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禀赋 做大富民产业
文章字数:2649
高坝店镇林麝养殖基地
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养殖中华蜂
南宽坪镇下锅厂养牛场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巍巍秦岭,绵延起伏。初冬时节,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通向深处,蓝色的养牛棚舍与万里碧空浑然天成。
绿色资源,赋予了农民增收新动能。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1500多头塔尔牛,点亮了千家万户的致富希望。一业带动百业兴,产业帮扶的效果日益凸显,联农带农的实践更加生动。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色循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积极建园区、兴基地、带农户,培育了以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区,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生态美 绿色养殖空间大
山阳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负氧离子浓度是世卫组织标准的10倍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和西安第二生活区,生态优势非常明显。
“良好的生态,不仅为绿色养殖创造了发展空间,而且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托养增收致富。”山阳县发改局局长陈迪祥说。
在产业发展规划上,山阳县按照绿色循环、科技现代的理念,紧盯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定位,高标准谋划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聘请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精心编制片区规划和园区规划,整流域规划和优化空间布局,对4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腾退的71亩宅基地进行整理,流转302亩零散土地,实施水系修复、生态林营造等工程,规划了养殖核心产业园、粮改饲优质饲草加工区、良种繁育育肥区、屠宰加工区、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区“一园四区”,为集约发展、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牛耳川群众有养牛的习惯,但是由于‘单兵作战’,养殖方法传统,始终形不成规模。”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家峰说,“现在政府优化了产业布局,规划了园区,规模养殖的条件成熟,我们已经发展肉牛养殖1512头。”
好山好水好产业,念好牛经发牛财。过去许多群众认为,大量的秸秆浪费,养牛等于把废弃的饲草变成钱。通过联农带农机制效应的持续放大,农民“抱团取暖”的经营意识普遍提高,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观念不断增强,规模化发展生态养殖的愿望更加强烈。
据了解,山阳县发挥秦岭牛肉特有的风味和全程“无添加”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绿”和“特”上做文章,建成生态养殖示范园4个、规模养殖场115个、生态农业产业园56个。在销售上主动对接西安、南京等地大型商超,开辟淘宝、京东等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开发酱牛肉、腊牛肉、牛肉干等12类品种,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机制强 农民增收成色足
冬日的牛耳川社区,呵气成霜,寒气逼人。
“过去人扎堆坐在街道谝闲传,这几年人都忙于务工和养牛,这里一下子清闲了许多。”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有3年时间的郑启明感慨地说。
看似冷清的背后,却涌动着生态养殖的热潮。这幅“富春山居图”的描绘,涵盖了山阳县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机制的浓墨重彩。
山阳县以“三建三带”为抓手,结实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全县组建肉牛产业联合体、茶叶发展协会等产业协会5个,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市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28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7个,把9.6万名农民镶嵌在生态养殖产业链上,年人均增收3.6万元。
机制催生效能。山阳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出台了“激励乡党回乡创业十条措施”,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肉牛生态养殖产业,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支持园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轻装上阵。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先后投资3.2亿元建设园区,成功打造为市级生态农业园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牵头组建全县肉牛产业联合体,带动全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5个、家庭农场11个、合作社27个,将3000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
今年48岁的杨贤贵家住牛耳川社区下庙组,是一个五口之家,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他与妻子还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根本出不了远门。“两年前,我到公司养牛,每天管三顿饭,一月还能领3500元工资,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提起养殖园区,杨贤贵高兴得合不拢嘴。
企业领着群众走,农民增收成色足。据介绍,山阳县生态养殖园区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年均收入2.5万元以上;带动1500户农户发展饲草订单种植1.3万亩,年可提供青贮饲料5万吨以上,户均增收2000多元;周边320户群众托管代养肉牛957头,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带动发展物流企业2家、冷链3家、电商1家、餐饮3家。
产品优 综合效益更亮眼
“我们饲养的肉牛,吃的是秦岭百草,喝的是纯净山泉,呼吸的是新鲜空气。”站在牛舍门口,张家峰指着低头进食的塔尔牛说,“你看,个个毛色光顺,体健膘肥。”
从农户零散自养,到经营主体带动,实现规模养殖打造品牌,验证了“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个道理。山阳县生态养殖秉承“绿色循环、创新共享”发展理念,实行“养殖+品牌”,带动示范作用愈加明显,产品价值不断提高。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494.99万头(只),创建部、省、市级畜禽标准化规模
养殖示范场89个,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通过生态养殖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有机结合,畜牧业实现华丽转身,‘源味山阳’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军对于生态养殖的前景,表现得信心十足。
据介绍,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开发农产品30多类260多种,认定“三品”农产品56个、地标产品3个、“名特优新”产品9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岭南牛肉、德青源鸡蛋、山阳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县。
生态养殖产品优,综合效益更亮眼。山阳县始终坚持延链补链,按照“上伸下延”的思路,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打通上游链条,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全县依托“22℃商洛”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把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价值。延伸下游产业,变“耗能”为“供能”。按照“牛粪—沼气—有机肥—绿色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沼气发电池1500立方米,年发电160万度,20%企业自用,80%供应周边居民小区,让507户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沼渣和食用菌废弃菌袋加工有机肥,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销往省内渭南、延安和省外山东等地,2021年清洁能源及有机肥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养殖收入,开辟了做大“副业”、做优“主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出联农带农生态养殖的“新版本”。
