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 林 搜 救
文章字数:3608
2023年7月4日至10日,一场惊心动魄的搜救行动在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青峰村展开,两岁4个月的幼童小鹏鹏的失踪牵动着无数商洛群众的心。
这是一场警民联合的大搜救行动,是一次村里村外、线上线下的爱心接力,更是一次对拯救生命的不懈坚守。
6天6夜,深山密林中,小鹏鹏幼小的身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搜救民警如何披荆斩棘攻克层层难关?
一
7月4日13时52分,丹凤县公安局接到龙驹寨街道青峰村刘劳实报警称:其两岁4个月的孙子小鹏鹏于11时许走失,请求公安机关帮忙寻找。接警后,丹凤县公安局龙驹寨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核查搜救。
九山半水半分田,青峰村是一个典型的秦岭深山区的小山村。刘劳实所在的庙沟组是一条全长3.5公里多的小山沟,一条小溪顺着沟道蜿蜒而下,一条通村水泥路沿着沟道缓缓爬升,全组共有13户村民,零散地分住在通村水泥路两侧。
出警民警到达该地后,核实了孩子走失的情况,查看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四周环境,组织周边村民继续在四周寻找,同时向县公安局报告。
7月4日晚,丹凤县公安局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许军担任搜救总指挥,下设4个工作组展开搜救工作。整合各路救援力量,兵分四路,一路按照主道路、周围山坡、河流、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搜寻;一路沿河而下向相邻市县发出协查通报,请求协助寻找;一路对周边监控视频进行查看,查找相关线索;一路对家属、周边群众以及途经车辆、人员进行全面核查。
一场“地毯式”大搜救行动在青峰村迅速启动。
警犬搜救队来了。7月5日9时,商洛市公安局指令市局刑警支队8名民警带领3只警犬及相关设备赶赴青峰村支援搜救。
公安民警来了。丹凤县公安局全局动员,除了当日值班和年龄偏大身体不允许者之外,其余140多名民警全体出动。
街办干部来了。丹凤县委、县政府安排龙驹寨街办及相关干部群众100多人参加搜寻。
邻里乡亲来了。青峰村村委会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和相邻周边村子几十名群众加入到搜救队伍中充当向导。
无人机、热成像仪等搜救设备也被带来了。
每天出动300多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在青峰村周边进行“过筛子”搜寻。
为了扩大搜救范围,从7月5日开始,丹凤县公安局发布协查通告,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很快,小鹏鹏走失的消息便广泛传播,一场从山上到山下、从村里到村外、从线下到线上的爱心接力展开了,爱心潮在社会上涌动着。
刘劳实认为小鹏鹏肯定是在他家菜地以下向着山下走失的。此区域成为搜寻的重点范围。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搜救一直在进行,范围不断在扩大……
无人机、热成像仪因树枝树叶、茂盛的杂草影响,地面可见度有限,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搜救犬因体格较小,天气炎热,连续工作,体能消耗过度,只好下山休整,以待再次投入搜救。
相邻市县的也未传来协查消息。
视频监控组反复查看收集到的视频,依然没有发现小鹏鹏的踪迹。
刑侦组对当天途经当地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4天时间过去了,大规模的人力搜救还在继续,能用的侦查手段和方法都用了,依旧没有任何线索。
搜救一时陷入了困境。
二
7月8日23时许,丹凤县公安局会议室里,许军正在主持召开搜救工作会,刑侦组负责人苏辉兴奋地闯进会议室,激动地说:“许局,有重大发现!”
