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报小记者 童眼看商洛
感风云变幻 探气象万千
本报记者 方 方
文章字数:833

在商州区气象科普馆学习气象知识

 零距离接触人工增雨高炮

 走进气象观测场参观气象设备
  人们的生活和天气息息相关,天气现象有哪些?气象灾害怎么预防?如何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为了解开这些谜题,认识气象,4月8日,“党报小记者 童眼看商洛”活动第40期在商州区气象局举行。商洛日报小记者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起探索气象奥秘,学习气象知识。
  商州区气象局位于商洛市东龙山顶,1953年建站,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占地22亩。全区建成42套区域自动气象站,其中,建设1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套“十四运”气象站和12个北斗通信气象站、建设3个人影防雹增雨作业站。多年来,商州区气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单位、省级卫生示范单位和市级园林单位。
  走进气象观测场,百叶箱、风向风速传感器、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暗筒式日照计、冻土器等设备映入眼帘。“大家看到的这些仪器,作用很强大,观测气象就靠它们。”商州区气象局局长郭涛耐心地为小记者介绍气象观测场内仪器设备和用途。接着,他带领大家近距离接触人工增雨高炮。“这个高炮我只在电视、报纸上见过,原来它有这么大!”“它是从哪里发射炮弹的?”见到人工增雨高炮,小记者十分好奇,郭涛对小记者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指导大家体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装备的操作使用方法。
  “雨凇、结冰、霜、雨、露……这些都属于天气现象。”进入商州区气象科普馆,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用语介绍、公共气象服务天气图形符号等气象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出来。通过参观学习,小记者对气象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活动最后,小记者在商州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内观看了“暴雨的那些事”和强对流天气的成因短视频。“生活中应该低碳出行,多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乱焚烧树木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要减少乱砍伐树木、焚烧树木。”郭涛在讲解过程中,给小记者科普了怎样保护气候环境。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我要爱护花草树木。”小记者陈书涵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后将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