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黑沟村 种下中药材 开出“致富方”
本报通讯员 张 英
文章字数:734
  8月25日,在商南县十里坪镇黑沟村的陈伟中药材合作社,十几名钟点工正忙着给牡丹根刮皮、抽“筋”、晾晒、装车,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在家闲着也没事,刮丹皮的速度也不比别人慢,一天有150块钱的收入,中午还管一顿饭,知足了。”临时工吴泽华说。
  “我今年都70岁了,家里种了6亩牡丹,总算等来了采收的季节,前前后后忙活了整整半个月,共收获2000公斤丹皮,卖给村里的中药材合作社,每公斤8元,收入1.6万元。”来自黑沟村大沟脑组的陈义军乐呵呵地说。
  据悉,牡丹根经过去内茎留皮后,再经过烘干,就是牡丹皮,俗称“丹皮”。牡丹花开年年有,丹皮却需要岁月的沉淀。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伟说,今年牡丹皮的价格高,已经达到每公斤8元,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目前合作社收购的牡丹根主要来自本村的种植户,全村种植牡丹200多亩。“今年预计收购10万公斤牡丹根,目前已收购了5万公斤,随着近期的持续收购,完全能够顺利完成今年的目标,这些丹皮的归宿是陕西西安、安徽亳州的药材市场。届时可带动30户户均增加收入4000元左右。”
  近年来,黑沟村大胆尝试,因地制宜探索种植道地中药材。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该村已形成300多亩集种植白及、苍术、射干、黄精、连翘、天麻等各类中药材于一体的种植基地。
  黑沟村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特色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吸纳20户脱贫户以土地为资本入股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年底不仅有租金收入还可分红。同时,还为愿意在合作社打工的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分红+务工”的收入模式,在带动困难户增收致富的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在黑沟村,80%的农户都从事中药材种植,形成了村特色产业,助推了村民增收。中药材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这种模式鼓起了“钱袋子”,为助力乡村振兴开出了“金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