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心闯出新天地
文章字数:2900
陈武新(左)向马老四夫妇发放管护费
陈武新、刘静查看鸡健康情况。
他们俩用真情演绎青春担当,并肩经受风雨磨炼,白手起家,几经失败,但仍相濡以沫,携手创新业,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他们在自己富裕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担起社会责任,带着乡亲一起富。他们就是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陈武新、刘静夫妇。
创业艰辛不气馁
中等个子,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沉静和自信,干起活来干净利索,这是陈武新给人的第一印象。因长年辛勤地工作,他一张年轻的脸被晒出了高原红,虽言语不多,却显示出淳朴和成熟。
陈武新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西凤社区人。2004年,一个偶然机会,陈武新和刘静相识,对未来充满信心,立志要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共同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两人相识相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家,有了孩子,陈武新感到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就和刘静谋划着干一番事业。经过慎重思考和深入考察后,两人决心发展养殖业。
2008年,陈武新、刘静分别从亲戚朋友处筹来30万元,在龙驹寨街道麻地湾村租地,建起4个养鸡大棚,养鸡4万多只。人工养鸡,费工耗时,上料、出粪、消毒等环节用工多,他们请来10多名村民帮忙。那段时间,陈武新夫妻俩被“绑”在养鸡场,没日没夜地忙碌,忙完一天的活,常常累得筋疲力尽。那种累,超过了他们创业之初的想象。好在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他们当年投资,当年就有了收益,夫妻俩感到很欣慰。
2010年6月,陈武新、刘静夫妻俩注册成立了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80万元,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发展过程比较顺利。然而在2011年7月,突发的一次水灾,造成两个养鸡大棚被洪水冲走。目睹着大棚里的鸡被洪水无情地卷走,大棚里的饲料、冰柜、药品荡然无存,一下子损失了12万元,陈武新、刘静心急如焚。
那段日子里,陈武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下降了五六公斤。刘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一股坚强的力量充盈着她。刘静鼓励丈夫要鼓起勇气,坚强面对意外灾害的打击,重新制定规划,在养鸡场选址上要充分考虑洪水等自然灾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2013年8月,县政府明确养殖户建一个标准养鸡大棚,由政府支持资金100万元。这个好政策让他们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创业信心。经过实地考察,陈武新、刘静一合计,决定将养鸡场搬迁到龙驹寨街道河涧社区张家组。该地段位于丹凤县城河南一个黄土塬上,地势较开阔,防水防洪条件好,又距群众居住区相对较远,利于养鸡防疫。经过充分思考后,夫妻俩大胆决定:建一个现代化的全自动养鸡场。为此,他们前往西安、贵州、青岛等地考察,又陆续从亲友处筹集到400万元,将养鸡场搬迁到河涧社区张家组,租地22亩,总投资1200多万元,从青岛引进全自动化养鸡设备,计划建4个自动化养鸡大棚。
建场初期,因为需要大量资金,陈武新、刘静达成共识,决定分步实施养鸡大棚建设。2013年10月,历时一个月,他们安装起自动化设备,建成第一个养鸡大棚。到2014年,他们终于建成两个养鸡大棚。2016年,他们完成第四个养鸡大棚建设,并顺利投入使用。如今,4个肉鸡大棚均按照现代标准化叠层养殖大棚建设,该大棚通过自动化控制来喂料、供水、清粪、消毒、供暖、降温,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益。目前,他们修建的一个大棚一茬可养肉鸡5万只,4个大棚一茬可养肉鸡20万只,2个月养一茬鸡,1年可养6茬鸡,年出栏肉鸡120万只,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年产值达3400万元,年利润172万元。
带领乡亲一起富
前几年,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配合县精准脱贫工作中,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行统一设计鸡舍、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价回收的“五统一”运行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助力精准脱贫。
该合作社安置12户贫困户群众在养鸡场上班,让村民学习现代化养殖技术,参与合作社生产,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合作社依托丹凤县华茂集团肉鸡养殖加工现代生产技术,经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华茂集团公司旗下的国家级第八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脱贫,实实在在地将养殖大户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责任落到了实处。
陈武新和刘静夫妻将4个大棚分给4对生活困难的夫妻承包管护,并由合作社负责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实行精细化科学化饲喂、规范化防疫,促进养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壮大。
该合作社4个大棚每出一茬肉鸡,陈武新就及时发给8名务工人员5万元工资,年支付务工工资30万元,务工人员人均收入3.75万元。肉鸡出栏时,由专业队负责抓鸡。由于专业队队员均参加过技术培训,抓鸡技术熟练、效率高,每抓鸡一茬,费时2天,需要发给抓鸡队工费2万元,每人收入1000元,年付抓鸡费12万元。抓鸡队员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均是附近生活困难的村民。
