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早期戏剧演出与民间演出习俗
文章字数:2727
戏剧演出习俗是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商南戏剧演出分一般习俗和特殊习俗,一般习俗有写戏、点戏、唱神戏、打加官、打闹台、坐冷台、三声号、尾声等,特殊习俗有打前场、忌讳戏、挂灯戏、送戏、挂牌等。
一般习俗中的写戏,就是戏班社和庙会的会首提前商量好后,签订戏剧演出合同,写明场次和戏价。点戏,就是戏剧演出合同签订后,由当地庙会的会首选择上演剧目。唱神戏,就是庙会中还愿会特有的剧目。打加官,是戏剧演出人员向台下某位绅士祝福并讨赏的形式。打闹台,又叫打开场,就是召集观众,进行锣鼓齐奏,做好开演准备。坐冷台,是演员尚未化装齐备,同时向观众招呼马上就要开演的一种形式。三声号,是戏剧演出前向观众发出三声信号,第一声号为第一次预备,第二声号为第二次预备,第三声号响就开演。尾声,就是向观众宣告戏剧演出即将结束。
特殊习俗中的打前场,是河南曲剧在商南境内演出时特有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和其他剧种的唱坐台、坐冷台相近,不过曲剧的打前场比较活泼,从一开始就能吸引观众,台上多扮丑角,一般由唱功较好的丑角担任,运用曲剧的各种曲调演唱一些逗人兴趣的“十八扯”,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以活跃戏场的气氛,往往一人要唱40多分钟,等演员全部化妆好了才下场,目的是不让观众冷场。1949年以后一般不用这种形式。
忌讳戏,就是有些地方因地名或典故的原因,有忌演的剧目,以避免伤风败俗的现象出现。如商南县城西门处原有大寺院,地名叫蜈蚣岭,因此县城一般不演《蜈蚣岭》和《八腊庙》,王家楼不唱《火焚绣楼》,清油河是郑恩卖油的地方,不唱《打瓜园》,曹营高家庄不唱《猪八戒招亲》等,若犯忌就会发生纠纷,闹出尴尬来。这种习俗现已不复存在。
挂灯戏,就是庙会头一天晚上演出的戏。商南境内的庙会演戏一般为3天4晚,头一场多是晚上演戏,群众把这台戏叫挂灯戏。有些地方把什么时候开始上演直接叫那一天的挂灯戏。送戏,就是按照戏剧演出合同约定的戏演完后,要向当地和庙会甚至较大的绅士或大财主送一天戏,送戏前要同被送戏人商量好,在未完成合同前某场戏中放一挂鞭炮,说明某天向某人或某单位送一天戏。一般送戏无戏价,但必须招待一天,并另外付赏钱,或叫“谢金”“封子”(将钱用红纸包好,鸣炮送到班社)。挂牌,是特别突出的演员在上台演出时,展示其挂在胸前的银制奖牌。河南曲剧早期在商南演出比较盛行,一些优秀的演员深受群众欢迎,当地主事人用红色绸带系一银制奖牌,在演出时上台挂在演员胸前,以表示对其精彩演出的鼓励和期待。凡挂过银牌的演员,每到一地首次露面演出时,都要将本人所有的奖牌都挂在胸前以示炫耀。
商南戏剧演出活动,在明代以前的官方史志书籍中均无记载,清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戏班子在庙会上的演出。早期的戏剧演出活动受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一般都是在庙会上举行。民国以后特别是抗战时期,受时局影响,商南民众开始自编自演一些紧贴时代形势内容的戏剧,灵活多样,教育性强,感人至深,因而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同时也使商南戏剧得到创新和发展。河南曲剧早期在商南境内盛极一时,对商南戏剧影响很大,也为商南造就了一批曲剧演员。
据建于清代的曹营乡戏楼“超然楼”墙壁题字记载,商南戏剧演出活动始于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县境内有一姓费的箱主(戏班头目)在曹营戏楼演出汉调二黄戏,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县境内一姓陶的箱主又在曹营戏楼演出汉调二黄戏。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商南演出的主要戏班有河南淅川县荆关镇的刘福成戏班,卢氏县的福盛戏班、新盛戏班,陕西龙驹寨的华庆戏班(其掌班是商南人吕庆华)。
在曹营火神庙村出生的吕庆华,是商南早期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2岁时,他就进入龙驹寨广易社学艺,排行为“庆”字辈,两年后离开广易社去河南朱阳关,师从王小黑习演生末,不久改学大花脸,经过数年勤学苦练,又得名师传授、博采众长,20岁时已成为出类拔萃的花脸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如刚直不阿的包拯、杨延昭,勇猛火爆的张飞、李逵,凶恶残忍的廖寅等,无不栩栩如生。他的看家戏《高旺背鞭》《五台会兄》更是独树一帜,观众屡看不厌,在商南城隍庙会上演出时,曾为满足观众要求一晚连演3次《高旺背鞭》,从此“三高旺”的美誉广为流传。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吕庆华成名后,曾在山阳王得朝三和班当领班长,带领三和班赴各地巡回演出,唱遍豫、鄂、陕交界各县,名噪一时。