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背了72年的洋瓷缸
本报记者 方 立 通讯员 余偏林
文章字数:3410
    傅根生珍藏的洋瓷缸

    傅根生给老伴讲述洋瓷缸的故事(摄于2019年,他的老伴已于2020年3月去世)

  6月,是傅根生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月份,也一直是他怀念英勇牺牲的战友的日子。
  一场雨过后,柞水县城弥漫着清新而凉爽的气息。在县城后街小区的一个小院里,97岁的傅根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又一次和大儿子傅小平聊起了一个洋瓷缸的故事——
  洋瓷缸象征着刻骨铭心的光荣岁月
  72年前,他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名高炮排长,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61年前,他是全省先进工作者,转业到艰苦岗位,扎根山区,无私奉献。
  4年前,他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傅根生的家里非常朴素,却充满了军人的气息。屋旁的绿树,像是整装待发的战士。
  “父亲97岁了,年纪大,耳朵不灵了,说话还可以。现在除了看《新闻联播》,说得最多的就是与洋瓷缸有关的事情……”傅小平指着父亲手中的洋瓷缸说道。
  傅根生用双手抱着的洋瓷缸,一面是红色的华表和天安门图案,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字,一面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这是当年毛主席派中国人民慰问团奔赴前线阵地慰问时,赠送给志愿军战士的,除了洋瓷缸,每人还有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和一枚“和平万岁”纪念章,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对每个战士都是莫大的鼓舞。傅根生所在的部队接受了2次慰问,但许多珍贵资料在他转业后的1957年被一场水灾冲走了,唯独他一直背在身上的洋瓷缸幸存至今。
  从1952年起,这个洋瓷缸就是傅根生生活的一部分。至今,也是他背了72年的最珍爱的物件。
  每当他双手捧着洋瓷缸,注视着“最可爱的人”几个鲜红的字迹时,一场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惨烈战斗历历在目,一个个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身影便跃动在渐渐模糊的眼前……
  1951年的一天,傅根生所在的高炮二营接到奔赴朝鲜战场的命令,当晚就秘密跟随着特种兵运输大炮的火车,跨过鸭绿江,驻扎在新义州威化岛,守卫我军前线和后勤之间的重要通道——丹东大桥,后来转战清川和吉安高炮阵地,傅根生担任高炮二营六连的排长。当时美军凭借制空权,用超出高炮射程的B52飞机空袭,向志愿军阵地投下硫磺弹,烧得志愿军战士血肉模糊。有一次,敌机群轮番向志愿军阵地发起空袭,一枚燃烧弹突然在傅根生身旁爆炸,霎时烈焰腾空,他的左手膀也着了火,离他最近的指导员见状,纵身一跃将他扑倒在地,迅速用钢铁般的双手扒开地上的泥土,把傅根生烧着的手膀子埋起来,才熄灭了火焰。又有一次,敌机投下的炸弹炸飞了大炮操纵杆,砸在傅根生的头上,他的牙齿被全部打掉,住院治疗3个月才重返战场。
  据傅根生回忆,他们在清川战斗的3年间,共击落敌机80多架。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不怕装备落后、环境险恶,用血肉之躯前仆后继,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战斗奇迹。
  傅小平介绍说,父亲一生有一句话总是念念不忘:“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生死线上不忘初心使命,不怕牺牲,保家卫国,不愧是最可爱的人。”
  从苦难少年到勇敢坚强的解放军战士
  傅小平告诉我们,父亲傅根生1927年农历正月出生在柞水县的板庙沟,从1928年起,当地发生了一场罕见的三年旱灾,饿死了不少人,祖父一家人到宁陕县逃难要饭时,父亲的弟弟被活活饿死在途中。
  之后,抗战爆发,傅根生又随父辈回到柞水县城艰难谋生。因为父辈长期逃难、饥寒交迫,身患疾病,养家糊口的担子就压到傅根生幼小的肩上。他被迫到一家姓徐的人家当长工,忍饥挨饿放了10年牛,一年挣得1石4斗苞谷,供全家艰难度日。
  自1934年起,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在柞水回旋作战长达13年,开辟了红色根据地,组建了游击师,取得了蔡玉窑、文公岭、九间房、袁家沟口等战斗胜利,开展“打土豪、均田地”活动,建立了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柞水县抗日救国联合会”。这个时期,饱受苦难的傅根生受到当地革命活动的影响,明白了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逐渐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1949年5月,害怕被国民党残余抓去当壮丁,得知西安解放后,傅根生几经磨难翻过秦岭来到关中,一边拾麦子一边寻找解放军的队伍。有一天,他一家饭馆前看到了一支路过的解放军,便请求参军,部队领导了解情况后,答应他参军入伍。由于傅根生从小在逃荒途中长大,受尽了苦难,他跟着部队一边训练一边行军打仗,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善于适应各种环境的生存能力,来到兰州军区后,被编入第一野战总司令部,成为警卫团六连的一名战士。
