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乡音”传“党音” 声声入民心
本报通讯员 陈少斌 倪 娅
文章字数:1211

  7月5日,恰逢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逢集之日,街道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卖完瓜果蔬菜的群众挎着竹篮、扛着扁担,兴冲冲地往上河社区华西小区走去。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我们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了,社区的老人闲暇之余也有了好去处;社区农产品加工中心也开始动工建设啦,厂房建成后,山上的药材、松子和香椿就可以在山下的厂子加工,附近的群众可以就近上班了,这就是我们的发展出路。”当日,上河社区“乡音课堂”热烈开讲。
  浓浓乡音情,句句感党恩,声声入民心。党员、群众聚神聆听,互动评论,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这样的“乡音课堂”在镇安县的镇村已成为常态。
  “开办农家乐需要啥证件?”
  “不知道今年旅游业发展得咋样?我农家菜做得不错,想在十里鱼坊对面办个农家乐。”
  “我们青树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在苏陕协作的政策支持下,打造了集生态康养中心、特色陕南民俗和休闲垂钓一体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园,还建成了占地百亩的十里鱼坊,我们即将成为一个乡村旅游的‘新村子’。”青树村联村领导王斌耐心地解答村民提问,并呼吁大家,平时要保持好整个程家川沿线的环境卫生、道路绿化和安全防护,把传统的农耕文化保护好,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发挥好自身特长,做好旅游接待工作,让外地来旅游的客人感受到我们的发展特色、淳朴民风和热情好客。
  村党支部书记石宏星是当日的“乡音课堂”宣讲团成员之一。“作为西口最大的一个回汉群众融合村,在政府的不断支持和帮扶下,我们应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把开发程家川地区乡村游、农耕文化体验游、亲子游等民族生态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石宏星激动地说。
  没有宣传彩页,无需课桌板凳。注重“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上党课的不仅有党员、群众熟悉的村干部,也有当地家喻户晓的人民教师。
  “兴修石坎建护栏,观山望水很新鲜;聂家沟口是景点,民族广场在中间;广场卫生搞得好,基础设施都齐全;气候温和连山川,回汉两族住里面;观音庙处好景点,进到里面龙洞川;民族政策放在先,人民幸福好生活!好生活!”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吴芳吉拿着一副快板唱响了聂家沟村的“乡音课堂”,群众连连拍手叫好,
  党员、群众聚拢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社区广场,一句句乡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讲述,一堂堂有思想、接地气、冒热气的“乡音课堂”带来党的好政策,还原乡味乡情,唤起群众的共鸣。
  近年来,镇安县基层党支部结合当前老党员年龄大、居住分散、腿脚不方便,年轻党员工作繁忙、在家时间少,集中宣讲难度大等实际情况,聚焦群众生产生活,按需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助农、惠企等政策,积极办好“乡音课堂”,创新开设“小板凳”微党课,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大力发掘培养群众中的“草根讲师”,把“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以乡音党课助推乡村振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