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异答卷绘就幸福底色
文章字数:2686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2022年,山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全力稳经济、战疫情、抓摘牌、保民生、护稳定,全县上下呈现出惟实励新、笃行致远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2年,生产总值完成179.77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0.09亿元,增长3.3%,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56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1亿元,同口径增长5.35%;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30.97亿元,增长7.4%;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568元和13775元,分别增长5.5%和8.0%。
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坚持抓项目扩投资,13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3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7亿元。西十高铁、丹宁高速进展顺利,色河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开工,迈思普项目当年引进入驻、当年达产达效,五洲3000吨高纯金属钒等4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5G电源适配器全产业链项目接受全省半年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成功引进三峡能源、中铁五局等55个项目落户山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6.8亿元。前三季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为A等次,山阳县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扁平指挥调度,统筹资源力量,扎实开展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社区管控、医疗救治、物资调配和生活保障等工作,全县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医务人员不畏艰难、负重前行,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主动配合,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有效应对了三轮疫情。
产业发展质效同提。坚持做大做强“3+4”产业集群,建成秦山肉牛、银花蛋鸽等现代农业园区10个,山阳核桃油、九眼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建标准化厂房7.3万平方米,普阳时代、金阳精密等6家企业入驻园区,山阳高新区荣获省级园区“亩均效益领跑者”称号,年产100万套智能家居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58家规上工业企业达产达效,引进总部经济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新增建筑业企业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加快,天竺山景区改造提升稳步推进,丹青吊脚楼提升为全市特色民宿,月亮洞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天蓬山寨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命名通过。全市首届跨年电商启动仪式在山阳举行。
成果巩固成色更足。持续深化“人盯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新纳监测对象357户1221人,风险消除863户3121人。扎实开展“双百”行动,实施苏陕协作项目39个、搬迁后扶补短项目38个,完成住房改造提升332户、村社卫生室“民改公”126个,150眼直饮水窖全部消除。聚焦国家挂牌督办,制定联农带农、到户产业等5个《扶持办法》,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4亿元,把9.53万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1.49万户,脱贫群众收入增长15.8%,创新推行“四抓四带”联农带农机制,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肯定,发展“五小经济”、移民后扶“三个三”等经验做法被《陕西乡村振兴》刊发推广,顺利通过省级摘牌验收和省第三方评估。创新推行移风易俗“1423”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促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走出了一条“人情减负”新路径。金钱河等5条流域示范带,法官、漫川关2个省级示范镇创建初见成效,桃园、磨沟里等10个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法官庙村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城乡品质提档升级。坚持县城提品质、农村增颜值,拆除违法广告5.4万平方米、违法建设5.6万平方米,西寺路、丰河路等一批顽瘴痼疾得到解决。完成南大街、滨河北路等“四纵七横”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卜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改造老旧小区8个,两个停车场和5个口袋公园建成投用,城区增绿35万平方米,沁水公园成为县城新地标,全市县城建设管理现场会在山阳县召开。乡村建设稳步推进,186公里通组路全部完工,改造农村户厕5408座,12个村级污水处理厂、10个垃圾分类收集站建设加快推进,83个秦岭山水乡村通过市级验收,万福村、花庙子村和中村新区社区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保护治理双向发力,13座小水电整治任务完成,38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全部整改到位,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8起。实施污染减排和流域防治项目16个,拆改燃煤锅炉10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6平方公里,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竣工,4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造林绿化7.6万亩,启动实施国家“双储林”项目,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培训观摩会在山阳举行。落实产业准入清单制度,清退超范围采矿企业两家,备案绿色矿山31家,意发牧业被国家认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谋发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梳理整合“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50项,网办事项1482项,网办率达93.4%,新增市场主体2276户。探索不动产登记改革,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42本,被列入全省“标准地”改革试点县。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提升项目40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增加20个,累计达164个。全市数字乡村现场观摩会在山阳举行。积极对接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组建博士工作站等专业团队两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家,技术交易额达4206万元,县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4家,完成外贸进出口165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2%。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0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9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31万人。改造提升达标学校55所,两名学生圆梦清华,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此召开。培育规上文化企业9家,山阳汉剧、山阳猫碗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名录。“丰阳新声”理论宣讲团、文明实践团、文艺演出团走村入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300多场次,“秦风楚韵·和美山阳”品牌持续擦亮。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个,提标扩面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7229.3万元、临时救助3834.6万元,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现场会在山阳举行。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中心等项目主体建成,全省尘肺病康复站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山阳召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1598”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化“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扎实开展“雷霆2022”等专项行动,“雪亮工程”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十里铺街办高一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获省平安县、全市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工作优秀县荣誉称号。
