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丰收采摘忙
文章字数:1029
一场雨后,空气中的花香、泥土气息更加浓厚。5月7日,笔者走进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地栽木耳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菌棒上缀满色泽黑亮、肥厚诱人的木耳,层层叠绕、长势喜人。采摘、搬运、晾晒……村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菌垄之间,熟练地把一朵朵个头肥美的木耳采摘下来。
家住木耳基地附近的村民何翠娥动作娴熟,能在家门口挣钱,这让她感到十分满足:“目前采摘的是第一茬木耳,一直能干到7月底。在这儿一天能挣120元左右,活儿轻松,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
采摘后的木耳要及时晾晒,以便长期保存、运输、销售。在基地里,村民忙碌着采摘木耳;在晾晒棚内,村民快速地将采摘后的木耳铺在晾晒网上。负责晾晒的村民刘波说:“晾晒木耳也要掌握好技术要领,耳片不宜铺得过厚,还要注意晾晒时间和温度,这样晾晒出来的木耳形状整齐、色泽美观。”
近年来,白玉沟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村“两委”赴柞水金米村考察并深入分析后认为,白玉沟村气候和条件十分适合发展木耳。说干就干,村“两委”派出村文书驻扎到金米村,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木耳栽培管护技术。不久,村上积极申请溧商协作项目,取得资金支持。2021年,该村因地制宜开启了种植木耳之路。木耳基地位于石梯子组,共投入资金450万元,新建标准化大棚15亩、地栽种植85亩、灌溉用水设施覆盖100亩、晾晒场10亩以及400立方米冷库1个,种植春季木耳100万袋。
两年来,在白玉沟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下,“小木耳”成了该村的“大产业”,带动吸纳50名脱贫群众长期在基地稳定务工,月增收3000元以上。农忙时节,每天吸纳临时务工人员80人以上。
白玉沟村党支部书记余益喜说:“我们村临近丹江,气候湿润、供水充足、光照适宜,有利于地栽木耳的保湿,两三个星期就能长一茬,一袋菌棒一般能长三四茬,品质最好的是第二茬。目前,干木耳的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180万元,集体经济净利润大概有30万元。同时,村上建有晾晒场。木耳是自然晾干,然后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出去,每公斤能卖到60元钱。”
小小食用菌,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市场。白玉沟村木耳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还有效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目前,木耳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跑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余益喜说:“下一步,我村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与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坚持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进一步延伸木耳产业链,真正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使其成为富民强村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