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坪镇 “三联三促” 绘就乡村新图景
文章字数:1025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小琛)近年来,丹凤县寺坪镇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条主线,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扎实开展“三联三促”活动,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合、人才联育、治理联抓,在组织、产业、人才等方面持续用劲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以组织振兴引领擘画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组织联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该镇按照“示范引领、组织联建、抱团发展”思路,以天麻产业为媒,联合地理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毛里岗、寺坪、赵塬、龙嘴、牌楼河、花园、三间房等7个村,成立天麻产业联合党总支部,构建“镇主要领导包片、科级领导包村、村党支部书记包点、党员示范岗包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解决单个村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问题,将“战斗堡垒”连成“振兴兵团”。健全机制畅运行,建立精准化任务清单、常态化协商、规范化考评3项机制,确保联合党组织事务高效运行。
产业联合,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立足镇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在毛里岗村试点推行“村集体经济+产业联合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建成天麻育种大棚38个,建立中药材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和仓储设施,逐步实现育、产、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在寺坪村推行“支部+旅游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整合资金500万元,流转土地58亩,聚力打造集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康养避暑为一体的文家谷康养生态园,运营以来带动26名农户在园区稳岗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人才联育,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该镇积极实施“归雁计划”,采取召开在外创业能人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线上线下招引“群雁”回乡创业16户。依托镇村人才工作驿站,定期组织理论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为群众上门破解产业技术难题。联合党组织3名种植养殖专家能手、企业负责和县有关部门专业技术员6名,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送服务15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会4场次,教授520多人,带动36户成为产业发展大户。
治理联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该镇扎实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专项行动,农房改造提升170余户,打造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2个、人居环境卫生示范村5个,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健全镇、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统筹推进环境整治、防汛防滑、信访矛盾、乡风文明等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定期举办“乡音党课”“爱我寺坪”等活动,评选“五美庭院”示范户25个,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组织联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该镇按照“示范引领、组织联建、抱团发展”思路,以天麻产业为媒,联合地理位置相邻、资源互补的毛里岗、寺坪、赵塬、龙嘴、牌楼河、花园、三间房等7个村,成立天麻产业联合党总支部,构建“镇主要领导包片、科级领导包村、村党支部书记包点、党员示范岗包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解决单个村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问题,将“战斗堡垒”连成“振兴兵团”。健全机制畅运行,建立精准化任务清单、常态化协商、规范化考评3项机制,确保联合党组织事务高效运行。
产业联合,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立足镇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在毛里岗村试点推行“村集体经济+产业联合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建成天麻育种大棚38个,建立中药材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和仓储设施,逐步实现育、产、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在寺坪村推行“支部+旅游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整合资金500万元,流转土地58亩,聚力打造集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康养避暑为一体的文家谷康养生态园,运营以来带动26名农户在园区稳岗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人才联育,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该镇积极实施“归雁计划”,采取召开在外创业能人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线上线下招引“群雁”回乡创业16户。依托镇村人才工作驿站,定期组织理论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为群众上门破解产业技术难题。联合党组织3名种植养殖专家能手、企业负责和县有关部门专业技术员6名,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送服务15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会4场次,教授520多人,带动36户成为产业发展大户。
治理联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该镇扎实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专项行动,农房改造提升170余户,打造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2个、人居环境卫生示范村5个,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健全镇、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统筹推进环境整治、防汛防滑、信访矛盾、乡风文明等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定期举办“乡音党课”“爱我寺坪”等活动,评选“五美庭院”示范户25个,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