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文章字数:2806
12月8日,张东斌在咸阳市淳化县卜家中学开展送教活动。
课后,张东斌为学生答疑解惑。
他说,选择做老师,是他一生的荣光。
他说,努力做好老师,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是张东斌,商洛市初级中学英语教师。从教24年,他初心不改,以爱为源,用情育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百倍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无私的爱与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商洛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见证了他寒来暑往的辛勤耕耘,也给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1999年从商州师范学校毕业时,张东斌18岁。他带着梦想成真的兴奋和对教育的热情,从位于寺坪镇牌楼河村的家里骑自行车到40里外的丹凤县月日乡西康小学报到,眼前的3间土房就是教室,窗户是塑料纸糊的,地面坑坑洼洼,一切简陋又破旧。最让张东斌没想到的是,全校6个年级46名学生,而老师算他在内只有两个。
“看着当时的景象,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学校条件简陋,我能接受,也能克服,但是两个人怎么带6个年级呢?我觉得太难了。”张东斌说。
好在张东斌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和另外一位同时分配到学校的同事相互鼓励:“我们是农村娃,我们更知道农村娃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我们不能走,孩子们需要咱们,我们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当好这个老师的。”
在他的记忆里,当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望向他的那一刻,他第一次对教书育人有了具体的信念——尽己所能,用爱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帮助他们依靠知识改变命运。
既来之则安之。张东斌一边和同事摸索着尝试复式班教学,一边到镇村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有了升旗台,他带领学生第一次用竹竿升起了五星红旗。看着红旗在蓝天下迎风招展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学校有了砖砌的灶台,学生可以在课间喝上热水了。
一点一点像个学校了,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虽然是三级复式教学班,但张东斌每一节课都想方设法照顾到每个学生,鼓励孩子们乐学善思。他还自费购置二手录音机及简单的画材,讲授艺术课,让沉寂的山村小学多了许多笑声与欢乐。
选择当教师,张东斌从未后悔,他反而感谢在初为人师时经历的那些艰难。正是那些被他一点一点克服的困难,让他很快褪去了懵懂和迷茫,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对待学生有爱心和耐心的成熟教师。此后从教的20多年,不管是在偏远乡村小学还是被选拔进入乡镇学校、市直学校任教,他一直牢记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始终未曾改变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初心。
因为热爱 所以进取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更要做一位优秀的学习示范者。”从教以来,张东斌没有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他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先后取得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一次次学习积淀,为他个人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他后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了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他购买了各种参考书,汲取优秀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知识,扎实历练专业技能。他积极主动向身边的名师学习,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将感悟所得在日常工作中大胆实践,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他曾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独行快,众行远。作为省级优秀骨干教师,张东斌带领学科同伴不断探索实验,先后完成国家和省级课题3项,其中1项教学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三等奖、1项获得陕西省第一届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有4篇论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他以学校为轴,把教育智慧和力量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同行,助力更多青年教师进步成长,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先后有近百名优秀教师成为市内外“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为商洛及邻近市区教师的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12月8日,窗外寒风凛冽,在咸阳市淳化县卜家中学,由张东斌执教的英语课堂上,气氛热烈,暖意融融。一节课结束,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和来自润镇片区5所中学的听课老师无不为张东斌的精彩教学所折服。“张老师这节课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阅读和思考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其中的内涵,确实精彩。我们听了后收获很大,佩服张老师精湛的教学技巧。”一名听课老师评价道。
这样的送教活动是张东斌课余时间的常态。作为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他主动承担起学科建设引领的重任,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在市内外线上线下开展公益公开课专题讲座80多场,足迹遍布商洛、渭南、咸阳的12个贫困县区及山村学校,受益教师2000多人。“张老师很有责任心,也很热心,他经常指导我们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不断坚定我们的职业信念。”张东斌工作坊的一位青年教师说。
因为热爱 所以用心
