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坚守安全底线 实施重点突破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谱新篇
文章字数:818
  本报 讯 (通讯员 任 勇 段光耀)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以打造“一都四区”为目标,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全力兴产业、保供给、抓改革、促增收,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4.73亿元、农业增加值133.63亿元,均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1元,增长6.8%。
  全市复垦撂荒地3.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5.12万亩,全年播种粮食238.7万亩、总产49.97万吨;扩种大豆37.9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8万亩。
  我市全力实施全产业链建设,培育菌、果、药、畜、茶、渔等9个首位产业,发展食用菌4.55亿袋,生产茶叶1.1万吨,年产猕猴桃鲜果2500吨,食用菌、香菇、木耳、核桃、板栗、中药材、肉鸡、冷水鱼规模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生猪饲养230万头,肉、蛋产量17.25万吨、10.4万吨,蔬菜产量63.88万吨,丰富了群众“菜篮子”。
  为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全市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20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75个,持续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我市率先在全国整市推进牛羊布病无疫区创建,发展有机肥加工厂23个,生产有机肥20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5%,商南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行列。
  为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全市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2个、示范家庭农场18个、农民合作示范社20个、现代农业园区15个,镇安县丰收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柞水县杏坪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商南休闲观光体验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我市全面完成127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有序推进,全面清零“空壳村”,收益5万元以上村达96.5%。市上创建秦岭山水康养、旅游、宜居示范乡村301个,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示范村4个,认定省级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4个,4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首批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全面提档升级,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推进。
  同时,我市多措并举出台优惠政策,举办农产品出口退税和电子商务培训,农产品出口创汇2.22亿元、增长42.16%,签约招商项目4个6.85亿元,出口招商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