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儿
文章字数:1586
山那边有个女孩叫灵儿,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怎么也不能忘记她。
那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在一所学校任教。去那所学校,骑自行车十几公里不能到达,把车子寄到山脚下一户人家,翻三道山梁,过两条小河,出一道峡谷。学校坐落在大山里,四周青山连绵,树林茂密,两条河流在此交汇,形成“丫”字形的开阔地带。学校右边叫刘家庄,左边是何家屋场,门前是一片平整的庄稼地,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地流向远方。
学校老师多是民办,年岁偏大,我的到来,让学校充满了歌声和欢乐。
我教学生唱歌时,窗外有个女孩,花格子上衣,乌黑的大眼睛,两缕小辫翘在脑后,个头比窗台高出半个脑袋,经常趴在窗台上。
我教唐诗时,发现有个身影在庄稼地里忙碌,不时发出窸窣的响声。我看清楚了,是那个穿花格子上衣的女孩。
周末时间,其他老师走了,我在河边洗衣服,发现她在对面山坡上放羊,手中拿本书,口中念着什么。我感到奇怪,放下洗好的衣服,跨过小河,试图靠近她,喂,你咋不到学校来上课呢?
她有点害羞,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回答,俺爷让我放羊,等羊长肥了卖钱,给奶奶治病。
课后,我找到校长,问学校附近是不是有个适龄女孩,没有上学。
校长是本地人,对她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说有这样一个女孩,每学期开学,老师都会去她家里劝说她入学,可就是那个倔强的爷说不通。
从校长的口中,我了解到女孩子家中的情况。
女孩叫灵儿,大概9岁,她出生不满一岁,父亲遇矿难走了,母亲带着儿子和赔偿金跟随河南人跑了。她靠爷奶养活,奶奶常年有病,卧床不起,爷爷只会种几亩薄地,在山里没有经济来源,家里自然很穷。她爷常说,女娃上学没啥用,早些长大嫁人,等彩礼钱盖房哩。
校长的话,让我一阵心酸。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因贫困而失学的事情。我心里沉甸甸的。
腊月初八,我踏着暮色找到灵儿家。她家是三间石板房,黑魆魆的,微弱的煤油灯光照着屋子。灵儿爷爷正在烧火做饭,灵儿倚在床边给奶奶喂药。
“杨老师,你怎么来啦。灵儿,快给杨老师倒水,刚蒸熟的红薯拿出来。”灵儿的奶奶招呼道。
我坐在火塘边取暖喝茶,外面寒风呼啸,溪流哗哗作响。她爷放下手中的活,不断地给火塘添柴,燃烧的木柴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声,跳跃的火光映衬着灵儿娇嫩的脸庞,红润润的,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我。灵儿穿着单薄,她爷身上的棉袄露出花絮。
临走时,我掏出100元钱握住灵儿爷爷的手说,明年开学,无论如何,得让灵儿去学校报到。
第二年,我从大山里走出,调到镇上任教,从此便没有了灵儿的消息。
后来,我去西安上大学,离开三尺讲台,改行从事税务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县城遇到已退休的老校长,提及灵儿的事。校长说,灵儿非常聪明,学习很好,凭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
几年前,政府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税务局结对包扶一个村子,我又去了山那边。
学校还在原来的地方。眼前是高大的门楼,宏伟的教学楼,开阔的操场,姹紫嫣红的花园,迎风飘扬的国旗。不过,校名换成了希望小学。
我在门卫室登记,说要见一个叫灵儿的老师。门卫引我到教室前,她正在上课。
她看见我来,安排好学生自习,激动地跑到我面前问,杨老师,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这里教学,我正好下乡,来看看你!
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要不是当年杨老师支持我上学,哪有今天的工作?
她告诉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她选择了师范,毕业后申请回到山里,既能照顾她爷,又能发挥自己的知识专长,回报家乡,她再也不能让因贫失学的悲剧发生。
下课铃响起,她组织全班学生列队,向我致敬,口中喊,杨老师——好!
久违的声音在校园里飘荡,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灵儿的举动,不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吗?
我来到村部,查看贫困户名单,上面没有灵儿爷爷的名字。村主任告诉我,她爷虽然年岁大,但是家里有位老师,早就脱贫啦!
