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共享互通促转型
——商州区打造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侧记
文章字数:1343
  本报通讯员 赵波波
  进入四季度以来,作为全市重点项目之一和商州区标志性特色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马不停蹄大抓建设进度,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目前,园区规划用地421亩,已入驻电子信息企业7家。其中,建成5家、试生产1家、在建1家,租用标准化厂房4.7万平方米,带动就业450人。预计园区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4.4亿元、利税1.755亿元,标准化厂房每平方米产值达34285元、利税4225元,带动就业780人。
  近年来,商州区深入贯彻落实苏陕、宁商协作工作部署,锚定“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目标,在原脱贫攻坚产业示范园基础上,与南京市栖霞区携手共建专业化电子科技产业园,通过走好“转”“建”“引”“育”关键四步,与栖霞区招商信息共享、项目引荐互通,打造“江苏研发+西部产业”模式,优化政企合作模式,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实现了从“散乱无序”到“精准专业”、从“单船捕鱼”到“舰队出海”升级转变。
  今年5月,商州区和栖霞区两地“四步走”共建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高地经验做法被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中以清单形式通报,全国范围推广。
  立足实际,挖潜拓新,走稳转型升级基础步
  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和12条产业链发展,对商州区工业园区以及周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企业状况深入调研,明确园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学习借鉴栖霞区“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确定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商州区原产业脱贫示范园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专业化电子科技产业园。
  专业定制,完善功能,走优载体建设固基步
  大力实施“退、提、扩”三大工程,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清理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技术含量低、产出效益差企业3家,安排8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完成4.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制热制冷和通风管道建设。紧盯龙头企业厂房定制化需求,储备土地2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3.4万平方米,现已签约国飞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基地二期、赛鲲鹏智能单车二期项目。
  主动出击,精准对接,走实招引落地关键步
  建立招商资源共享渠道,邀请南京招商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依托栖霞高新区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对接企业考察洽谈。采取厂房租赁“三免三减半”、投资参股激励方式,融资4150万元,促成总投资16.2亿元的LED半导体封装及应用、新维视光电显示、动力储能PACK封装、国飞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基地一期、赛鲲鹏智能单车一期等5个项目,实现当年招引、当年落地、当年建设。
  优化环境,协同发展,走好产业培育长远步
  与栖霞高新区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联络联系机制,选派园区工作人员赴栖霞高新区考察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园区内3家链上企业达成产业耦合发展合作,构建起产业循环生态圈。依托江苏科研院所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优势,探索“江苏研发+西部产业”发展模式,搭建产业链供需平台,国飞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有效激发园区产业发展动能。
  下一步,商州区将紧扣市委“打好园区建设提标扩容攻坚战”部署,坚持“亩均论英雄”理念,强化产业联动,注重双向互惠,加快建设“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专业化电子科技产业园,加速释放新动能,打造商州区乃至商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