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镇 村美民富产业兴
文章字数:1979
时下,漫步在镇安县达仁镇,房前屋后有花,公路沿线常绿,乡间村道曲径通幽,文化广场洁净舒适,篱笆菜园整齐划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扑面而来,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党建联盟”兴产业
达仁镇地处丁秦丁岭腹丁地丁,境丁内丁层丁峦丁叠丁嶂丁、碧波蜿蜒,盛产茶叶、蚕茧、板栗、魔芋等农副产品和杜仲、猪苓、白及等野生中药材,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沃土。
如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达仁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两个村虽然地域相连,群众也都有兴桑养蚕的习惯,但同样是一张蚕种,养出的蚕茧质量却千差万别。现在通过‘党建联盟’搭台,两个村可以互相交流养蚕经验,互到蚕桑基地实地观摩,蚕茧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大家养蚕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11月14日,在双河村与丽光村特色产业“党建联盟”座谈会上,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声炜介绍道。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达仁镇探索实施“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党建主题活动,通过“打造五型组织、争当五类先锋、建立五条路径”等方式,将全镇9个党支部拧成4个党建联盟,让产业发展实现了肩并肩、齐步走。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达仁镇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抓住规划布局、绿色生态、技术服务、产旅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颜值、价值两手抓的特色产业新路径,全镇现有茶园7.1万亩、桑园1.35万亩,两项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1.5亿多元,人均增收87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达仁镇、象园村分别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国字号荣誉。
整治环境暖民心
11月15日下丁午,丁在丁达丁仁镇丁丽丁光丁村丁休丁闲广场,群众三五成群,或悠闲地散着步,或围坐在一起唠家长里短,时不时还能听到阵阵爽朗的笑声。
“老刘,你看这个石头磨盘,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用来碾过菜籽油。那时候谁能想到现在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杨兴福指着休闲广场一侧的巨石磨盘,对同行的刘家德说。“老牛推磨原地转,我们日子却是越来越‘赞’。”刘家德一句俏皮话引得围坐的人哈哈大笑。
达仁镇从产业赋能和挖掘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改造,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小菜园、小果园等微景观100多处,实现小投入、微建设、大提升,扮靓扮美绿水青山,构建出具有文化特色、多样宜居的幸福空间,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达仁镇以打造“净美达仁”为工作目标,大力开展“违建拆除、厕所革命、圈舍清洁、杂物清理、垃圾清运、房屋整修、田园整理、庭院美化、道路保洁、设施建设”十大行动,动员群众参与2000多人次,拆除废弃构筑物102个,整治乱搭乱建问题35个,打造“净美示范村居”4个,一场蝶变之下,茶乡达仁风光无限好。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达仁镇创新工作推进“微机制”、实施内容“微改造”、鼓励激励“微积分”、检查验收“微标尺”四项微举措,累计改造土坯房、石板房38户,改造卫生厕所240个,新建公厕8个,组织清理河道沟渠33.5公里、农田残膜和杂草146.5亩,推动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宜居,农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高。
与此同时,达仁镇把全镇划分为144个网格,划定出“门前三包”范围和卫生责任区,通过日常督查、卫生评比、红黑榜公示,不断加强对环境治理成果管护,让群众养成自觉参与、主动维护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良好习惯,实现农村环境常态化保洁。
移风易俗润乡风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达仁镇也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村庄面貌既提升了“颜值”,也彰显出“气质”。
“以往大家有个红白事,都弄得满桌子满碗的,就图个人前风光,不仅钱遭罪,东西也没少浪费。”狮子口社区一组居民周登银说,“现在,大家都按一个标准来办,不攀比也不铺张浪费了。”
达仁镇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积极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乡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吹响了文明乡风“冲锋号”,群众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使文明的种子在茶乡落地生根。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达仁镇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9支172人,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包括关爱未成年人、关爱空巢老人以及慰问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镇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乡村文艺队,开展具有达仁特色的业余文艺汇演活动,为达仁群众奉上一场场精彩文化盛宴。
达仁镇在集镇主次干道沿线醒目墙体绘制移风易俗墙画、张贴宣传海报20多处,并组织各村(社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推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持续发挥作用,严守村民自治“十条红线”,既“约”出了文明村居,又“约”出了和谐家园。
“只有我们带头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各项制度,说话有分寸、做事有规矩,才能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和居民。”达仁镇狮子口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银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