今年48岁的养鸡大棚管护员席书军是从大山深处搬迁到西凤社区,家有4口人,2个儿子在上学。席书军夫妻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兢兢业业养鸡,他们按时喂鸡、配药灭菌、消毒,确保每一茬肉鸡达到养殖要求,进而提高了出栏率,每年收入6万元。有了稳定收入,如今的席书军在西凤社区建起了四间两层楼房,还买了小轿车代步。
席书军说:“我现在有了好日子,真要感谢武新两口创办的这个养鸡场,让我这个困难户收入有了保障。”
家住河涧社区的村民马老四今年55岁,自2013年养殖场建场之初就和妻子负责看管一个养鸡大棚,年收入6万多元。如今,他家也盖起了四间三层楼房。
在养鸡场的带动下,席书军、马老四等4个家庭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养鸡场的抓鸡队队长张书玲今年43岁,她性格泼辣,干活麻利,练就了一手抓鸡的好本领,干了10年抓鸡的活,收入稳定,生活也越来越好。
奉献爱心显担当
陈武新、刘静夫妇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也踊跃参与各类爱心公益事业,带头弘扬社会正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物资、生活保障奇缺等诸多困难,陈武新、刘静夫妻俩带头捐款捐物,并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献爱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汇集正能量。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给商镇高速路疫情防控点和商邑社区、桃园社区送去口罩、消毒液、雨伞、方便面、面包、牛奶、矿泉水、手套、抽纸等,价值上万元。
刘静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多年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及勤奋学习,2017年成为丹凤县政协委员,她的提案《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奖”;2019年,合作社被县工商联评为“优秀会员”单位;2020年,她任丹凤县女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价值)2000多元,给蔡川镇庵底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物资,参与爱心捐助5000多元,并给武关、蔡川等镇6名孤残女童捐款、捐物(价值)1.2万元;2021年,她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价值)3000多元;2022年,她为丹凤县第三幼儿园捐赠价值1万多元的儿童玩具和防疫物资,2022年,她带头为多名孤残儿童爱心公益项目捐款1万元。
刘静说:“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以县妇联、县女企协的工作重心为主要抓手,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搭建帮扶平台,帮助更多的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关心关爱困难、孤残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一如既往地将爱心传递下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陈武新、刘静查看鸡健康情况。
他们俩用真情演绎青春担当,并肩经受风雨磨炼,白手起家,几经失败,但仍相濡以沫,携手创新业,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他们在自己富裕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担起社会责任,带着乡亲一起富。他们就是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陈武新、刘静夫妇。
创业艰辛不气馁
中等个子,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沉静和自信,干起活来干净利索,这是陈武新给人的第一印象。因长年辛勤地工作,他一张年轻的脸被晒出了高原红,虽言语不多,却显示出淳朴和成熟。
陈武新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西凤社区人。2004年,一个偶然机会,陈武新和刘静相识,对未来充满信心,立志要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共同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两人相识相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家,有了孩子,陈武新感到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就和刘静谋划着干一番事业。经过慎重思考和深入考察后,两人决心发展养殖业。
2008年,陈武新、刘静分别从亲戚朋友处筹来30万元,在龙驹寨街道麻地湾村租地,建起4个养鸡大棚,养鸡4万多只。人工养鸡,费工耗时,上料、出粪、消毒等环节用工多,他们请来10多名村民帮忙。那段时间,陈武新夫妻俩被“绑”在养鸡场,没日没夜地忙碌,忙完一天的活,常常累得筋疲力尽。那种累,超过了他们创业之初的想象。好在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他们当年投资,当年就有了收益,夫妻俩感到很欣慰。
2010年6月,陈武新、刘静夫妻俩注册成立了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80万元,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发展过程比较顺利。然而在2011年7月,突发的一次水灾,造成两个养鸡大棚被洪水冲走。目睹着大棚里的鸡被洪水无情地卷走,大棚里的饲料、冰柜、药品荡然无存,一下子损失了12万元,陈武新、刘静心急如焚。
那段日子里,陈武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下降了五六公斤。刘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一股坚强的力量充盈着她。刘静鼓励丈夫要鼓起勇气,坚强面对意外灾害的打击,重新制定规划,在养鸡场选址上要充分考虑洪水等自然灾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2013年8月,县政府明确养殖户建一个标准养鸡大棚,由政府支持资金100万元。这个好政策让他们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创业信心。经过实地考察,陈武新、刘静一合计,决定将养鸡场搬迁到龙驹寨街道河涧社区张家组。该地段位于丹凤县城河南一个黄土塬上,地势较开阔,防水防洪条件好,又距群众居住区相对较远,利于养鸡防疫。经过充分思考后,夫妻俩大胆决定:建一个现代化的全自动养鸡场。为此,他们前往西安、贵州、青岛等地考察,又陆续从亲友处筹集到400万元,将养鸡场搬迁到河涧社区张家组,租地22亩,总投资1200多万元,从青岛引进全自动化养鸡设备,计划建4个自动化养鸡大棚。
