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打好诉源治理“组合拳”
文章字数:2242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今年以来,丹凤县政法系统立足本职,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持续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坚持“四个三”工作举措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拓展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丹凤县政法委深入贯彻“预防为主、调解在先”原则,坚持“四个三”工作举措,提升诉源治理水平,推动多元解纷效能提质增效。
“三强化”,种好诉源治理“责任田”。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困难问题,推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诉源治理作为县级领导包抓镇办、包联县直部门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任务,构建以县级领导负责、部门单位推进、镇办协同实施的层级责任体系。强化考核督促,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政法平安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三做实”,下好源头防范“先手棋”。做实风险研判,定期开展信息研判,分析形势、及时预警、堵塞漏洞。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召开研判会议728场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1358个。做实教育引导,举办平安建设宣传活动247场次,广泛宣传诉前调解知识和调解成功案例55件,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选择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争议。做实制度执行,组织法官、律师全程参与法律指导,主动改末端保障为前端服务,着力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去年以来,源头防范矛盾纠纷36件,不捕率、不起诉率逐年提升。
“三聚焦”,打好前端化解“主动仗”。聚焦多元化解止纷争,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争议。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7件,调处各类争议案件38件,民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0.3%,全县未发生“民转刑”案件。聚焦多方参与聚合力,积极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化解职能和法律顾问作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低成本、更便捷的解纷渠道和服务。聚焦多式联动提质效,拓宽调解方式,推动民事诉讼案件繁简分流,实现民事案件快审快结。
“三保障”,打好协同发力“组合拳”。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15项机制,形成覆盖全面、触角灵敏、反应快捷、处置迅速的工作网络。健全能力保障,定期开展政策形势、调解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和政法干警工作能力。健全要素保障,设立各类补贴资金,全力做好各级调解组织和人员经费待遇保障,有效调动参与诉源治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丹凤县司法局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目标,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扎实推进矛盾调处、公证服务、行政复议工作,引导法治力量向疏导端发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为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县司法局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调委会175个,将人民调解网络延伸到矛盾纠纷最集中的地方,并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集中宣传等方式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群众5万多人,着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实体+网络+热线”,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三年来,全县共受理纠纷1803起,调解1803起,调解成功1801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为99.89%。
丹凤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公证监督和公证预防两项职能,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公证服务,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灵活运用释法明理、专题研究、强化监督“三项措施”,让矛盾纠纷在进入行政复议程序之前得到解决,增强“疑难杂症”复议案件的合理合法性,倒逼行政执法规范化,推动争议源头预防化解。
优化诉源治理工作体系
商镇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根植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情优势,主动融入“1+N+1”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了源头疏导“三个延伸”、诉调对接“三个协同”、综合治理“三个到一线”的全流程、全覆盖诉源治理工作体系。
紧盯源头性疏导,推动司法服务向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案件延伸。设立旅游巡回法庭、驻企法官工作室,化解涉重点项目建设纠纷8件、涉企纠纷34件。构建以法庭视频调度平台为中心,向村(社区)辐射的工作线,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研判,先后化解劳务合同纠纷18件、农村集体承包合同纠纷11件。对辖区涉访、涉众、涉舆情、涉伤亡等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件,紧紧依靠镇综治中心,综合施策,先后开展专项治理10场次,源头化解疑难复杂案件8件,消除各类隐患22个。
紧盯实质性化解,做到诉前调解“三个协同”。构建“三长协同”机制,由法庭庭长主导,片长、楼长配合,着力解决好移民搬迁小区矛盾纠纷,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构建“三部门协同”机制,由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交警队联合,着力解决好涉民生案件,化解健康权、交通事故等纠纷。构建“三员协同”机制,由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专业调解员组成调解队伍,着力解决好传统民事纠纷,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纠纷。今年6月,法庭受理案件数量出现下降拐点。
紧盯综合性治理,做到司法为民“三个到一线”。坚持办案到一线,深入到矛盾纠纷发生地,就地调查、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化解,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作用。今年上半年,法庭民事案件调撤率为98.6%。坚持回访到一线,防止衍生案件产生和诉讼案件向下延伸,确保诉讼成为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共回访案件当事人210人次,服判息诉率达到100%。坚持宣传到一线,将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办案始终,线上答疑解惑156件次,开展“法律五进”活动23场次、“法庭开放日”2场次,发放便民“连心卡”500多张,群众对诉讼服务满意度为97.4%。
