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彩云深处
田培信
文章字数:2276
  一
  彩云起了,刘丽丽又从百里外的县城乘车在松树垭下车了。她要去还有8里开外的寇家村小学。
  这座岭叫新开岭,是大名鼎鼎金丝大峡谷的腹地。刘丽丽任教的学校在一个较为平坦的山包上,一个被新开岭环抱的村子,称作赵川镇寇家村。学校里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
  “刘老师回来了!刘老师回来了!”刘丽丽未进校门,早来的同学们从院子里涌出来,如一群雏燕等待衔虫的老燕。倏地,她浑身的风尘、晕车的不适,随着彩云飘向远方。
  2014年7月,刘丽丽从西安市蓝田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远嫁商南县一个边远的贫困家庭。在这里,她不仅收获了甜蜜爱情,还拥有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为“教师之家”注入新的力量。面对忠厚朴实的公婆,三间摇摇欲坠的胡基房,家徒四壁的境况,两只在檐下哼哼乱叫的猪崽儿……这眼前的情景,与关中道殷实的娘家,实在不能相提并论。结婚时,她瞒着家人朋友,说是去外地旅游结婚,是怕家人知道这里的境况后,会把自己拽了回去。尽管这样,爱情的火焰没被贫困扑灭,而在向往与憧憬中熊熊燃烧,努力照亮着他们的二人世界。
  然而,生活不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季,不是一日三餐锅碗瓢盆美味曲,也不是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不败花。年迈的公婆常年需求医问药,丈夫待业在家,一双嗷嗷待哺的女儿,屋里屋外的家庭琐事,全压在孱弱的肩头。她硬是铆足劲,憋足气,胸中燃起一团火,双手温暖着一家人。
  其实,在与刘老师的攀谈中,我从她坚毅的目光里,早已经读懂了她成长的况味。
  二
  彩云深处。七零八落的农户依山就势分布在沟沟垴垴,点缀在山岭的缓坡处,半隐半凸在山岭堆起的褶皱里。这里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业为主,却常年一双手捂不住一张嘴。于是,岁月一年年把村庄的人们,像不同的种子,撒在不同的省,不同的市,不同的县,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工厂……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幼。学生们缺少关爱,老人们缺少关心与照料,是这里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4年秋季开学,刘丽丽肩上背着行李,怀揣梦想来到这里。
  寇家村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从幼儿园小班至小学六年级,9个年级共一百多名学生,有20间砖木结构校舍和不足半亩的操场。面对简陋的工作环境,简单的生活状态,她一点不感到意外。只有自己知道,在分配时,她主动向领导请缨,要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她决心把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进层峦叠嶂的深山里。
  初来乍到,这里的方言气息甚是浓厚,与学生家长交流有诸多的障碍。虽说自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只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让普通话从课堂开始,慢慢改正学生的汉字发音、课文朗读、知识理解。她暗地里细心学习当地方言,了解乡风乡俗,探寻风土风物,探问学生校内校外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特别是到了晚上,一人住宿在空荡荡的校园里,万般萧寂。学校四周没有住户,孤零零的黑漆漆一片。山后丛林里不时传来野兽凶咬狂吠嗥叫声,被吓得攥紧被角屏住呼吸缩成一团,真希望早点听到孩子们上学的脚步声。若是风清月朗的夜晚,也会想家人,想前程,想教学,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便披衣来到操场上,凝望四野起伏的群山,聆听山风隐隐的吟唱,想着远处酣然入梦的学生,仰望星空,如与皓月深情地对话。
  一天傍晚,她从房后的厕所回来,看见一个身影猛地从房间窜出来跑到院外。进房查看,少了一包方便面,但手机、手表、钱包都在。哦,哪位孩子饿了。这时,老校长走过来,扬手捋捋头顶不多的白发说,肯定是小双这孩子。他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平日里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管教,简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件事深深地烙在刘丽丽的心里。
  到了周末,她带着爱人从县城捎带的一箱方便面,去小双居住的坝子家访。
  一推开门,小双正在院子里劈柴。见老师来了,又惊又喜。他礼貌地把老师领进屋里,刘丽丽向小双奶奶嘘寒问暖,了解小双在家的学习习惯及家庭成员的生活情况。临别时,又掏出二百元钱掖到奶奶的被角下。小双憋红着脸送老师出门,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弱弱地对老师说,那天,是我拿了你的方便面,奶奶没吃过,给她拿的……刘老师望着这个一脸愧疚的孩子,心里一酸。
  从那以后,她利用课外时间教学生读《弟子规》《感恩词》,给学生讲比尔盖茨、雷锋、郭明义的故事,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让他们学会童眼看世界。特别是小双,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仅改掉了许多小毛病,作业本上的一道道红叉叉,变成了一朵朵红花花。
  这些可喜的成绩,使她留下来的决心更加坚定;这些可爱的孩子,是她传授知识最大的精神支柱。她视同事如姊妹,爱学生如子女,把校园当家园。这份情感,在日升日落中愈发纯真。她这颗纯朴的心,也悄悄地被孩子们“偷”走了。
  三
  彩云在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移,拓印在教室玻璃上如一幕幕流动的“天画”。
  掐指算来,刘丽丽9年的坚守与耕耘,她的果园里,终于迎来了繁盛的采摘期。不久前,第八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获奖教师名单揭晓,全省26名优秀乡村教师获奖,刘丽丽作为全县唯一的一名优秀乡村教师,获此殊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年来,寇家村小学在丹江学区及全县教育系统各项考核中榜上有名,佳绩斐然,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
  可喜的是,刘丽丽挑起校长这根金扁担,小双拿到优等生的奖状,学校从名不经传到行内翘楚,都来自她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
  实在不忍占用她宝贵的时间。返回的路上,我打开微信,发给她一条消息:刘校长,谢谢你!向你致敬!向你们致敬!向全国教育系统千万名辛勤的园丁们致敬……
  登上垭口,从学校方向传来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回头眺望寇家村,寇家村不语,正如一幅彩云缤纷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画卷里,我分明望见了一个脚步匆忙行且坚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