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用改革创新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市政协“双减”政策贯彻落实专题协商侧记
文章字数:2043
  本报通讯员 张先俊
  学生减负是一道难题。从1955年7月到2021年7月,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国家层面发布了12道“减负令”。5月31日,市政协围绕如何推动“双减”工作创新开展召开了专题协商座谈会。组织政协常委、委员紧扣教育“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广泛交流讨论,深入协商议政。
  新设计 激发新乐趣
  怎样让作业充满魅力,让学生爱上作业?
  2021年以来,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的思路,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开展作业展示交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了学校作业管理、教师作业设计和教研员指导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业巧设计,“双减”乐趣多。调研组认为,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个性需求,精心设计基础类、巩固类、提升类作业,强化不同学科作业的统筹和结构调控,适当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和阅读类作业,不断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品读一本“四史”,画一张兔年年画作品或绘制春节团圆感悟、节日祝福手抄报,在家长指导下制定新年购物计划,用劳动装饰美化家里的小天地……这是2023年寒假,商州区第一初级中学为学生设计的以文章、照片、记录单和“舌尖上的一中”厨艺大赛等方式呈现的作业,既没有围着考试打转,又让这些趣味作业融入了生活。
  “双减”旨在把过重作业负担减下来,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市政协常委方向建议,还应优化作业公示环节,根除形式主义弊端。市政协常委李曼认为,应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理念,成立多个课题研究专班,集中专业人才逐项突破,试点打造一批示范学校,破解“双减”政策落地中的作业研究、家校协同等问题。“还应创设个性化、探究性、跨学科等特色作业,覆盖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立体化建构作业内容体系。”市政协委员高雄霞说。 
  新实践 学会新技能
  调研组发现,当前家长焦虑孩子未来前途,普遍存在“你减我不减”或私上培训班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也有老师反映,部分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的学生比老师更专业。
  市政协委员陈璇表示,应建立课后服务资源库,学校可根据需求聘请“资源库”人员拓展课后服务,以此弥补师资的不足。
  从2018年开始,国家对“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亮剑出拳,特别是2021年的“双减”政策,就是要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校外培训。
  “应加强各类图书馆(室)、研学基地和法制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增长见识、接受锻炼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市政协常委张卫军建议。
  4月26日,秦岭江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园;5月10日,商南阳城驿茶文化、山阳天蓬山寨等4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列入第五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名单……
  目前,像商於古道传统文化、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仓颉小镇等全市14家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又成了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技能的“第二课堂”。
  讨论中,委员们认为把学校社团活动和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放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光荣革命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还应遴选一批市内优秀校长进行集中培养,强化对‘种子教师’的历练,跨区域组建由校长、执行校长分级负责的管理集团,形成一个团队管多校、多校共建的办学局面。”李曼说。
  新导向 开启新生活
  对全市中小学生来讲,当下在商洛的学校和研学基地学习实践,未来大部分学生将回到商洛服务“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近年来,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依托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以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创新。
  “但少数城乡接合部和个别农村小规模学校重减负轻增效,课后服务形式单一,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市政协委员刘建红说,这样虽然执行了“双减”政策,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实现“教学做合一”?
  聚焦助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通过组织学生走进20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开展“第二课堂”,广泛进行自然科普、休闲旅行、康养健体等研学实践活动……
  围绕服务西商融合发展,通过实施“西商教育同行计划”,两市400多所学校进行“校对校”“师与师”结对同行,学生通过“云上第二课堂”共话生活圈、生态圈带来的新变化……
  紧扣参与“六市联创”,通过开展“走上街头看植物”活动,将科学、生物等课后拓展作业布置到街头,“小手拉大手”探寻“口袋公园”的花草苗木,增强学生对“六市联创”的感知……
  刘建红建议,还应从校园文化创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备培训、活动开展计划、家校共育等方面科学规划、立体架构、统筹思考,重视日常行为习惯的品质化培养,全力保证德育质量的提升,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双减”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从“新”推进“双减”工作,使学校的主阵地、课堂的主战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才能真正爱上作业、喜欢研学,校园也才能成为每一名中小学生融入新时代、开启新生活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