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非遗“老手艺”成为兴村新产业
本报通讯员 朱 鹰
文章字数:1523
  高喜花已经催促三遍了,丈夫韩长森就一句话:“你先吃,我把面箱包好了再吃。”一年前,韩长森因为疫情原因没法外出务工,恰巧那段时间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艳玲正在“招徒弟”,韩长森就当起了“学生”。高喜花还取笑丈夫说,“老了老了还学手艺,看你能成个啥精。”令高喜花吃惊的是,丈夫不但手艺学成了,还领了2000块钱奖金。
  水泥地晒得烙光光的,韩长森忙着置办吊挂面的工具,脊背已被汗水浸湿。高喜花放下碗,在凉水里把毛巾搓了一把,心疼地说:“一锄挖不下一口井么,干活也不在一顿饭的工夫!”
  一个纯木质榫卯结构的木架子上镶了木工板,再用保鲜膜包裹上里子,一个“洋气”的面箱就做好了。吊挂面吊出了甜头,韩长森想把自己家的挂面吊得更好,案板、面架、面箱、挡板,甚至切面用的刀都齐齐换新。“我们现在注册了公司,质量更得过硬,和面、盘条、上筷子、醒面、上架、扯面、切面、包装,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好不容易端了个好‘饭碗’,总不能自己砸了!”韩长森说。
  近年来,山阳银花镇依托手工挂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续做强工艺、做大产业,增加群众收益。据了解,银花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企业+支部+党员+农户”的方式联农助农。成立手工挂面产业联合党支部以来,累计吸纳党员53人,培养能工巧匠人、挂面手艺传承人46名,辐射600多户群众参与手工挂面生产,年生产能力超3000吨,户均预计增收超万元。
  干净的院落、崭新的厂房,银花镇五色沟村的院落会如期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艳玲已经将一切准备停当。她从塑封袋里掏出营业执照满脸欣喜地向徒弟报喜,“我们公司的全称叫‘山阳县银花河手工挂面有限公司’!”院落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以后村里挂面的生产是有章可循的,镇村干部当勤务员搞服务,企业做管理和技术,咱们农户单负责标准化生产。产品销路不用愁,农户收入有保障。这就相当于给我们生产户吃‘定心丸’了!”五色沟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学说。
  陈玉学说的“定心丸”是挂面工厂对定制挂面的保底价收购政策。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银花挂面产业,银花镇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通过“企业+支部+党员+农户”的方式联农助农,农户负责生产,企业负责销售,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贾艳玲是银花手工挂面的第五代传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助企惠民政策的落地,具有20多年手工作坊生产经验的贾艳玲萌生了办公司的想法。万事开头难,一系列的证照就让她犯了难。“多亏了镇市场监管站的干部给我讲政策,帮忙整理材料跑手续。现在营业执照办好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申办以及生产储备资金的周转等问题,镇上的干部正在帮忙协调。困难少了,干劲更足了!”贾艳玲高兴地说。
  “吊面也就是挣个高工资么,1斤挂面6块钱卖出去,除过原材料,1斤挂面挣到手近3块钱,1天吊百十斤面,1年吊百十天,1年光吊挂面就能收入近3万元!以前都说吊面能脱贫、吊面能致富,看来这账还得往长远着算哩!”脱贫户彭从珍喜不自禁地说。
  尝到“甜头”铆足了干劲干事业的,不仅仅只有五色沟村的“手艺人”贾艳玲。“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银花镇深入开展‘三联三促’党建活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镇100多名党员干部到企业进农户,访察民情、助企纾困,在具体过程中提高干部能力,在提高服务质效的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全镇手工挂面产业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根据市场需求,入冬后我们将推出一款‘包中包’产品,包装更精美、食用更方便。我们还打算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一批‘贴签’产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银花镇相关负责人说。
  火红的辣椒、橙黄的玉米,漫步在银花镇的乡间小路,一派丰收的景象。韩长森在街上预定了40袋面粉,满心欢喜地走在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