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两改两转三促进”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819
本报讯 (通讯员 赵晓翔 毕波波)今年以来,洛南县扎实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全面实施以3条主干线、8个镇办、50个村为主要内容的“3850”乡村建设工程,加快60个秦岭山水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山水洛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洛南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19名县级包镇领导、18个县级责任单位和16个镇办工作责任,创新实行“周调度通报、周观摩推进、季度考核排名、不间断督查督导、年终考核奖惩”五项机制,上下联动、统筹城乡一体推进。
洛南县先后投资6818万元,全面加快农村厕所和土坯房改造工作,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31个,完成户厕改造1.07万户、公厕改造129座、旅厕改造20座、土坯房改造1072户。整合衔接资金1.7亿元,推动“果烟菌药畜菜”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卫岗乳业三产融合等7个特色农业项目,打造四皓街道“十里长廊”等19个特色景区,建成三要龙山灯笼沟产业园等26个产业景点。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着力打造一批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不断加快业态转型,成立洛南县新业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16个镇办分别成立子公司,盘活资源资产、招商引资融资,着力打造资源保护、农文旅融合、休闲度假的康养乡村,使乡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同时,按照“一村两品”“一村一主题”思路,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餐饮民宿、亲子体验等新业态,城关街道薛村、景村镇御史村等乡村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持续促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围绕洛灞路百里生态长廊、国道344等沿线,打造60个康养型、旅游型、宜居型的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和5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动全县秦岭山水乡村建设。
目前,全县村级农村集体资产达30.47亿元,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66个村(社区)收益5万元—10万元,77个村(社区)收益10万元—50万元,1个社区收益突破50万元,“薄弱村”已全部消除,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洛南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19名县级包镇领导、18个县级责任单位和16个镇办工作责任,创新实行“周调度通报、周观摩推进、季度考核排名、不间断督查督导、年终考核奖惩”五项机制,上下联动、统筹城乡一体推进。
洛南县先后投资6818万元,全面加快农村厕所和土坯房改造工作,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31个,完成户厕改造1.07万户、公厕改造129座、旅厕改造20座、土坯房改造1072户。整合衔接资金1.7亿元,推动“果烟菌药畜菜”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卫岗乳业三产融合等7个特色农业项目,打造四皓街道“十里长廊”等19个特色景区,建成三要龙山灯笼沟产业园等26个产业景点。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着力打造一批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不断加快业态转型,成立洛南县新业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16个镇办分别成立子公司,盘活资源资产、招商引资融资,着力打造资源保护、农文旅融合、休闲度假的康养乡村,使乡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同时,按照“一村两品”“一村一主题”思路,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餐饮民宿、亲子体验等新业态,城关街道薛村、景村镇御史村等乡村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持续促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围绕洛灞路百里生态长廊、国道344等沿线,打造60个康养型、旅游型、宜居型的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和5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动全县秦岭山水乡村建设。
目前,全县村级农村集体资产达30.47亿元,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66个村(社区)收益5万元—10万元,77个村(社区)收益10万元—50万元,1个社区收益突破50万元,“薄弱村”已全部消除,群众收入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