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奔 走 在 新 闻 路 上
本报通讯员 柯贤喜
文章字数:1619
  在刚刚过去的四月,辛恒卫在《山西老年》杂志获得了一份优秀通讯员证书,这是他第94份优秀通讯员证书。在镇安人武战线和新闻报道队伍里,提起辛恒卫,没有不认识的,他曾担任过乡镇武装部长,同志们亲切地称他为“辛部长”;因为他勤奋学习,笔耕不辍,身边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他“辛记者”。
  老辛奋斗的起点,是从一张旧报纸开始的。
  1975年的一天晚上,家住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程家川的辛恒卫,生产队分给他家10斤洋芋粉条,用一张报纸包裹着。那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报纸,是一张《解放军报》,报上刊登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防建设的人和事。15岁的他,把报纸偷偷留了下来,充盈着洋芋粉条与报纸的油墨香,边闻边看了起来。从那以后,他就暗下决心,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报效祖国。
  1979年高中毕业,辛恒卫放弃了继续复读考大学深造的机会,报名应征来到了甘肃武威市某部队服役。那时候,部队里高中毕业生很少,他刚到部队,连队党支部就非常重视,让他办板报、写报道,并让他参加了团政治处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培训班上,他很快掌握了新闻写作方法,先后在《人民军队》《甘肃日报》发表文章。1983年8月,《人民军队》报头版头条刊发的“三营评选学习《邓小平文选》积极分子”,350多字的消息,是他第一次看到手写稿变成了铅字,这让他着实激动了好长时间。当年10月,部队团政治处表彰了9名优秀通讯员,辛恒卫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那次表彰奖励的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虽然已泛黄,却仍然保存在他的书柜里。
  1983年10月退伍后,辛恒卫被招为国家干部,分配到一个边远偏僻的乡政府做武装工作,虽然生活艰苦、工作忙,他仍然坚持晚上在煤油灯下写稿子。当时山区不通邮,写的稿子发不出去,他了解到距乡政府20公里外的小集镇里有个邮电所,这个小镇三天一个集日,乡政府附近常有乡亲们去赶集。于是,他就把晚上写好的稿子装进信封,有集日便早早起床,站在路边托赶集人带到小镇邮电所,赶集人返回时,还会给他捎上他自己订阅的报纸。就这样,他坚持了好多年,时不时也有一些稿子在报刊上发表。
  90年代初,辛恒卫被调到一个小集镇所在地的区政府工作,区政府所在地就有邮电所,投寄稿件方便多了。那时候,区政府有一台海鸥120双镜头胶卷照相机,他不仅写文字新闻稿,还学着拍起了新闻图片。当时区政府虽然通了电,但小型水电站发电量小,经常出现入户电压低、不能保证正常生活用电的现象,对扩放照片有影响。他找到一位中学物理老师商量解决办法。通过光学原理,将太阳光用折射的办法引进室内,并自制了放大机,经过反复调试改进,终于成功扩放出了黑白新闻照片。后来,边远山区接上了大网电,乡镇干部的工资也逐年提高,他就购买了一台佳能单反照相机,可以把抓拍到的新闻照片进行冲扩放大,并选择性地及时发往报社。“在当时的条件下,冲胶卷难度很大,需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显影、定影、冲洗,如果药物浓度和时间把握不好,也会出现曝光过度或不足变成废片的问题。”辛恒卫回忆说。
  自从有了彩色胶卷,扩印照片就方便多了,但对边远山区来说还是比较麻烦。“那时照片一般须拍完一卷36张,早上得提前起床,到公路边等待路过的客车捎带胶卷到县城冲扩,第二天下午才能将照片拿到手,然后就抓紧在稿纸上写图说、装信封,再送到当地邮电局。”辛恒卫说,对于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稿件,还得找熟人拿到县邮电局,当天就能送到报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恒卫通过不懈努力,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被《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农民日报》《当代陕西》等38家报刊、杂志采用,其中有34篇新闻稿件获奖,30多次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商洛军分区政治部、县人武部和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奖励。
  40多年来,辛恒卫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坚持阅读报纸,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虽然没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但他一直都在从事文字工作的道路上奔走,不曾离开过新闻宣传这个队伍。“生命是有限的,可为党工作是无限的,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仍将发挥余热,当好党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