坚持“四个三”工作举措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拓展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丹凤县政法委深入贯彻“预防为主、调解在先”原则,坚持“四个三”工作举措,提升诉源治理水平,推动多元解纷效能提质增效。
“三强化”,种好诉源治理“责任田”。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困难问题,推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诉源治理作为县级领导包抓镇办、包联县直部门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任务,构建以县级领导负责、部门单位推进、镇办协同实施的层级责任体系。强化考核督促,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政法平安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三做实”,下好源头防范“先手棋”。做实风险研判,定期开展信息研判,分析形势、及时预警、堵塞漏洞。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召开研判会议728场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1358个。做实教育引导,举办平安建设宣传活动247场次,广泛宣传诉前调解知识和调解成功案例55件,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选择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争议。做实制度执行,组织法官、律师全程参与法律指导,主动改末端保障为前端服务,着力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去年以来,源头防范矛盾纠纷36件,不捕率、不起诉率逐年提升。
“三聚焦”,打好前端化解“主动仗”。聚焦多元化解止纷争,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争议。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7件,调处各类争议案件38件,民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0.3%,全县未发生“民转刑”案件。聚焦多方参与聚合力,积极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化解职能和法律顾问作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低成本、更便捷的解纷渠道和服务。聚焦多式联动提质效,拓宽调解方式,推动民事诉讼案件繁简分流,实现民事案件快审快结。
“三保障”,打好协同发力“组合拳”。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15项机制,形成覆盖全面、触角灵敏、反应快捷、处置迅速的工作网络。健全能力保障,定期开展政策形势、调解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和政法干警工作能力。健全要素保障,设立各类补贴资金,全力做好各级调解组织和人员经费待遇保障,有效调动参与诉源治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丹凤县司法局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目标,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扎实推进矛盾调处、公证服务、行政复议工作,引导法治力量向疏导端发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为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县司法局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调委会175个,将人民调解网络延伸到矛盾纠纷最集中的地方,并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集中宣传等方式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群众5万多人,着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实体+网络+热线”,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三年来,全县共受理纠纷1803起,调解1803起,调解成功1801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为99.89%。
丹凤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公证监督和公证预防两项职能,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公证服务,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灵活运用释法明理、专题研究、强化监督“三项措施”,让矛盾纠纷在进入行政复议程序之前得到解决,增强“疑难杂症”复议案件的合理合法性,倒逼行政执法规范化,推动争议源头预防化解。
优化诉源治理工作体系
商镇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根植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情优势,主动融入“1+N+1”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了源头疏导“三个延伸”、诉调对接“三个协同”、综合治理“三个到一线”的全流程、全覆盖诉源治理工作体系。
紧盯源头性疏导,推动司法服务向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案件延伸。设立旅游巡回法庭、驻企法官工作室,化解涉重点项目建设纠纷8件、涉企纠纷34件。构建以法庭视频调度平台为中心,向村(社区)辐射的工作线,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研判,先后化解劳务合同纠纷18件、农村集体承包合同纠纷11件。对辖区涉访、涉众、涉舆情、涉伤亡等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件,紧紧依靠镇综治中心,综合施策,先后开展专项治理10场次,源头化解疑难复杂案件8件,消除各类隐患22个。
紧盯实质性化解,做到诉前调解“三个协同”。构建“三长协同”机制,由法庭庭长主导,片长、楼长配合,着力解决好移民搬迁小区矛盾纠纷,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构建“三部门协同”机制,由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交警队联合,着力解决好涉民生案件,化解健康权、交通事故等纠纷。构建“三员协同”机制,由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专业调解员组成调解队伍,着力解决好传统民事纠纷,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纠纷。今年6月,法庭受理案件数量出现下降拐点。
紧盯综合性治理,做到司法为民“三个到一线”。坚持办案到一线,深入到矛盾纠纷发生地,就地调查、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化解,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作用。今年上半年,法庭民事案件调撤率为98.6%。坚持回访到一线,防止衍生案件产生和诉讼案件向下延伸,确保诉讼成为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共回访案件当事人210人次,服判息诉率达到100%。坚持宣传到一线,将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办案始终,线上答疑解惑156件次,开展“法律五进”活动23场次、“法庭开放日”2场次,发放便民“连心卡”500多张,群众对诉讼服务满意度为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