原来,沿着刘劳实家门口的山路往上走数百米,是村民刘小牛家。刘小牛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在自家房子墙上安装了一部监控摄像头,通过家门口一条窄窄的小路,远远地对着村里的山道。
第一轮排查时,搜救民警就和在外地打工的刘小牛取得联系,请他通过手机调取监控查看视频。刘小牛看过监控视频之后没有发现线索。眼看搜救工作陷入僵局,搜救组决定再次排查一遍所有的监控视频。
7月7日,民警通过电话给刘小牛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把登录密码告诉警方,由视频侦查组再仔细查看一遍。
终于,在刘小牛家的视频上发现一个画面:7月4日中午,疑似失踪的小鹏鹏一个人沿着山路往上走去。
“镜头一闪而过,虽然只有短短二三秒,而且被核桃树的叶子遮挡着,但还是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小鹏鹏甩着双手,独自沿着山路往山上走去。”搜救组副组长、丹凤县公安局政工办主任杨文华说。
经过指挥部现场勘察及研判分析,小鹏鹏很有可能是在爷爷刘劳实干农活时,自己一个人沿着小路往山上自家天麻地去找奶奶了。刘劳实此刻万分懊悔,正是因为自己的误导,让搜救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7月9日18时,参加搜救的村民李香梅、柯樱桃等人搜寻到刘劳实家天麻地斜上方200米左右的一个低洼处时,发现地上有一只浅蓝色的儿童运动鞋。
经刘劳实辨认,这鞋正是小鹏鹏当天走失时所穿的。
一只鞋子,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心:小鹏鹏一定找得到!
指挥部迅速调整方案,集中力量在发现鞋子地点周围展开搜寻。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训犬员刘磊、闫蒙、祝高锋、王博带着3只警犬连夜再次赶赴事发地参与搜救。
直到7月10日凌晨3时,因夜间视线受阻,地形崎岖,搜寻工作不得不暂停。所有人撤下山,就地休息,等待天亮后再展开全力搜救。
7月10日6时,枕戈待旦的300多名警员与群众再次上山,以发现鹏鹏鞋子的地点为中心,一字排开,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全面搜索。
三
“快看,快看,前面有一片黄色的‘东西’,是不是孩子?”走在最前面的闫蒙有所发现。顺眼看去,十几米外林叶密布、杂草丛生的斜坡上若隐若现有一片黄色的不明“物体”。刘磊和闫蒙迅速跑上前进行查看。
“呀,是个孩子,应该就是小鹏鹏!”闫蒙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
“先不要动孩子,先观察一下情况,注意保护现场。”屡办大案要案的刘磊经验丰富。
只见孩子顺着斜坡脸朝下趴在杂草丛生的地面上一动不动,背上爬满了苍蝇和蚊虫。
“就是小鹏鹏。”两人凑近仔细看,心里早已是波涛汹涌。
“鹏鹏,鹏鹏,小鹏鹏。”刘磊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轻声呼喊着。
小鹏鹏的左脚似乎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动了,他动了,他还活着,他还活着!”闫蒙兴奋得语无伦次。
随着呼唤声,孩子有所反应。头慢慢地、轻轻地抬了一下,脸吃力地蹭着地面和杂草转向了两人。只见孩子脸色蜡黄,额头满是划伤结痂的伤痕,脸上布满汗渍和血渍,面无表情,眼睛深陷,目光涣散,嘴唇皲裂起皮。
消息传到山下的指挥部,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
“立即转移小鹏鹏下山,医护人员做好接应准备。”指挥部当即作出指令。
小鹏鹏因长时间未进食脱水严重,生命垂危,情况危急。刘磊掏出随身携带的纯净水倒出半瓶盖轻轻润了润小鹏鹏的嘴唇,小鹏鹏竟然慢慢地伸出了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小鹏鹏的表现令刘磊几人精神大振,在相继喂了几瓶盖水后,准备转移小鹏鹏下山。闫蒙留在山上保护现场,刘磊、王博和祝高锋三人分工明确,开始转移。他们一人在前面拨开树丛杂草探路开道,一人抱着小鹏鹏跟进转移,一人在侧旁照看接应。
终于,20多分钟后,刘磊三人抱着小鹏鹏赶到山下路口,鹏鹏家人、村民群众“哗”的一声全围了上来,道谢声此起彼伏。