  一辈子都做“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傅根生于1954年7月随部队回到祖国。部队驻扎在舟山群岛,被编入海空二师,傅根生担任排长。1954年10月,他转业回到柞水老家。
  刚刚回乡的傅根生,听说马家台乡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便怀着让贫困家乡富起来的美好憧憬,去马家台挑起了乡长的重担。他到岗的第一件事,是安排干部下农村买了一挎篮萝卜和半袋苞谷,支起灶台,解决乡上干部吃饭问题,减轻群众“派饭”的负担。当时无公路无车辆,他用双脚翻山越岭,走遍每个生产大队的沟沟岔岔,虚心倾听干部和群众的心声,研究解决发展生产的好办法,始终干活在前、吃苦在前。后来,组织准备提拔他,他却主动请求到柞水县人民医院担任售票员。九年之后,因蔡玉窑乡医疗条件滞后,群众求医看病难,他又主动请缨到蔡玉窑乡担任武装部长,想方设法筹措资金6000元,建成了有5间病房和1间营业厅的蔡玉窑乡卫生院。
  “1964年,黄花岭营沙公路开工之时,傅根生又按捺不住主动请战,担任修路队八连连长。他在那里一干就是4年,遇到困难时,就从背包里掏出不离身的洋瓷缸看看,再倒一缸子水,喝完接着干,直到公路修完通车。”长期在柞水县公路部门工作的退休老干部周高榜介绍道。
  黄花岭公路是陕南地区经过柞水境内通往西安的重要通道,当时人们称之为林海峭壁上的“挂壁公路”。面对海拔高、森林密、山势险、悬崖多和气候恶劣、设备落后、生活艰苦等施工难题,傅根生毅然扛起最难“啃”的峰顶路段的攻坚任务,率领八连艰苦奋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悬崖打钻、开挖放炮、塌方清障、寒暑缺食的“堡垒”。
  公路修成通车后,傅根生调到县林产品经销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任会计。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傅根生刻意把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尘封起来,唯独把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这个洋瓷缸一直背在身上,时时审视。
  “傅根生和我不是一代人,现在知道他的事迹的人不多了。我是2012年参加柞水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和编纂时,对他才有所了解,但因他年龄大、耳朵背等原因,想问清一些事情,是有困难的。他背了一辈子的洋瓷缸已经被有关部门收藏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洋瓷缸是专门仿制的。傅根生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从不争名争利,没有向任何一级党组织和政府提出过任何条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好榜样。”退休老干部金继承激动地说。
  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傅根生不负初心:“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好多都牺牲在战场上,比起他们来,无论我是在战场上打仗,还是回到家乡工作,有什么资格去要名摆功啊?”这位97岁的老人,见到我用笔写下的采访话题时,声音颤抖地说着,泪水溢满了眼眶。
  “有人感到不解,别人没他那些功劳,还向组织要这要那。其实,我们家姊妹7个,一大家子人,难处不少,但是父亲从来没向领导提过任何要求。”傅小平说。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
  “我的母亲在世时,总是唠叨父亲,说他勤勤恳恳一辈子,过年了、过节了照样忙,总是在单位加班,见不到人。同时,父亲还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很正直,很善良。”大儿媳宋玉秀自豪地说。
  在单位,傅根生是一位爱岗敬业的默默奉献者,不求名不求利,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次荣获省、市、县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家里,傅根生是一名好长辈、好父亲、好丈夫,妻子因积劳成疾造成下肢瘫痪,他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地照料妻子,用行动书写着家庭美德,传承着良好家风。
  在社会,傅根生情系山区贫困学生,曾资助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给学生做“最可爱的人”报告会50多场次,把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操深深刻印在每个孩子的心扉。每一次,他都要说这样一段话:“能从朝鲜战场上幸运地回来,我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都把‘最可爱的人’的初心牢记不忘,把党交给我的革命工作完成好,上对得起党组织,下对得起群众,中间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希望学生们不要忘本,珍惜新时代新生活,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将来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