建场初期,因为需要大量资金,陈武新、刘静达成共识,决定分步实施养鸡大棚建设。2013年10月,历时一个月,他们安装起自动化设备,建成第一个养鸡大棚。到2014年,他们终于建成两个养鸡大棚。2016年,他们完成第四个养鸡大棚建设,并顺利投入使用。如今,4个肉鸡大棚均按照现代标准化叠层养殖大棚建设,该大棚通过自动化控制来喂料、供水、清粪、消毒、供暖、降温,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益。目前,他们修建的一个大棚一茬可养肉鸡5万只,4个大棚一茬可养肉鸡20万只,2个月养一茬鸡,1年可养6茬鸡,年出栏肉鸡120万只,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年产值达3400万元,年利润172万元。
带领乡亲一起富
前几年,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配合县精准脱贫工作中,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行统一设计鸡舍、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价回收的“五统一”运行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助力精准脱贫。
该合作社安置12户贫困户群众在养鸡场上班,让村民学习现代化养殖技术,参与合作社生产,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合作社依托丹凤县华茂集团肉鸡养殖加工现代生产技术,经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华茂集团公司旗下的国家级第八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脱贫,实实在在地将养殖大户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责任落到了实处。
陈武新和刘静夫妻将4个大棚分给4对生活困难的夫妻承包管护,并由合作社负责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实行精细化科学化饲喂、规范化防疫,促进养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壮大。
该合作社4个大棚每出一茬肉鸡,陈武新就及时发给8名务工人员5万元工资,年支付务工工资30万元,务工人员人均收入3.75万元。肉鸡出栏时,由专业队负责抓鸡。由于专业队队员均参加过技术培训,抓鸡技术熟练、效率高,每抓鸡一茬,费时2天,需要发给抓鸡队工费2万元,每人收入1000元,年付抓鸡费12万元。抓鸡队员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均是附近生活困难的村民。
今年48岁的养鸡大棚管护员席书军是从大山深处搬迁到西凤社区,家有4口人,2个儿子在上学。席书军夫妻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兢兢业业养鸡,他们按时喂鸡、配药灭菌、消毒,确保每一茬肉鸡达到养殖要求,进而提高了出栏率,每年收入6万元。有了稳定收入,如今的席书军在西凤社区建起了四间两层楼房,还买了小轿车代步。
席书军说:“我现在有了好日子,真要感谢武新两口创办的这个养鸡场,让我这个困难户收入有了保障。”
家住河涧社区的村民马老四今年55岁,自2013年养殖场建场之初就和妻子负责看管一个养鸡大棚,年收入6万多元。如今,他家也盖起了四间三层楼房。
在养鸡场的带动下,席书军、马老四等4个家庭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养鸡场的抓鸡队队长张书玲今年43岁,她性格泼辣,干活麻利,练就了一手抓鸡的好本领,干了10年抓鸡的活,收入稳定,生活也越来越好。
奉献爱心显担当
陈武新、刘静夫妇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也踊跃参与各类爱心公益事业,带头弘扬社会正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物资、生活保障奇缺等诸多困难,陈武新、刘静夫妻俩带头捐款捐物,并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献爱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汇集正能量。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给商镇高速路疫情防控点和商邑社区、桃园社区送去口罩、消毒液、雨伞、方便面、面包、牛奶、矿泉水、手套、抽纸等,价值上万元。
刘静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多年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及勤奋学习,2017年成为丹凤县政协委员,她的提案《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奖”;2019年,合作社被县工商联评为“优秀会员”单位;2020年,她任丹凤县女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价值)2000多元,给蔡川镇庵底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物资,参与爱心捐助5000多元,并给武关、蔡川等镇6名孤残女童捐款、捐物(价值)1.2万元;2021年,她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价值)3000多元;2022年,她为丹凤县第三幼儿园捐赠价值1万多元的儿童玩具和防疫物资,2022年,她带头为多名孤残儿童爱心公益项目捐款1万元。
刘静说:“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以县妇联、县女企协的工作重心为主要抓手,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搭建帮扶平台,帮助更多的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关心关爱困难、孤残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一如既往地将爱心传递下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