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颜色
文章字数:2240
红色延安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只有深切感受,才会真正懂得。
最近,赴延安革命圣地研学,短短数天,每一天我都被那里发生的事情感动着,忍不住叩问:如果时光倒流,让自己置身那时那地,会不会也像仁人志士一样,勇敢地奔赴革命前线,如果不能,就在大后方提供物资,捐钱出力,倾我所有?每一次我都坚定地回答:“会,一定会!”
从延安回来,吃饭时儿子问我:“这几天有没收获?”我说有。他又问大还是小,我说大。他再问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一些,我说有。他追问是真的还是唱高调?我说真的!因为置身那片热土,看到的、听到的,不管是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还是人民群众积极送军粮、做军鞋,无一不让人感动、感慨、感叹,爱国的情感汹涌而来,生出愿以热血洒热土的亲情。
吴起县,原名吴旗县,最初叫吴起镇,因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在此屯兵而得名,后成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而闻名。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1935年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10月21日,毛泽东登上胜利山,在一棵杜梨树下的指挥所指挥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切尾巴”战役,后宣告长征结束。
瞻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住过的窑洞,也就是一间房子大小,室内陈设十分简陋,心中感慨万千,什么胸怀天下,什么叫星火燎原,当时的吴起镇只有11户人家,山大沟深人烟稀少,无法满足大部队7000多人的吃饭和住宿问题,许多中央领导人也只能露宿野外,这一仗打得艰苦可想而知。
展馆里有个破旧的水缸,用竹篾箍了几道圈,是三级文物。据说当年红军向老百姓借来做饭用过,火烧时受高温裂开口子,红军向老百姓赔了两块银圆,老百姓坚决不收,后来把那口缸留作纪念,几十年后捐给了文物部门。红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损坏东西要赔偿,可见这条铁规执行得很到位。
有尊雕塑是一位老大娘半跪在地上,给一位躺着的伤员喂饭。穿着黄军装的漂亮的讲解员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大娘见到受伤的红军,硬说是她死去的儿子,问孩子想吃什么,她这就去做。已经奄奄一息的伤病员也许真的饿了,也许是想妈妈了,默了好久才小声说,炒——鸡——蛋。大家听了都感到为难,因为这个季节鸡很少生蛋,没想到老大娘找了几条沟,走了几十里山路才得到四颗鸡蛋,当她兴冲冲地把半碗炒鸡蛋端来时,红军战士已经死了。老大娘俯下身子,哭着说:‘孩子,你睁开眼睛看看,娘把炒鸡蛋拿来了,你快尝尝!’”听者无不动容。
在志丹陵园,我们向烈士敬献了花篮,鞠躬致意,听讲解员叙述刘志丹的生平事迹。刘志丹兄妹九人,是当地的富裕家庭,但他一心为民、一心为党,曾是西北军将领,带领人民群众建起陕甘根据地,为革命队伍的壮大作出了极大贡献。不幸在东征途中遇难,年仅33岁,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像这样以将军名字命名的县名还有子长县、子洲县。毛主席曾在延安大生产十三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延安插队七年,那一片土地早已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绿色延安
去延安之前,很多人和我一样,已做好满目黄沙路漫漫的心理准备,担心缺水,甚至得算计几天洗一次澡合适。可透过车窗玻璃,看到的是浓重的绿色,树木、庄稼、碧草,简直和陕南无异,我疑惑地说:没想到陕北植被这么好!
其实心里犯嘀咕,担心这是面子工程,只有沿路两旁才这么绿色恣意。仔细观察想揪出端倪,却感觉不像,远处山坡也是浓绿苍翠,如果能把面子工程做到这种程度,那就不叫面子工程了。
其实有同样疑虑的并非我一个人,同车一位女学员得知后骄傲地说,看来大家对我们延安的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书本中,欢迎以后多来哦。
要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吴起县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为了改变这种草木难生、出门吃沙的荒凉局面,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是全国退耕还林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的县。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植树造林要看到成效,至少需10年。如今已经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满眼碧绿就不奇怪了。
在志丹县,晚饭后大家相约去河边散步,既是休闲也是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让人欣喜的是河面宽广,大约有四五十米,像陕南许多流过城区的河流一样,修筑了拦水坝,静水深流,碧波荡漾。跨河大桥下还泊着一只小船,一个简易码头,河岸用护栏围着,防止游人去亲水平台戏水。本以为延安之河,要么是干涸的小河,要么是浑浊的黄泥水,没想到,这里的河水这么大、这么清!同行者感叹出门太少,视野限制了想象力。如果不是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操着陕北腔,我甚至都怀疑这是在老家陕南呢。
在南泥湾观光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巨大的金色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它是景区大门的造型,让人想起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时值盛夏,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十分惹眼,要知道这种水生农作物现在在南方也不是随处可以看到。在路上,大家欢唱“花园的花儿香,请我来唱一唱……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没想到八十年过去了,这首歌还如此流行,人人会唱,大家仿佛回到了曾经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近处的坡塬上是已经结了棒子的玉米,长势喜人,田坎上的牵牛花吹着喇叭,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沿路有片花海,左边是金黄的油葵,右边是缤纷的格桑花,都可着劲儿地灿烂,养眼怡心。时间所限,我们不能抵达陕北的每一块土地,但窥一斑知全豹,想必陕北的其他地方,早已不是黄沙漫漫的旧模样。山青了,水也清了,听说依托石油和煤炭两大支柱产业,陕北很多地方在全民医疗和义务教育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那是一定的。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只有深切感受,才会真正懂得。
最近,赴延安革命圣地研学,短短数天,每一天我都被那里发生的事情感动着,忍不住叩问:如果时光倒流,让自己置身那时那地,会不会也像仁人志士一样,勇敢地奔赴革命前线,如果不能,就在大后方提供物资,捐钱出力,倾我所有?每一次我都坚定地回答:“会,一定会!”