2022年,生产总值完成179.77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0.09亿元,增长3.3%,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56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1亿元,同口径增长5.35%;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30.97亿元,增长7.4%;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568元和13775元,分别增长5.5%和8.0%。
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坚持抓项目扩投资,13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3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7亿元。西十高铁、丹宁高速进展顺利,色河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开工,迈思普项目当年引进入驻、当年达产达效,五洲3000吨高纯金属钒等4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5G电源适配器全产业链项目接受全省半年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成功引进三峡能源、中铁五局等55个项目落户山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6.8亿元。前三季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为A等次,山阳县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扁平指挥调度,统筹资源力量,扎实开展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社区管控、医疗救治、物资调配和生活保障等工作,全县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医务人员不畏艰难、负重前行,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主动配合,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有效应对了三轮疫情。
产业发展质效同提。坚持做大做强“3+4”产业集群,建成秦山肉牛、银花蛋鸽等现代农业园区10个,山阳核桃油、九眼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建标准化厂房7.3万平方米,普阳时代、金阳精密等6家企业入驻园区,山阳高新区荣获省级园区“亩均效益领跑者”称号,年产100万套智能家居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58家规上工业企业达产达效,引进总部经济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新增建筑业企业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加快,天竺山景区改造提升稳步推进,丹青吊脚楼提升为全市特色民宿,月亮洞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天蓬山寨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命名通过。全市首届跨年电商启动仪式在山阳举行。
成果巩固成色更足。持续深化“人盯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新纳监测对象357户1221人,风险消除863户3121人。扎实开展“双百”行动,实施苏陕协作项目39个、搬迁后扶补短项目38个,完成住房改造提升332户、村社卫生室“民改公”126个,150眼直饮水窖全部消除。聚焦国家挂牌督办,制定联农带农、到户产业等5个《扶持办法》,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4亿元,把9.53万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1.49万户,脱贫群众收入增长15.8%,创新推行“四抓四带”联农带农机制,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肯定,发展“五小经济”、移民后扶“三个三”等经验做法被《陕西乡村振兴》刊发推广,顺利通过省级摘牌验收和省第三方评估。创新推行移风易俗“1423”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促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走出了一条“人情减负”新路径。金钱河等5条流域示范带,法官、漫川关2个省级示范镇创建初见成效,桃园、磨沟里等10个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法官庙村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城乡品质提档升级。坚持县城提品质、农村增颜值,拆除违法广告5.4万平方米、违法建设5.6万平方米,西寺路、丰河路等一批顽瘴痼疾得到解决。完成南大街、滨河北路等“四纵七横”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卜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改造老旧小区8个,两个停车场和5个口袋公园建成投用,城区增绿35万平方米,沁水公园成为县城新地标,全市县城建设管理现场会在山阳县召开。乡村建设稳步推进,186公里通组路全部完工,改造农村户厕5408座,12个村级污水处理厂、10个垃圾分类收集站建设加快推进,83个秦岭山水乡村通过市级验收,万福村、花庙子村和中村新区社区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保护治理双向发力,13座小水电整治任务完成,38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全部整改到位,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8起。实施污染减排和流域防治项目16个,拆改燃煤锅炉10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6平方公里,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竣工,4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造林绿化7.6万亩,启动实施国家“双储林”项目,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培训观摩会在山阳举行。落实产业准入清单制度,清退超范围采矿企业两家,备案绿色矿山31家,意发牧业被国家认定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谋发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梳理整合“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50项,网办事项1482项,网办率达93.4%,新增市场主体2276户。探索不动产登记改革,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42本,被列入全省“标准地”改革试点县。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实施村集体经济提升项目40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增加20个,累计达164个。全市数字乡村现场观摩会在山阳举行。积极对接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组建博士工作站等专业团队两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家,技术交易额达4206万元,县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4家,完成外贸进出口165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2%。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0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9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31万人。改造提升达标学校55所,两名学生圆梦清华,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此召开。培育规上文化企业9家,山阳汉剧、山阳猫碗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名录。“丰阳新声”理论宣讲团、文明实践团、文艺演出团走村入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300多场次,“秦风楚韵·和美山阳”品牌持续擦亮。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个,提标扩面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7229.3万元、临时救助3834.6万元,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现场会在山阳举行。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中心等项目主体建成,全省尘肺病康复站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山阳召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1598”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化“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扎实开展“雷霆2022”等专项行动,“雪亮工程”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十里铺街办高一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获省平安县、全市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工作优秀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