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商南县首次公演时装戏——双簧《骂毛延寿》,是由学生排练出演的戏剧。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南县民众教育馆由外地购回《大头和尚戏刘翠》的大头面具,曾在县民众教育馆礼堂和城隍庙戏楼多次演出。民国二十五年,驻防县城的国民党军队排练演出时装话剧,开创商南话剧演出之先例。民国二十七年,县城关小学学生首先演出了以宣传抗日为内容的歌剧《面包》。民国二十九年,县城关小学学生以戏曲形式,演出了教师冯勤先以台儿庄战役为题材创作的大型现代时装剧《大战台儿庄》,引起强烈反响。同年,驻商南的国民党军政部第七后方医院政治室成立了由商南县城知识青年参加的俱乐部宣传队,学演河南曲剧,代表剧目是《白玉簪》。民国三十五年,淅川县曲剧班在县境内演出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主要剧目是连本戏《五女兴唐》《金镯玉环记》《刘公案》。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间,丹凤竹林关的花鼓戏班经常在商南丹江沿岸的白玉一片巡回演出。民国三十六年,由教师袁海青创作的大型时装讽刺曲剧《铁公鸡》由学生排练演出后,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民国三十三年,商南民间有两个曲剧团,以袁青(艺名)为首的曲剧团活动在城关及丹江以北地区,以赵川马蹄沟党飞武为首的曲子班活动在滔河流域及新开岭山地。此后,商南花鼓戏班子活动频繁,白玉太吉河一带的艺人有孙明昌、徐茂盛、周百姓、李黑娃等,索峪河流域的艺人有蔡水子、朱善民、胡道生等,县河流域的艺人有何昌荣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县城关小学教师排练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次使用舞台布景,同年7月暑期教师会,又和城关业余剧团联合演出古装曲剧《赤胆忠心》,使剧目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此后,商南与邻县相互交流的演出活动日趋频繁,省内剧团来商南演出活动主要有:1950年省政府派渭南剧团来慰问革命老区,演出《秦香莲》等秦腔剧目;1952年省歌舞剧院来商南慰问,演出《炮兵舞》《一把洋镐》《董存瑞》等剧目;1958年省戏曲研究院派团来县上演出眉户剧《两颗铃》、秦腔《藏舟》等剧目;1959年西安易俗社演出秦腔《双明珠》《杀狗》等剧目;1965年省话剧团演出话剧《迎春花》;1974年西安莲湖区杂技团演出杂技;1975年省戏曲研究院派眉碗团演出碗碗腔《红色娘子军》;1978年省歌舞剧团演出歌剧《白毛女》《兄妹开荒》《吹鼓手抬亲》等剧目;1982年户县木偶剧团演出木偶剧《周仁回府》《杀庙》等剧目。
一般习俗中的写戏,就是戏班社和庙会的会首提前商量好后,签订戏剧演出合同,写明场次和戏价。点戏,就是戏剧演出合同签订后,由当地庙会的会首选择上演剧目。唱神戏,就是庙会中还愿会特有的剧目。打加官,是戏剧演出人员向台下某位绅士祝福并讨赏的形式。打闹台,又叫打开场,就是召集观众,进行锣鼓齐奏,做好开演准备。坐冷台,是演员尚未化装齐备,同时向观众招呼马上就要开演的一种形式。三声号,是戏剧演出前向观众发出三声信号,第一声号为第一次预备,第二声号为第二次预备,第三声号响就开演。尾声,就是向观众宣告戏剧演出即将结束。
特殊习俗中的打前场,是河南曲剧在商南境内演出时特有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和其他剧种的唱坐台、坐冷台相近,不过曲剧的打前场比较活泼,从一开始就能吸引观众,台上多扮丑角,一般由唱功较好的丑角担任,运用曲剧的各种曲调演唱一些逗人兴趣的“十八扯”,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以活跃戏场的气氛,往往一人要唱40多分钟,等演员全部化妆好了才下场,目的是不让观众冷场。1949年以后一般不用这种形式。
忌讳戏,就是有些地方因地名或典故的原因,有忌演的剧目,以避免伤风败俗的现象出现。如商南县城西门处原有大寺院,地名叫蜈蚣岭,因此县城一般不演《蜈蚣岭》和《八腊庙》,王家楼不唱《火焚绣楼》,清油河是郑恩卖油的地方,不唱《打瓜园》,曹营高家庄不唱《猪八戒招亲》等,若犯忌就会发生纠纷,闹出尴尬来。这种习俗现已不复存在。
挂灯戏,就是庙会头一天晚上演出的戏。商南境内的庙会演戏一般为3天4晚,头一场多是晚上演戏,群众把这台戏叫挂灯戏。有些地方把什么时候开始上演直接叫那一天的挂灯戏。送戏,就是按照戏剧演出合同约定的戏演完后,要向当地和庙会甚至较大的绅士或大财主送一天戏,送戏前要同被送戏人商量好,在未完成合同前某场戏中放一挂鞭炮,说明某天向某人或某单位送一天戏。一般送戏无戏价,但必须招待一天,并另外付赏钱,或叫“谢金”“封子”(将钱用红纸包好,鸣炮送到班社)。挂牌,是特别突出的演员在上台演出时,展示其挂在胸前的银制奖牌。河南曲剧早期在商南演出比较盛行,一些优秀的演员深受群众欢迎,当地主事人用红色绸带系一银制奖牌,在演出时上台挂在演员胸前,以表示对其精彩演出的鼓励和期待。凡挂过银牌的演员,每到一地首次露面演出时,都要将本人所有的奖牌都挂在胸前以示炫耀。