村干部还说,几十年前有个青年教师在这里教学,资助过不少学生,灵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后来考上师范,现在在这镇上小学当老师。
听着村主任的叙说,我心里暖暖的,望着门外的青山微笑着。
那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在一所学校任教。去那所学校,骑自行车十几公里不能到达,把车子寄到山脚下一户人家,翻三道山梁,过两条小河,出一道峡谷。学校坐落在大山里,四周青山连绵,树林茂密,两条河流在此交汇,形成“丫”字形的开阔地带。学校右边叫刘家庄,左边是何家屋场,门前是一片平整的庄稼地,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地流向远方。
学校老师多是民办,年岁偏大,我的到来,让学校充满了歌声和欢乐。
我教学生唱歌时,窗外有个女孩,花格子上衣,乌黑的大眼睛,两缕小辫翘在脑后,个头比窗台高出半个脑袋,经常趴在窗台上。
我教唐诗时,发现有个身影在庄稼地里忙碌,不时发出窸窣的响声。我看清楚了,是那个穿花格子上衣的女孩。
周末时间,其他老师走了,我在河边洗衣服,发现她在对面山坡上放羊,手中拿本书,口中念着什么。我感到奇怪,放下洗好的衣服,跨过小河,试图靠近她,喂,你咋不到学校来上课呢?
她有点害羞,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回答,俺爷让我放羊,等羊长肥了卖钱,给奶奶治病。
课后,我找到校长,问学校附近是不是有个适龄女孩,没有上学。
校长是本地人,对她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说有这样一个女孩,每学期开学,老师都会去她家里劝说她入学,可就是那个倔强的爷说不通。
从校长的口中,我了解到女孩子家中的情况。
女孩叫灵儿,大概9岁,她出生不满一岁,父亲遇矿难走了,母亲带着儿子和赔偿金跟随河南人跑了。她靠爷奶养活,奶奶常年有病,卧床不起,爷爷只会种几亩薄地,在山里没有经济来源,家里自然很穷。她爷常说,女娃上学没啥用,早些长大嫁人,等彩礼钱盖房哩。
校长的话,让我一阵心酸。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因贫困而失学的事情。我心里沉甸甸的。
腊月初八,我踏着暮色找到灵儿家。她家是三间石板房,黑魆魆的,微弱的煤油灯光照着屋子。灵儿爷爷正在烧火做饭,灵儿倚在床边给奶奶喂药。
“杨老师,你怎么来啦。灵儿,快给杨老师倒水,刚蒸熟的红薯拿出来。”灵儿的奶奶招呼道。
我坐在火塘边取暖喝茶,外面寒风呼啸,溪流哗哗作响。她爷放下手中的活,不断地给火塘添柴,燃烧的木柴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声,跳跃的火光映衬着灵儿娇嫩的脸庞,红润润的,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我。灵儿穿着单薄,她爷身上的棉袄露出花絮。
临走时,我掏出100元钱握住灵儿爷爷的手说,明年开学,无论如何,得让灵儿去学校报到。
第二年,我从大山里走出,调到镇上任教,从此便没有了灵儿的消息。
后来,我去西安上大学,离开三尺讲台,改行从事税务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县城遇到已退休的老校长,提及灵儿的事。校长说,灵儿非常聪明,学习很好,凭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
几年前,政府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税务局结对包扶一个村子,我又去了山那边。
学校还在原来的地方。眼前是高大的门楼,宏伟的教学楼,开阔的操场,姹紫嫣红的花园,迎风飘扬的国旗。不过,校名换成了希望小学。
我在门卫室登记,说要见一个叫灵儿的老师。门卫引我到教室前,她正在上课。
她看见我来,安排好学生自习,激动地跑到我面前问,杨老师,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这里教学,我正好下乡,来看看你!
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要不是当年杨老师支持我上学,哪有今天的工作?
她告诉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她选择了师范,毕业后申请回到山里,既能照顾她爷,又能发挥自己的知识专长,回报家乡,她再也不能让因贫失学的悲剧发生。
下课铃响起,她组织全班学生列队,向我致敬,口中喊,杨老师——好!
久违的声音在校园里飘荡,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灵儿的举动,不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吗?
我来到村部,查看贫困户名单,上面没有灵儿爷爷的名字。村主任告诉我,她爷虽然年岁大,但是家里有位老师,早就脱贫啦!
村干部还说,几十年前有个青年教师在这里教学,资助过不少学生,灵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后来考上师范,现在在这镇上小学当老师。
听着村主任的叙说,我心里暖暖的,望着门外的青山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