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 洛 厚植沃土聚英才 干事创业正当时
本报见习记者 黄朝梅
文章字数:2367
  “高级农艺师职称评定通过是沾了政策的红利,这个政策是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一种关爱,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与鼓舞,让我更有信心与毅力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2021年,55岁的洛南县巡检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王志臣被成功认定为高级农艺师,每当回想起这件事,他的心里总是充满感激。
  王志臣的职称认定是市人社局紧跟当下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坚守在基层一线的人才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的生动案例。而这,只是我市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的一抹掠影。
  “王志臣同志由于年龄偏高,当时按照正常的评审程序,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很难通过评审。但考虑到他在基层扎根了二三十年,任劳任怨服务基层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我们便通过基层考核认定政策,为他解决了个人职称认定问题。”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夏欣健告诉记者。
  近年来,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建立绿色通道的方式,对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以及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直接认定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也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招聘、岗位管理、收入分配3个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制度政策,落实事业单位地区津贴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评价导向、示范引领作用,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职业资格清理、职业技能提升、技能大师培育三大行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严肃查处在目录之外开展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活动,打通职业资格与职称资格互认通道,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实施“技能陕西”行动。
  市人社局在着力建强两支人才队伍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政策,搭建交流服务、创业培训、创业孵化三大平台,深入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32个,建成8个县级、98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可享受房租、水电费减免政策,以及相应的创业扶持贷款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93亿元,扶持创业7771人,带动就业2.02万人。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强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商洛不断优化政策、创造环境,让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更强,让人才大展拳脚的舞台更宽。 
  2009年7月从西北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王洋,谢绝一家央企的高薪招聘,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招募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领办洛南县众鑫农园豆制品专业合作社,不断将其发展壮大。
  “合作社是县政府指定的就业扶贫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的运作模式,主要从事豆制品、糕点、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年生产销售豆制品1285.7吨,产值1800万元,2022年销售额突破1400万元。目前累计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9665人就业,户均年增收3.3万元。”洛南县众鑫农园豆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洋告诉记者。
  市人社局在不断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举办创业培训服务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的“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要求,优化创业服务,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截至目前,成功为11名高校毕业生申报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110万元,帮助其成功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怎么来?一方面要培养,另一方面就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商洛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每年有近50万名农民工转移就业,创经济收入达70多亿元。随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地,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
  “在市、县人社局和就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创业、技能、产业三大板块培训,可同时满足6个班300人的技能培训需求。学校累计培训学员5600多人,实现培训后3500多人技能型就业,因此也被市人社局挂牌为‘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见习基地’。”镇安县丰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董事长祝龙玉告诉记者。
  202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的祝龙玉,在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毅然返乡创业,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艰苦奋斗,在镇安逐渐形成了“两园两会一校两中心”的产业格局。其中通过镇安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回乡创业园“两园”孵化功能,吸纳孵化大学生创业团队126个,已孵化成功85个;吸纳回乡创业团队137个,已成功孵化84个;吸纳电商网红创业团队26个,均在孵化中。
  在外打拼成长起来的农民工,为何愿意带着资金、人脉和技术回乡投资创业?除了乡情,产业发展趋势、家乡投资环境变化是重要因素。
  “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创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鼓励各类城乡劳动者作为市场主体创业就业。同时,不断改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方式,多方筹措创业担保基金,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程序,为创业者提供简便、快捷、满意的服务,帮助其实现创业,走上致富之路。”市人社局就业与农民工工作科科长周全说,从2020年至2022年8月底,全市累计创建信用村43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851万元,直接扶持就业5032人,带动就业11783人。3年来,全市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250人、1625万元。
  市人社局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积极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着力引育用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