商南戏剧演出活动,在明代以前的官方史志书籍中均无记载,清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戏班子在庙会上的演出。早期的戏剧演出活动受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一般都是在庙会上举行。民国以后特别是抗战时期,受时局影响,商南民众开始自编自演一些紧贴时代形势内容的戏剧,灵活多样,教育性强,感人至深,因而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同时也使商南戏剧得到创新和发展。河南曲剧早期在商南境内盛极一时,对商南戏剧影响很大,也为商南造就了一批曲剧演员。
据建于清代的曹营乡戏楼“超然楼”墙壁题字记载,商南戏剧演出活动始于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县境内有一姓费的箱主(戏班头目)在曹营戏楼演出汉调二黄戏,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县境内一姓陶的箱主又在曹营戏楼演出汉调二黄戏。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商南演出的主要戏班有河南淅川县荆关镇的刘福成戏班,卢氏县的福盛戏班、新盛戏班,陕西龙驹寨的华庆戏班(其掌班是商南人吕庆华)。
在曹营火神庙村出生的吕庆华,是商南早期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2岁时,他就进入龙驹寨广易社学艺,排行为“庆”字辈,两年后离开广易社去河南朱阳关,师从王小黑习演生末,不久改学大花脸,经过数年勤学苦练,又得名师传授、博采众长,20岁时已成为出类拔萃的花脸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如刚直不阿的包拯、杨延昭,勇猛火爆的张飞、李逵,凶恶残忍的廖寅等,无不栩栩如生。他的看家戏《高旺背鞭》《五台会兄》更是独树一帜,观众屡看不厌,在商南城隍庙会上演出时,曾为满足观众要求一晚连演3次《高旺背鞭》,从此“三高旺”的美誉广为流传。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吕庆华成名后,曾在山阳王得朝三和班当领班长,带领三和班赴各地巡回演出,唱遍豫、鄂、陕交界各县,名噪一时。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商南县首次公演时装戏——双簧《骂毛延寿》,是由学生排练出演的戏剧。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南县民众教育馆由外地购回《大头和尚戏刘翠》的大头面具,曾在县民众教育馆礼堂和城隍庙戏楼多次演出。民国二十五年,驻防县城的国民党军队排练演出时装话剧,开创商南话剧演出之先例。民国二十七年,县城关小学学生首先演出了以宣传抗日为内容的歌剧《面包》。民国二十九年,县城关小学学生以戏曲形式,演出了教师冯勤先以台儿庄战役为题材创作的大型现代时装剧《大战台儿庄》,引起强烈反响。同年,驻商南的国民党军政部第七后方医院政治室成立了由商南县城知识青年参加的俱乐部宣传队,学演河南曲剧,代表剧目是《白玉簪》。民国三十五年,淅川县曲剧班在县境内演出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主要剧目是连本戏《五女兴唐》《金镯玉环记》《刘公案》。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间,丹凤竹林关的花鼓戏班经常在商南丹江沿岸的白玉一片巡回演出。民国三十六年,由教师袁海青创作的大型时装讽刺曲剧《铁公鸡》由学生排练演出后,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民国三十三年,商南民间有两个曲剧团,以袁青(艺名)为首的曲剧团活动在城关及丹江以北地区,以赵川马蹄沟党飞武为首的曲子班活动在滔河流域及新开岭山地。此后,商南花鼓戏班子活动频繁,白玉太吉河一带的艺人有孙明昌、徐茂盛、周百姓、李黑娃等,索峪河流域的艺人有蔡水子、朱善民、胡道生等,县河流域的艺人有何昌荣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县城关小学教师排练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次使用舞台布景,同年7月暑期教师会,又和城关业余剧团联合演出古装曲剧《赤胆忠心》,使剧目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此后,商南与邻县相互交流的演出活动日趋频繁,省内剧团来商南演出活动主要有:1950年省政府派渭南剧团来慰问革命老区,演出《秦香莲》等秦腔剧目;1952年省歌舞剧院来商南慰问,演出《炮兵舞》《一把洋镐》《董存瑞》等剧目;1958年省戏曲研究院派团来县上演出眉户剧《两颗铃》、秦腔《藏舟》等剧目;1959年西安易俗社演出秦腔《双明珠》《杀狗》等剧目;1965年省话剧团演出话剧《迎春花》;1974年西安莲湖区杂技团演出杂技;1975年省戏曲研究院派眉碗团演出碗碗腔《红色娘子军》;1978年省歌舞剧团演出歌剧《白毛女》《兄妹开荒》《吹鼓手抬亲》等剧目;1982年户县木偶剧团演出木偶剧《周仁回府》《杀庙》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