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养殖中华蜂
南宽坪镇下锅厂养牛场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巍巍秦岭,绵延起伏。初冬时节,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通向深处,蓝色的养牛棚舍与万里碧空浑然天成。
绿色资源,赋予了农民增收新动能。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1500多头塔尔牛,点亮了千家万户的致富希望。一业带动百业兴,产业帮扶的效果日益凸显,联农带农的实践更加生动。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色循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积极建园区、兴基地、带农户,培育了以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区,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生态美 绿色养殖空间大
山阳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负氧离子浓度是世卫组织标准的10倍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和西安第二生活区,生态优势非常明显。
“良好的生态,不仅为绿色养殖创造了发展空间,而且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托养增收致富。”山阳县发改局局长陈迪祥说。
在产业发展规划上,山阳县按照绿色循环、科技现代的理念,紧盯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定位,高标准谋划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聘请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精心编制片区规划和园区规划,整流域规划和优化空间布局,对4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腾退的71亩宅基地进行整理,流转302亩零散土地,实施水系修复、生态林营造等工程,规划了养殖核心产业园、粮改饲优质饲草加工区、良种繁育育肥区、屠宰加工区、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区“一园四区”,为集约发展、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牛耳川群众有养牛的习惯,但是由于‘单兵作战’,养殖方法传统,始终形不成规模。”陕西意发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家峰说,“现在政府优化了产业布局,规划了园区,规模养殖的条件成熟,我们已经发展肉牛养殖1512头。”
好山好水好产业,念好牛经发牛财。过去许多群众认为,大量的秸秆浪费,养牛等于把废弃的饲草变成钱。通过联农带农机制效应的持续放大,农民“抱团取暖”的经营意识普遍提高,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观念不断增强,规模化发展生态养殖的愿望更加强烈。
据了解,山阳县发挥秦岭牛肉特有的风味和全程“无添加”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绿”和“特”上做文章,建成生态养殖示范园4个、规模养殖场115个、生态农业产业园56个。在销售上主动对接西安、南京等地大型商超,开辟淘宝、京东等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开发酱牛肉、腊牛肉、牛肉干等12类品种,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机制强 农民增收成色足
冬日的牛耳川社区,呵气成霜,寒气逼人。
“过去人扎堆坐在街道谝闲传,这几年人都忙于务工和养牛,这里一下子清闲了许多。”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有3年时间的郑启明感慨地说。
看似冷清的背后,却涌动着生态养殖的热潮。这幅“富春山居图”的描绘,涵盖了山阳县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机制的浓墨重彩。
山阳县以“三建三带”为抓手,结实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全县组建肉牛产业联合体、茶叶发展协会等产业协会5个,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市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28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7个,把9.6万名农民镶嵌在生态养殖产业链上,年人均增收3.6万元。
机制催生效能。山阳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出台了“激励乡党回乡创业十条措施”,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肉牛生态养殖产业,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支持园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轻装上阵。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先后投资3.2亿元建设园区,成功打造为市级生态农业园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牵头组建全县肉牛产业联合体,带动全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5个、家庭农场11个、合作社27个,将3000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
今年48岁的杨贤贵家住牛耳川社区下庙组,是一个五口之家,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他与妻子还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根本出不了远门。“两年前,我到公司养牛,每天管三顿饭,一月还能领3500元工资,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提起养殖园区,杨贤贵高兴得合不拢嘴。
企业领着群众走,农民增收成色足。据介绍,山阳县生态养殖园区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年均收入2.5万元以上;带动1500户农户发展饲草订单种植1.3万亩,年可提供青贮饲料5万吨以上,户均增收2000多元;周边320户群众托管代养肉牛957头,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带动发展物流企业2家、冷链3家、电商1家、餐饮3家。
产品优 综合效益更亮眼
“我们饲养的肉牛,吃的是秦岭百草,喝的是纯净山泉,呼吸的是新鲜空气。”站在牛舍门口,张家峰指着低头进食的塔尔牛说,“你看,个个毛色光顺,体健膘肥。”
从农户零散自养,到经营主体带动,实现规模养殖打造品牌,验证了“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个道理。山阳县生态养殖秉承“绿色循环、创新共享”发展理念,实行“养殖+品牌”,带动示范作用愈加明显,产品价值不断提高。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494.99万头(只),创建部、省、市级畜禽标准化规模
养殖示范场89个,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通过生态养殖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有机结合,畜牧业实现华丽转身,‘源味山阳’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军对于生态养殖的前景,表现得信心十足。
据介绍,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开发农产品30多类260多种,认定“三品”农产品56个、地标产品3个、“名特优新”产品9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岭南牛肉、德青源鸡蛋、山阳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县。
生态养殖产品优,综合效益更亮眼。山阳县始终坚持延链补链,按照“上伸下延”的思路,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打通上游链条,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全县依托“22℃商洛”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把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价值。延伸下游产业,变“耗能”为“供能”。按照“牛粪—沼气—有机肥—绿色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沼气发电池1500立方米,年发电160万度,20%企业自用,80%供应周边居民小区,让507户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沼渣和食用菌废弃菌袋加工有机肥,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销往省内渭南、延安和省外山东等地,2021年清洁能源及有机肥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养殖收入,开辟了做大“副业”、做优“主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出联农带农生态养殖的“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