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引雁归巢还应纾困解难
本报通讯员 张太昌
文章字数:2701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提出“异地孵化,回乡发展”“商洛乡党,返乡发展”等新思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扶持政策举措,强化创业服务保障,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促进商洛发展。为深入了解商洛市在外人员返乡创业现状、困难以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的新作为、新期盼,国家统计局商洛调查队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研和典型案例访谈等方式开展了“归雁经济”暨返乡创业情况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随机抽取返乡创业人员23人,涵盖7个县区。调研结果显示:各地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返乡人员创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返乡创业者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发展资金、生产用地等问题亟须给予关注,纾困解难,促进发展。
  创业激情释放
  返乡创业投资“群雁效应”初显。商洛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每年有近50万农民工转移就业。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地,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近两年返乡创业人数累计3万多人,带动就业人数9万多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群雁效应”初显。据了解,商南县涧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某在外打拼10多年后选择返乡创业,在他的影响下,涧场村一批在外创业人士纷纷回乡发展。在广州创业的党某回家养起了蝎子,在外创业人士张某回村发展香菇11万袋。
  政策“引力”不断增强。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围绕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创业扶持、拓展服务平台、加强资金保障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了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不断改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方式,多方筹措创业担保基金。73.9%的受访者年龄段在31—40岁之间,21.7%的受访者年龄段在40岁以上。其中82.6%的外出从业时间在3年以上,返乡前从事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零住餐业和居民服务业。调研结果显示,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最主要的动机是能兼顾家庭、创业扶持政策好。
  返乡创业成效明显。受访者返乡创业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县城及周边,原因是创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加工或规模养殖业、居民服务业,分别占到39.1%、34.8%。得益于近年来商洛市坚持兴产业、富百姓两手抓,把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返乡创业人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项目、育产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使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循环流动,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返乡创业信心逐渐增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返乡创业信心逐渐增强,创业激情逐步释放。当被问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返乡创业人员的变化情况,47.8%认为有所增加,13.0%认为大幅增加,39.1%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对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创业经营状况,60.9%的创业者认为有所好转,17.4%认为有很大改善,21.7%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预计今年经营状况,将扩大发展规模的占26%,保持基本不变的占60.8%,缩减发展规模的占4.3%,说不清楚的占8.6%。这些情况,体现了市场主体活跃度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强。
  瓶颈制约发展
  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返乡创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大多返乡创业农民工学历较低,大专及以下学历占82.6%,且没有受过相应的创业培训,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当前部分返乡创业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缺乏前期充分调研,对市场行情缺乏足够了解,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存在跟风现象,存在一定创业风险。当被问及当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52.2%的创业者认为市场开拓艰难,30.4%的创业者认为缺乏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1.7%的创业者认为管理不规范。
  发展资金不足限制创业质量提升。调研结果显示,39.1%的创业者表示缺乏发展资金。资金问题是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有78.3%的创业者是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创业,申请银行贷款的创业者占39.1%。使用外源性资金比重低的主要原因是:贷款申请难,创业者融资门槛高,融资中要支付更多的隐性成本;自有资本有限,承担风险的能力差。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资金扶持政策,但数额有限且门槛较高,受访者中仅8.7%的创业者受到政府资助。有限的自有资金导致企业更多从事低端小规模的农产品加工或规模养殖业,资本积累较慢,难以扩大规模和提升层次。
  用地制约不容忽视。调研结果显示,87.0%的创业者创业场地为租赁场地。创业企业需要用地建厂房,尤其是当企业规模扩大,用地需求就强烈。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多,用地需求增加,企业发展的用地需求难以完全满足,土地紧缺对返乡创业的约束不能忽视。返乡创业园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进行改造升级或者更新,影响了园区的正常运营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激发内在活力
  加大培训与服务力度,提升创业管理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创业人员的培训,针对不同创业阶段、不同产业、不同群体所需知识进行差异化创业培训。选择知名的加工企业、特色种养业、居民服务公司作为返乡创业者参观见习基地,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支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专业服务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努力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上实现大幅度提升。重视现代网络信息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提供相关信息公开及咨询服务,打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农民工及时分析市场信息、防范风险。
  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创办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创业项目,引导创业项目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应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在贷款利率、额度和期限等方面给予返乡入乡创业者信贷支持。鼓励发展“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小额信贷模式。支持金融机构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适当延长还款的期限,增加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对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返乡创业项目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收费减免政策。支持成立返乡入乡创业专项资金,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专项创业补贴、用水用电补贴、场租补贴等。
  加大用地改革和管理力度,解决创业用地难题。要鼓励返乡人员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业产业,依法使用农村建设用地开展创业。要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增加用于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的指标。探索土地经营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抵押、质押融资模式,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和资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优化返乡创业环境。
  事实证明,凝聚政策合力,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让他们在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带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