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孝义柿饼甜如蜜
本报见习记者 刘桃李
文章字数:1050
    村民上树夹柿子

    村民带着柿饼样品前来问价

    “吊饼”风干

    削柿子皮

  “有人在没有,收柿饼不?”“收哩,先让我看看你的柿饼成色咋样!”12 月 2日,在商州区夜村镇张嘴头村,村民程福太正在路边一个小店里售卖柿饼,他一边和店主人张世珍交谈,一边将带来的样品从包裹了几层的塑料袋子里拿出来验货。
  程福太说:“我今年加工的三四百斤柿饼刚做好,就带些样品来问价,准备全部拉来售卖。”
  和程福太交谈的过程中,不时还有群众前来向店主人张世珍询问柿饼的收购价格。
  店主人张世珍说,他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经营柿饼生意,到现在快30个年头了。今年孝义湾柿子大丰收,霜降前20多天,他就开始收购周边农户的柿子,其中一些作为鲜柿子出售,一些留着做柿饼用。截至目前,他光鲜柿子就卖了60多吨,还加工并收购了5000多公斤的柿饼。
  做柿饼有着漫长的工期和严格的工序。从霜降过后开始,柿子经过削皮、晾晒、揉捏、风干等过程,历时需要50多天。其中风干是最关键的环节,当地把这称为“吊饼”。经过20天左右的吊晒,柿子风干糖化,再晾晒出霜,就可以食用。而“吊饼”对气候有一定的要求,受这样的制约,柿饼生意也有了大小年之分。
  “今年霜降后气温还降不下去,加之还下了几场雨,把我急得没办法,只好卖了大量鲜柿子,减少了加工柿饼的量,往年最多时我要做两万多斤柿饼呢!”张世珍看着院子里吊着的柿饼无奈地说。
  这些柿饼做好后,张世珍将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卖向商州中心城区和省内其他城市,并按顾客的需求邮寄到山西、河南、甘肃、新疆等地。“一般都是邮寄到北方的城市,像有个北京的客户,包装盒里还要加些柿子皮做点缀,这样的要求我能满足就满足。”张世珍笑着说。
  “秋霜染柿林,红遍南北秦,结柿不须问,孝义第一品。”这首小令赞美的就是孝义柿饼,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孝义柿子口感极佳,而以此为原料,手工加工出来的孝义柿饼口感绵、软、糯、甜,富含丰富营养。
  整个孝义湾,只要有柿子树的人家基本都在制作柿饼,但主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加工。为了将张嘴头、陈巷、吕涧、代街四村1000多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品牌效应,张嘴头村党支部书记朱有宏牵头成立了孝义有宏柿饼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整个孝义湾能出产100多吨的成品柿饼,量大质优,我们便利用张嘴头村紧邻312国道的交通优势,将合作社设在我们村上,开展柿饼的加工、运输、销售等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柿子产业,我们正在筹划建一个孝义农特产品体验馆,并计划改良品种,种植矮化柿子树,把孝义湾打造成集柿子观光、旅游、采摘、休闲于一体的地方。”朱有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