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再访张淑珍
本报记者 侯 彬
文章字数:1570
  在商洛,人人都道:“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世界公认的茶叶生产黄金纬度带是北纬30°,商洛市商南县则位于北纬33°,并不适宜种茶。而张淑珍却用60多年的不懈奋斗,让商南成为了著名的“中国茶叶之乡”。自商洛日报1989年复刊至今,老中青三代记者持续关注着“南茶北移”的发展动态,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记录下了张淑珍这份跨越世纪的坚守。
  62年前,刚从西北农学院毕业的张淑珍放弃了省直单位的工作机会,和恋人焦永才主动请缨前往贫苦的商洛山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学农的不去农村,怎么服务群众?”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进了商洛山,两眼泪不干。”坐着拖拉机颠簸了一天才到达商南的张淑珍算是亲身体验到了这句话。眼前的商南山大沟深、交通闭塞,村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林业普查时,村里的大娘自己端着发酸的浆粑糊汤,却把攒下的土鸡蛋塞给了这位“城里来的女大学生”。这片贫瘠土地上的淳朴善意,让她眼含热泪默默立誓:“不改变村民的生活,我就不出这商洛山。”
  为探寻致富之路,张淑珍扑下身子扎根在了山沟沟里。尝试过栽桉树、种油茶、种果树,效果都不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安康的群众因种茶过上了好日子,便想:能不能也在商南试试?
  专家学者、典籍资料都告诉张淑珍,想在商南种茶树,简直是痴人说梦!可张淑珍觉得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令人失望的是,折腾了两三年,7次茶苗移种全部以失败告终。
  张淑珍不甘心。移种不行,那就直播!她又买回5公斤茶籽,一粒一粒播撒在苗圃中,白天去地里转,怕鸟啄走茶籽;晚上又去盖稻草,怕茶籽被冻着……几十天后,一棵棵幼苗终于探出了脑袋。
  1970年春,张淑珍亲自炒制这批得来不易的“明前茶”。入锅杀青、出锅揉捻、晾晒烘干,最后又入锅翻炒、提香……在一番苦心钻研后,她成功制出了1.9公斤茶叶。捧着第一杯自己种出来的茶,张淑珍如获至宝,浅酌一口,那股清甜让她泛红了眼眶。
  商南出茶叶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商南的田间地头。欣喜之余,张淑珍写下了五万字的“南茶北移”可行性报告,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直到今天她还记得,那年冬天大雪漫山,村民个个扛起锄头、喊着号子,在凛冽的寒风里开山垦荒,大伙热情高涨,身上落满雪花,笑脸上却渗出了汗水。 
  可惜好景不长,种下的茶苗在第二年开始大量死亡。在一片质疑声中,张淑珍顶着巨大压力,从土质问题到栽培技术,反复试验,终于有效控制了商南新生茶树早熟早衰的现象。次年,她探索总结出了6项生产管护措施,使试验田亩产达到270.5公斤。1975年,她创办的茶坊茶场首次向国家上交了500公斤商品茶。从此,商南正式步入产茶县行列,张淑珍终于用实际行动,在地球的北纬33°种下了一片绿色奇迹!
  在商南茶发展态势一片向好之时,意想不到的厄运接踵而至。1985年,张淑珍罹患癌症,几年后,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丈夫因病去世。有人劝她,是时候退休养病了,可她却不顾医生的嘱咐,在病情稍有好转后坚持赶往十里铺、茶坊等地查看春茶的采制工作。茶农们看着她消瘦的身形,纷纷掩面落泪:“淑珍姐,你为我们真是把罪受咋了。”
  张淑珍平静却又坚定地说:“永才走的时候告诉我,一定要把商南茶好好发展下去,这是我俩共同的心愿。”
  商南的山,绿了,张淑珍的头发,白了。今天,茶产业已辐射到商洛的多个县区,一大批群众因茶致富,86岁高龄的张淑珍还依然坚守在务茶的道路上。一个月前,我去拜访过张奶奶,当我向她提起眼下商州也开始试种茶叶时,奶奶的眼里闪烁着光芒,她让我翻出试种田的照片给她看,又仔细问道:“商州的茶长得怎么样?种了多少亩?是移种还是直播?那儿可是比商南还北边,我真想亲自去看看。”
  以茶为伴的时光里,张淑珍获得过大大小小的荣誉140多项,可她却总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茶农致富,就是给我的最高奖赏。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要把种茶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