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竹林关镇“大党建”激活“微治理”
本报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刘 妍
文章字数:1687
  “咱们每栋楼齐齐过,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备是否正常使用。”11月30日一大早,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东涛就带领着社区党员、网格员队伍在划分的片区楼栋之间穿梭,全面排查社区消防安全隐患。
  “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管理体系,设立2个党支部,211名党员,将社区106栋楼划分为6大片区54个网格,设立6个党小组,选用54名党员中心户,发挥党小组长、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力量,做细做实网格化治理。”徐东涛介绍。
  今年以来,竹林关镇围绕“一核多元进网格,同心‘三强’促治理”,积极推行“大党建”促“微治理”工作机制,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496个网格(片区),每个网格(片区)设立党小组,织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为每个村派驻党建指导员1名,选派60多名党员干部担任村(社区)网格小组长,把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实现党群共建“一条心”、矛盾化解“一线除”、社会治理“一张网”。
  强化党建引领“主心骨”
  “疫情关头不出门,居家消毒勤通风……”11月30日,大雪纷飞,9支穿着红马甲举着小喇叭的“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穿梭在各自片区宣传巡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竹林关镇党委与村(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干部、村组片长在关键时刻支援疫情高风险区,亮身份、作表率、显担当,切实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防线。
  竹林关镇织密党建网格,采取分类、联合、临时等方式,把党组织嵌在疫情防控卡口、网格、工地、工厂中,设立党员先锋岗、临时党支部、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明确镇党委、村(社区)、网格员、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的职责分工,聚焦民生实事,发挥党员在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等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实现网格深度融合,把“治理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治理能手”。
  “咱们这个社区干部和党员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平时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难题,真心为社区党员干部点赞。”住在丹水社区5期16号楼的居民陈大姐感动地说。
  提升治理专业“支撑力”
  竹林关镇组建“红袖章”治安巡逻队57支290人,引导老党员、老干部、在职党员等力量,向社区、村组、网格、单元、楼栋延伸,形成镇域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一张网,构建了“一村有异样、全镇皆防范”的工作格局。“老李调节”是竹林关镇综治中心“信访调解工作室”的典型,李常杰、白社正等老党员、老干部利用工作经验、专业特长以及和邻里之间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特殊优势,积极担任镇村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环境巡逻员、社会事务管理员等多重角色,协助村(社区)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各类棘手难题,切实为基层治理充实力量、赋权增效。
  “没想到退休了还能为党为镇上为群众做点事,我很满足很乐意。”镇综治中心退休老干部李常杰笑着说。
  画好多元共治“同心圆”
  “墙上是我们村的网格化管理一张图,一级镇包村领导负责,二级支部书记负责全盘,三级村干部包片,四级网格员到户,以居住位置划分为若干网格,每网格25户,形成四级网格化管理。”竹林关村党总支书记徐海林介绍。
  竹林关镇充分发挥“党建+基层治理”作用,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深挖红三军革命遗址杨泗庙、南丈沟烈士纪念亭等红色文化资源,培育选树先进榜样和乡贤达人,弘扬优秀家训家风,不断厚植德治基础,引导群众自治,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镇党委坚持抓基层党建促社会治理,先行先试,抓点示范,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色示范点,把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打造成为‘最优一米’,辐射带动全镇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为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筑基赋能。”竹林关镇党委书记杨富滨说,“下一步,我镇将建立常态化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制度,成立‘红色物业’志愿服务队,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全力把党建的‘温度’转化为基层治理服务的‘热度’,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和谐善治的竹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