“救人要紧,先送孩子去医院检查救治。”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刚指令道。
刘磊把小鹏鹏送到医务人员手中,救护车疾驰而去。
四
当天晚上,刘磊收到了丹凤县公安局消息,经刑事技术民警现场勘查,在事发地只发现孩子爬行的痕迹,未发现其他人为痕迹。
第二天正常上班。按照惯例,但凡重大案事件完工之后都要进行回顾复盘、总结经验。此次复盘的重点是小鹏鹏存活6天6夜的必要条件,以回复网上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和质疑。
刘磊和同事们对搜救过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梳理,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沟道河流、植被状况、气候气温、昼夜温差、地表湿度、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等情况,综合各类要素,认为小鹏鹏存活6天6夜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鹏鹏走失的当天早上,在家里吃过早饭,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基础。
二是在发现小鹏鹏地点不远处有一棵十多米高的大核桃树,其枝叶正好为地上的小鹏鹏遮挡住了阳光,避免了阳光直射和暴晒。当地的昼夜温差也不是很大,小鹏鹏体质较好,未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三是在小鹏鹏走失前的7月3日,当地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后续几天该地湿度较大,清晨有团雾产生,杂草树叶上容易形成露珠。小鹏鹏在饥渴难耐时可能利用露珠补充适量水分。
四是小鹏鹏走失迷路后,可能一直待在被发现地点,在未进食的情况下经过2—3天后其体力耗尽,无力移动而处于静止状态,能量消耗过程相对较慢。
五是该村处于高山林区,耕地面积较少,多散落在房前屋后,人为活动参与程度较高。经与村民了解,当地极少发现野兔、野鸡等小动物,缺少形成大型食肉性动物生态链的条件。经向当地村民了解,该地10多年期间未发现过狼、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痕迹。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鹏鹏自出生以来身体素质较好,很少生病,活泼好动,性格开朗,遇到困境求生欲望强烈。
2023年7月18日,经过丹凤县医院8天救治和调理,小鹏鹏身体的各项机能已恢复正常,体重由入院时的13公斤增加到15公斤,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8月25日,丹凤县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走失儿童搜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丹凤县公安局荣立集体三等功,3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2名民警受到了表彰。市公安局发来了表扬信。
这是一场警民联合的大搜救行动,是一次村里村外、线上线下的爱心接力,更是一次对拯救生命的不懈坚守。
6天6夜,深山密林中,小鹏鹏幼小的身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搜救民警如何披荆斩棘攻克层层难关?
一
7月4日13时52分,丹凤县公安局接到龙驹寨街道青峰村刘劳实报警称:其两岁4个月的孙子小鹏鹏于11时许走失,请求公安机关帮忙寻找。接警后,丹凤县公安局龙驹寨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核查搜救。
九山半水半分田,青峰村是一个典型的秦岭深山区的小山村。刘劳实所在的庙沟组是一条全长3.5公里多的小山沟,一条小溪顺着沟道蜿蜒而下,一条通村水泥路沿着沟道缓缓爬升,全组共有13户村民,零散地分住在通村水泥路两侧。
出警民警到达该地后,核实了孩子走失的情况,查看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四周环境,组织周边村民继续在四周寻找,同时向县公安局报告。
