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的商洛实践
文章字数:1832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得到巩固拓展。11月份,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深入商洛调研时,对商洛产业联农带农、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总结经验、全国推广。
我市创新监测帮扶机制,研究出台防返贫监测帮扶“2244”工作导引,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纳入、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市确定监测对象9888户32446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6286户21466人,风险消除率66.2%,无一户返贫致贫,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244”工作机制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全市精准资助农村困难学生19.72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统筹发挥“三重保障”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实行一站式就医、慢病签约、参保资助等制度,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部参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82.1%。动态监测群众住房安全,持续提升农房品质,实施危房改造2209户,建设宜居示范农房662户,完成农房抗震改造331户。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六抓六到位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农村供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有力保障群众正常用水。精准落实兜底政策,全市共保障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对象17.6万人、发放资金7.72亿元,临时救助7.17万人次、发放资金0.72亿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方面,全市上下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以“小木耳、大产业”为代表的“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产业,全市食用菌规模达4.5亿袋,居全省第一,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园区152个、农业龙头企业160家、带动53.3万名群众稳定增收。支持脱贫群众发展“五小经济”,线上线下发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49个“空壳村”全部清零,消减“薄弱村”166个,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61个。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我市出台《防止因疫返贫致贫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指导意见》,综合采取运用兜底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以工代赈等手段,全力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全市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6.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5.86万人的103%,13.6万户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的总体目标。
市上相关部门经过深入的调研,探索推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聚焦劳动能力,划分外出务工型、社区工人型、三产服务型、传统农民型、兜底保障型“五种类型”促就业;聚焦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配建小菜园、小库房、小超市、小理事、小公墓等“五小设施”促融入;聚焦服务管理,落实盘活“三类地”、推行“双簿制”、建设“便民室”、治理“片区化”、物业“多元化”等五项措施促治理,让全市4.98万户19.45万搬迁群众“搬”出美好新生活。
各县区积极主动打好村卫生室“民转公”和消除直饮水窖两大攻坚战,建设村卫生室469个,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公有产权卫生室,消除直饮水窖4007眼,自来水普及率达94%以上。建成通组路1985公里,硬化乡村道路1304条1562公里,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5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清六治六无”整治,完成农村改厕32.08万座,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的村达69.7%,建成国家重点镇12个、最美休闲乡村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8个。
我市把乡村作为建设“西安后花园”的重要承载地,突出抓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9个示范镇、70个示范村创建,启动100个康养乡村、100个旅游乡村、100个宜居乡村“三百”示范工程,实施巩固衔接项目3475个,探索形成了“3456”建设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省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强化党建引领,完善三级乡村治理体系,建成连通村、组、片的可视调度平台,推行道德银行建设做法,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
为配合开展国家部委选派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国家重点县和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等工作,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91亿元,实施项目1588个。不断深化宁商协作,招引南京企业27家、投入资金8.23亿元,开展交流互访105批次962人次。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帮扶等专项行动,协调引进资金6794.2万元,公益募捐资金1027万元,实施项目193个。扎实开展“千名党员驻村兴农”行动,向819个五类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429个其他类型村(社区)派驻帮扶工作队,实现了有巩固衔接任务的村(社区)帮扶力量全覆盖,累计争取项目1569个,直接投入资金2.12亿元,引进资金4.6亿元。
我市创新监测帮扶机制,研究出台防返贫监测帮扶“2244”工作导引,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纳入、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市确定监测对象9888户32446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6286户21466人,风险消除率66.2%,无一户返贫致贫,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244”工作机制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全市精准资助农村困难学生19.72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统筹发挥“三重保障”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实行一站式就医、慢病签约、参保资助等制度,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部参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82.1%。动态监测群众住房安全,持续提升农房品质,实施危房改造2209户,建设宜居示范农房662户,完成农房抗震改造331户。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六抓六到位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农村供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有力保障群众正常用水。精准落实兜底政策,全市共保障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对象17.6万人、发放资金7.72亿元,临时救助7.17万人次、发放资金0.72亿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方面,全市上下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以“小木耳、大产业”为代表的“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产业,全市食用菌规模达4.5亿袋,居全省第一,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园区152个、农业龙头企业160家、带动53.3万名群众稳定增收。支持脱贫群众发展“五小经济”,线上线下发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49个“空壳村”全部清零,消减“薄弱村”166个,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61个。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我市出台《防止因疫返贫致贫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指导意见》,综合采取运用兜底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以工代赈等手段,全力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全市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6.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5.86万人的103%,13.6万户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的总体目标。
市上相关部门经过深入的调研,探索推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聚焦劳动能力,划分外出务工型、社区工人型、三产服务型、传统农民型、兜底保障型“五种类型”促就业;聚焦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配建小菜园、小库房、小超市、小理事、小公墓等“五小设施”促融入;聚焦服务管理,落实盘活“三类地”、推行“双簿制”、建设“便民室”、治理“片区化”、物业“多元化”等五项措施促治理,让全市4.98万户19.45万搬迁群众“搬”出美好新生活。
各县区积极主动打好村卫生室“民转公”和消除直饮水窖两大攻坚战,建设村卫生室469个,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公有产权卫生室,消除直饮水窖4007眼,自来水普及率达94%以上。建成通组路1985公里,硬化乡村道路1304条1562公里,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5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清六治六无”整治,完成农村改厕32.08万座,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的村达69.7%,建成国家重点镇12个、最美休闲乡村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8个。
我市把乡村作为建设“西安后花园”的重要承载地,突出抓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9个示范镇、70个示范村创建,启动100个康养乡村、100个旅游乡村、100个宜居乡村“三百”示范工程,实施巩固衔接项目3475个,探索形成了“3456”建设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省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强化党建引领,完善三级乡村治理体系,建成连通村、组、片的可视调度平台,推行道德银行建设做法,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
为配合开展国家部委选派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国家重点县和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等工作,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91亿元,实施项目1588个。不断深化宁商协作,招引南京企业27家、投入资金8.23亿元,开展交流互访105批次962人次。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帮扶等专项行动,协调引进资金6794.2万元,公益募捐资金1027万元,实施项目193个。扎实开展“千名党员驻村兴农”行动,向819个五类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向429个其他类型村(社区)派驻帮扶工作队,实现了有巩固衔接任务的村(社区)帮扶力量全覆盖,累计争取项目1569个,直接投入资金2.12亿元,引进资金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