,两人开始了第一道工序:刮土豆。
郑彬和父亲是这期视频的“主演”,他还兼职“导演”,张斐负责拍摄。“你把手机再拿低一点,对对,仰拍。”郑彬边刮土豆边对张斐说。
刮土豆、洗土豆、蒸土豆,每一道程序都要取镜头,为了呈现出儿时记忆中的场景,在打糍粑前,郑彬还专门从邻家挑了几担水,把一个废弃院子里好久没用过的碾盘洗了又洗,准备在此打糍粑。
3个年轻人因为没有经验,打了近1个小时,仍跟郑父口中描述的糍粑有差距。实在挥不动榔头了,就你20下,我20下,换着来。额头出了汗,力气也几乎用完了,糍粑仍然没成形。于是,他们叫来邻居家的大婶指导,大婶给出的答复是:“再坚持打一会儿,拉起来很细的丝就成了。”于是,3个人又接着打,直到阳光从院子已经回到半山腰,糍粑渐渐才成形。
“以前没干过农活,但为了呈现一个成功的作品,就只能坚持啊。”郑彬擦了一下汗,笑笑说。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已是下午4点多。
记者跟随他们参与了打洋芋糍粑的全过程,体验了挑水、晒蘑菇、夹柿子、做豆子糊汤等多彩的乡村生活。
“一个两三分钟的视频,有时候要拍四五百个镜头,再加上剪辑,一天时间都很紧张。”郑彬坦言,做视频的过程很辛苦,但他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全力以赴去做一件热爱的事,认真感悟和享受这个过程。”郑彬说。
同时,郑彬也期望通过他的故事,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家创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