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
文章字数:3791
    杨月治,中共商洛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市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作宣讲报告150多场次,被评为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合宣讲资源和力量,多层次、多形式的志愿宣讲活动,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提升宣讲的“质”和“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房舒,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理学博士、商洛学院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景观生态学方向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6篇;具有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在2023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综合赛道)中荣获一等奖,在2023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通过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将科学知识向公众传播,助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程鹏,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曾获得2023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综合赛道二等奖、建工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2年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讲课大练兵教学骨干等荣誉。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贡献个人力量。

    王力,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2013年,他组织成立山阳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10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0多场次,带动身边近2万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联系资助困难学生360人,关爱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3000人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志愿者”“陕西好人”“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健康文化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群众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罗婵,洛南县阳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青年创业者,商洛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新风尚的有效载体,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民心中的重要举措。

    马英群,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职称,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校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20多篇,在中文核心期刊《文艺争鸣》《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5篇。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在政治上必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宣讲水平,创新宣讲形式,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对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热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杨增强,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商洛学院商洛革命老区暨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陕西地方史、商洛地方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宣讲提升干部群众文明素养、改进和提振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殷莉,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市委理论宣讲团成员,先后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近年来,她主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乡村振兴、营商环境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开展专题讲授,教学效果反响良好。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向基层宣传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有利于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王军正,中共商洛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三级教授,先后被评为全省党校工作优秀教师、全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商洛市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他在商洛市直部门和各县区多个单位作全面从严治党、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报告数百场,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广泛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需要,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需要。

    刘永记,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自200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2019年荣获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站稳“人民立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突出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引领精神文明,培育时代新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贾军平,《大西部》杂志编辑部主任,商州周末微公益协会会长。他热衷公益事业,创建了商州周末微公益协会,创办了“宣传党的声音,促进乡村文明”流动讲堂,2021年被商洛市委文明办评为第四季度“商洛好人”。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传播党的声音、搭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也是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能有效营造“人人参与,各方支持”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要用心用情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和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自强自立,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牛亚洲,中共洛南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洛南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洛南县首届劳模,洛南县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渠道。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党的声音飞入百姓家、深入百姓心。

    李赟,中共丹凤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副校长,先后获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等部门组织的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一、二、三等奖40多次,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党政论坛》《理论界》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近30篇。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准确阐释科学理论、及时宣讲党的政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杜玲,中共商南县委党校讲师、商南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县政协委员,主要从事党的理论宣讲工作、商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相关报刊发表,多次在商洛市党校系统优质课赛讲活动中获奖。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工作是新形势下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加强理论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创新宣讲方式,提高宣讲实效;培养群众感情,锤炼过硬党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淑霞,中共山阳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县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课程,深受党员干部的肯定和好评。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目的在于通过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搭建科学理论与群众连通的桥梁,让老百姓能听懂、能领会。要帮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明白,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温暖送到群众心坎。

    阮诗峰,中共镇安县委党校讲师。自2012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年深入镇村宣讲20场次以上,2021年获得镇安县理论宣传优秀志愿者称号。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我将以镇安“乡音党课”为平台,力求用“百姓视角”看问题,用“百姓语言”讲道理,用“百姓故事”举例子,让人民群众在“感同身受”中产生共情,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李莉,中共柞水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柞水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柞水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商洛市学雷锋岗位标兵。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要聚焦群众关切问题,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宣讲形式,用群众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接地气、有生气的百姓话语,使文明实践宣讲能够讲深讲透讲活,让群众听得进去、消化得好、吸收得了。

    李正森,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     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认识: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让农民讲、农民听、农民享,让群众唱主角,自发谈感悟、写寄语,把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开拓未来的信心传递给群众,把群众需要的知识传授给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