7月4日晚,丹凤县公安局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许军担任搜救总指挥,下设4个工作组展开搜救工作。整合各路救援力量,兵分四路,一路按照主道路、周围山坡、河流、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搜寻;一路沿河而下向相邻市县发出协查通报,请求协助寻找;一路对周边监控视频进行查看,查找相关线索;一路对家属、周边群众以及途经车辆、人员进行全面核查。
一场“地毯式”大搜救行动在青峰村迅速启动。
警犬搜救队来了。7月5日9时,商洛市公安局指令市局刑警支队8名民警带领3只警犬及相关设备赶赴青峰村支援搜救。
公安民警来了。丹凤县公安局全局动员,除了当日值班和年龄偏大身体不允许者之外,其余140多名民警全体出动。
街办干部来了。丹凤县委、县政府安排龙驹寨街办及相关干部群众100多人参加搜寻。
邻里乡亲来了。青峰村村委会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和相邻周边村子几十名群众加入到搜救队伍中充当向导。
无人机、热成像仪等搜救设备也被带来了。
每天出动300多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在青峰村周边进行“过筛子”搜寻。
为了扩大搜救范围,从7月5日开始,丹凤县公安局发布协查通告,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很快,小鹏鹏走失的消息便广泛传播,一场从山上到山下、从村里到村外、从线下到线上的爱心接力展开了,爱心潮在社会上涌动着。
刘劳实认为小鹏鹏肯定是在他家菜地以下向着山下走失的。此区域成为搜寻的重点范围。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搜救一直在进行,范围不断在扩大……
无人机、热成像仪因树枝树叶、茂盛的杂草影响,地面可见度有限,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搜救犬因体格较小,天气炎热,连续工作,体能消耗过度,只好下山休整,以待再次投入搜救。
相邻市县的也未传来协查消息。
视频监控组反复查看收集到的视频,依然没有发现小鹏鹏的踪迹。
刑侦组对当天途经当地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4天时间过去了,大规模的人力搜救还在继续,能用的侦查手段和方法都用了,依旧没有任何线索。
搜救一时陷入了困境。
二
7月8日23时许,丹凤县公安局会议室里,许军正在主持召开搜救工作会,刑侦组负责人苏辉兴奋地闯进会议室,激动地说:“许局,有重大发现!”
原来,沿着刘劳实家门口的山路往上走数百米,是村民刘小牛家。刘小牛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在自家房子墙上安装了一部监控摄像头,通过家门口一条窄窄的小路,远远地对着村里的山道。
第一轮排查时,搜救民警就和在外地打工的刘小牛取得联系,请他通过手机调取监控查看视频。刘小牛看过监控视频之后没有发现线索。眼看搜救工作陷入僵局,搜救组决定再次排查一遍所有的监控视频。
7月7日,民警通过电话给刘小牛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把登录密码告诉警方,由视频侦查组再仔细查看一遍。
终于,在刘小牛家的视频上发现一个画面:7月4日中午,疑似失踪的小鹏鹏一个人沿着山路往上走去。
“镜头一闪而过,虽然只有短短二三秒,而且被核桃树的叶子遮挡着,但还是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小鹏鹏甩着双手,独自沿着山路往山上走去。”搜救组副组长、丹凤县公安局政工办主任杨文华说。
经过指挥部现场勘察及研判分析,小鹏鹏很有可能是在爷爷刘劳实干农活时,自己一个人沿着小路往山上自家天麻地去找奶奶了。刘劳实此刻万分懊悔,正是因为自己的误导,让搜救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7月9日18时,参加搜救的村民李香梅、柯樱桃等人搜寻到刘劳实家天麻地斜上方200米左右的一个低洼处时,发现地上有一只浅蓝色的儿童运动鞋。
经刘劳实辨认,这鞋正是小鹏鹏当天走失时所穿的。
一只鞋子,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心:小鹏鹏一定找得到!