从延安回来,吃饭时儿子问我:“这几天有没收获?”我说有。他又问大还是小,我说大。他再问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一些,我说有。他追问是真的还是唱高调?我说真的!因为置身那片热土,看到的、听到的,不管是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还是人民群众积极送军粮、做军鞋,无一不让人感动、感慨、感叹,爱国的情感汹涌而来,生出愿以热血洒热土的亲情。
吴起县,原名吴旗县,最初叫吴起镇,因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在此屯兵而得名,后成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而闻名。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1935年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10月21日,毛泽东登上胜利山,在一棵杜梨树下的指挥所指挥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切尾巴”战役,后宣告长征结束。
瞻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住过的窑洞,也就是一间房子大小,室内陈设十分简陋,心中感慨万千,什么胸怀天下,什么叫星火燎原,当时的吴起镇只有11户人家,山大沟深人烟稀少,无法满足大部队7000多人的吃饭和住宿问题,许多中央领导人也只能露宿野外,这一仗打得艰苦可想而知。
展馆里有个破旧的水缸,用竹篾箍了几道圈,是三级文物。据说当年红军向老百姓借来做饭用过,火烧时受高温裂开口子,红军向老百姓赔了两块银圆,老百姓坚决不收,后来把那口缸留作纪念,几十年后捐给了文物部门。红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损坏东西要赔偿,可见这条铁规执行得很到位。
有尊雕塑是一位老大娘半跪在地上,给一位躺着的伤员喂饭。穿着黄军装的漂亮的讲解员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大娘见到受伤的红军,硬说是她死去的儿子,问孩子想吃什么,她这就去做。已经奄奄一息的伤病员也许真的饿了,也许是想妈妈了,默了好久才小声说,炒——鸡——蛋。大家听了都感到为难,因为这个季节鸡很少生蛋,没想到老大娘找了几条沟,走了几十里山路才得到四颗鸡蛋,当她兴冲冲地把半碗炒鸡蛋端来时,红军战士已经死了。老大娘俯下身子,哭着说:‘孩子,你睁开眼睛看看,娘把炒鸡蛋拿来了,你快尝尝!’”听者无不动容。
在志丹陵园,我们向烈士敬献了花篮,鞠躬致意,听讲解员叙述刘志丹的生平事迹。刘志丹兄妹九人,是当地的富裕家庭,但他一心为民、一心为党,曾是西北军将领,带领人民群众建起陕甘根据地,为革命队伍的壮大作出了极大贡献。不幸在东征途中遇难,年仅33岁,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像这样以将军名字命名的县名还有子长县、子洲县。毛主席曾在延安大生产十三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延安插队七年,那一片土地早已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绿色延安
去延安之前,很多人和我一样,已做好满目黄沙路漫漫的心理准备,担心缺水,甚至得算计几天洗一次澡合适。可透过车窗玻璃,看到的是浓重的绿色,树木、庄稼、碧草,简直和陕南无异,我疑惑地说:没想到陕北植被这么好!
其实心里犯嘀咕,担心这是面子工程,只有沿路两旁才这么绿色恣意。仔细观察想揪出端倪,却感觉不像,远处山坡也是浓绿苍翠,如果能把面子工程做到这种程度,那就不叫面子工程了。
其实有同样疑虑的并非我一个人,同车一位女学员得知后骄傲地说,看来大家对我们延安的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书本中,欢迎以后多来哦。
要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吴起县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为了改变这种草木难生、出门吃沙的荒凉局面,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是全国退耕还林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的县。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植树造林要看到成效,至少需10年。如今已经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满眼碧绿就不奇怪了。
在志丹县,晚饭后大家相约去河边散步,既是休闲也是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让人欣喜的是河面宽广,大约有四五十米,像陕南许多流过城区的河流一样,修筑了拦水坝,静水深流,碧波荡漾。跨河大桥下还泊着一只小船,一个简易码头,河岸用护栏围着,防止游人去亲水平台戏水。本以为延安之河,要么是干涸的小河,要么是浑浊的黄泥水,没想到,这里的河水这么大、这么清!同行者感叹出门太少,视野限制了想象力。如果不是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操着陕北腔,我甚至都怀疑这是在老家陕南呢。
在南泥湾观光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巨大的金色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它是景区大门的造型,让人想起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时值盛夏,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十分惹眼,要知道这种水生农作物现在在南方也不是随处可以看到。在路上,大家欢唱“花园的花儿香,请我来唱一唱……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没想到八十年过去了,这首歌还如此流行,人人会唱,大家仿佛回到了曾经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近处的坡塬上是已经结了棒子的玉米,长势喜人,田坎上的牵牛花吹着喇叭,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沿路有片花海,左边是金黄的油葵,右边是缤纷的格桑花,都可着劲儿地灿烂,养眼怡心。时间所限,我们不能抵达陕北的每一块土地,但窥一斑知全豹,想必陕北的其他地方,早已不是黄沙漫漫的旧模样。山青了,水也清了,听说依托石油和煤炭两大支柱产业,陕北很多地方在全民医疗和义务教育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那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