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工代赈项目造福山区群众
陕西科技报记者 张 宏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文章字数:944
  “咱这农民干活习惯了,闲不住啊,趁着还没有上冻,赶紧把地翻了,开春早早地种上洋芋。”12月8日中午,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三组詹时军,将棉袄挂在树枝上,猫腰深耕秋茬地,“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你看这河堤修得多结实,土地和房屋有安全保障啦。”
  今年68岁的詹时军逢人就讲今年村子变化大,不仅仅是河堤修得坚固如磐,水毁路也在同步拓宽。令詹时军更开心的是,村上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期间,短短3个多月,他的务工收入就达到2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商州区按照《陕西省“十四五”以工代赈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多措并举抓实以工代赈工作,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发挥“赈”的作用。
  在三岔河镇闫坪村大岔沟,记者看到新修的河堤像一道铜墙铁壁,牢牢地护卫着沿线的民房和良田。该村党支部书记赵良良告诉记者:“项目计划下达总投资为33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90万元,建设内容为综合治理河道2.25公里,新修护岸1700米,修建堤顶路800米。”
  加固了河堤,畅通了致富路,提升了村容村貌,同样的以工代赈项目,让乾佑村的干部群众欢欣鼓舞。据商州区大荆镇乾佑村党支部书记王喜民介绍,乾佑村一组至四组这条路宽窄不一,过去经常有车掉进河道里。现在河堤修好后,路面也拓宽到6米,无论人行还是开车,走起来很舒坦。
  “这条沟居住着260户900多名群众,沿线有150亩土地。原来河堤有些地段还是土堰,遇到下大雨时,我们晚上熬煎得睡不着觉,拿个手电筒来回查看。工程实施以后,我们就能睡安稳觉啦。”王喜民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基础设施建设,受益的永远是群众。“修河堤时,我参与了清理河道和挖树,每天200元工资。”乾佑村三组陈文军提起河堤工程乐得合不拢嘴,“项目部还在我家租住了3个月,给了2000元租金。农村的房子平时没有人租,闲也是闲着,要不是项目建设,我还没有这笔收入呢。”
  据了解,商州区大荆镇乾佑村水毁河堤修复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工程总投资260万元,修筑水毁河堤917米。组织70多名当地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9.78万元。项目的实施既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增加了群众务工收入。
  “在今年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中,我们积极组织动员当地群众参与,落实劳务报酬发放总额比例,规范劳务报酬发放方式。目前,已带动200多名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140多万元。”商州区发改局局长李斌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