指挥部迅速调整方案,集中力量在发现鞋子地点周围展开搜寻。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训犬员刘磊、闫蒙、祝高锋、王博带着3只警犬连夜再次赶赴事发地参与搜救。
直到7月10日凌晨3时,因夜间视线受阻,地形崎岖,搜寻工作不得不暂停。所有人撤下山,就地休息,等待天亮后再展开全力搜救。
7月10日6时,枕戈待旦的300多名警员与群众再次上山,以发现鹏鹏鞋子的地点为中心,一字排开,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全面搜索。
三
“快看,快看,前面有一片黄色的‘东西’,是不是孩子?”走在最前面的闫蒙有所发现。顺眼看去,十几米外林叶密布、杂草丛生的斜坡上若隐若现有一片黄色的不明“物体”。刘磊和闫蒙迅速跑上前进行查看。
“呀,是个孩子,应该就是小鹏鹏!”闫蒙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
“先不要动孩子,先观察一下情况,注意保护现场。”屡办大案要案的刘磊经验丰富。
只见孩子顺着斜坡脸朝下趴在杂草丛生的地面上一动不动,背上爬满了苍蝇和蚊虫。
“就是小鹏鹏。”两人凑近仔细看,心里早已是波涛汹涌。
“鹏鹏,鹏鹏,小鹏鹏。”刘磊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轻声呼喊着。
小鹏鹏的左脚似乎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动了,他动了,他还活着,他还活着!”闫蒙兴奋得语无伦次。
随着呼唤声,孩子有所反应。头慢慢地、轻轻地抬了一下,脸吃力地蹭着地面和杂草转向了两人。只见孩子脸色蜡黄,额头满是划伤结痂的伤痕,脸上布满汗渍和血渍,面无表情,眼睛深陷,目光涣散,嘴唇皲裂起皮。
消息传到山下的指挥部,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
“立即转移小鹏鹏下山,医护人员做好接应准备。”指挥部当即作出指令。
小鹏鹏因长时间未进食脱水严重,生命垂危,情况危急。刘磊掏出随身携带的纯净水倒出半瓶盖轻轻润了润小鹏鹏的嘴唇,小鹏鹏竟然慢慢地伸出了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小鹏鹏的表现令刘磊几人精神大振,在相继喂了几瓶盖水后,准备转移小鹏鹏下山。闫蒙留在山上保护现场,刘磊、王博和祝高锋三人分工明确,开始转移。他们一人在前面拨开树丛杂草探路开道,一人抱着小鹏鹏跟进转移,一人在侧旁照看接应。
终于,20多分钟后,刘磊三人抱着小鹏鹏赶到山下路口,鹏鹏家人、村民群众“哗”的一声全围了上来,道谢声此起彼伏。
“救人要紧,先送孩子去医院检查救治。”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刚指令道。
刘磊把小鹏鹏送到医务人员手中,救护车疾驰而去。
四
当天晚上,刘磊收到了丹凤县公安局消息,经刑事技术民警现场勘查,在事发地只发现孩子爬行的痕迹,未发现其他人为痕迹。
第二天正常上班。按照惯例,但凡重大案事件完工之后都要进行回顾复盘、总结经验。此次复盘的重点是小鹏鹏存活6天6夜的必要条件,以回复网上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和质疑。
刘磊和同事们对搜救过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梳理,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沟道河流、植被状况、气候气温、昼夜温差、地表湿度、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等情况,综合各类要素,认为小鹏鹏存活6天6夜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鹏鹏走失的当天早上,在家里吃过早饭,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基础。
二是在发现小鹏鹏地点不远处有一棵十多米高的大核桃树,其枝叶正好为地上的小鹏鹏遮挡住了阳光,避免了阳光直射和暴晒。当地的昼夜温差也不是很大,小鹏鹏体质较好,未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三是在小鹏鹏走失前的7月3日,当地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后续几天该地湿度较大,清晨有团雾产生,杂草树叶上容易形成露珠。小鹏鹏在饥渴难耐时可能利用露珠补充适量水分。
四是小鹏鹏走失迷路后,可能一直待在被发现地点,在未进食的情况下经过2—3天后其体力耗尽,无力移动而处于静止状态,能量消耗过程相对较慢。
五是该村处于高山林区,耕地面积较少,多散落在房前屋后,人为活动参与程度较高。经与村民了解,当地极少发现野兔、野鸡等小动物,缺少形成大型食肉性动物生态链的条件。经向当地村民了解,该地10多年期间未发现过狼、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痕迹。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鹏鹏自出生以来身体素质较好,很少生病,活泼好动,性格开朗,遇到困境求生欲望强烈。
2023年7月18日,经过丹凤县医院8天救治和调理,小鹏鹏身体的各项机能已恢复正常,体重由入院时的13公斤增加到15公斤,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8月25日,丹凤县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走失儿童搜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丹凤县公安局荣立集体三等功,3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2名民警受到了表彰。市公安局发来了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