“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还包含着外国的历史人文,要教好英语,一定要落实好学科育人教育,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才算得上真正好的教学。”张东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涉及外国文化部分,他始终坚持整合利用教学资源,让孩子们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充分挖掘生活中丰富真实的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体悟、反思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平常的教学中,张东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对学生分小组进行全过程管理,将班级同学按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综合分组,从预习、练习、作业等方面督促学生互助学习,同时,指导各小组及时总结反馈,实行小组学习综合效果进步奖励制。课间饭后,他还坚持每天找学生谈话,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时刻让教与学同频共振,抓住最佳时机育人。
“十根手指有长短,具有鲜活生命与独特个性的学生也有差异,作为老师必须充分理解和包容。”张东斌说。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担起育人的责任,坚守教育的本真初心,让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积极情感。
有一年,他刚接手的班里有名学生小李上学经常迟到,学习任务敷衍应付,家人和代课老师甚是发愁。原来,小李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在外地做生意,母亲工作忙碌,小李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时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逐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张东斌在与小李及其母亲深入交谈后,发现小李有热爱集体、有热爱运动、善于朗诵等优点。他抓住小李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充分肯定其优势,提醒他从小事改变,也能把事做好。接着他和小李一起制定奋斗计划,在各方协同努力下,小李心情平静了、精力集中了、成绩也提高了,自信满满,顺利考上了高中。
张东斌说,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问题生”更需要倾情关注与关爱,耐心、爱心与坚持往往会点燃他们成长进步的梦想,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牢固坚守育人的本真初心。老师身上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有教无类、育人为先,努力让每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将不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希望的梦。
课后,张东斌为学生答疑解惑。
他说,选择做老师,是他一生的荣光。
他说,努力做好老师,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是张东斌,商洛市初级中学英语教师。从教24年,他初心不改,以爱为源,用情育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百倍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无私的爱与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商洛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见证了他寒来暑往的辛勤耕耘,也给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1999年从商州师范学校毕业时,张东斌18岁。他带着梦想成真的兴奋和对教育的热情,从位于寺坪镇牌楼河村的家里骑自行车到40里外的丹凤县月日乡西康小学报到,眼前的3间土房就是教室,窗户是塑料纸糊的,地面坑坑洼洼,一切简陋又破旧。最让张东斌没想到的是,全校6个年级46名学生,而老师算他在内只有两个。
“看着当时的景象,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学校条件简陋,我能接受,也能克服,但是两个人怎么带6个年级呢?我觉得太难了。”张东斌说。
好在张东斌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和另外一位同时分配到学校的同事相互鼓励:“我们是农村娃,我们更知道农村娃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我们不能走,孩子们需要咱们,我们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当好这个老师的。”
在他的记忆里,当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望向他的那一刻,他第一次对教书育人有了具体的信念——尽己所能,用爱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帮助他们依靠知识改变命运。
既来之则安之。张东斌一边和同事摸索着尝试复式班教学,一边到镇村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有了升旗台,他带领学生第一次用竹竿升起了五星红旗。看着红旗在蓝天下迎风招展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学校有了砖砌的灶台,学生可以在课间喝上热水了。
一点一点像个学校了,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虽然是三级复式教学班,但张东斌每一节课都想方设法照顾到每个学生,鼓励孩子们乐学善思。他还自费购置二手录音机及简单的画材,讲授艺术课,让沉寂的山村小学多了许多笑声与欢乐。
选择当教师,张东斌从未后悔,他反而感谢在初为人师时经历的那些艰难。正是那些被他一点一点克服的困难,让他很快褪去了懵懂和迷茫,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对待学生有爱心和耐心的成熟教师。此后从教的20多年,不管是在偏远乡村小学还是被选拔进入乡镇学校、市直学校任教,他一直牢记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始终未曾改变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初心。
因为热爱 所以进取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更要做一位优秀的学习示范者。”从教以来,张东斌没有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他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先后取得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一次次学习积淀,为他个人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他后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了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他购买了各种参考书,汲取优秀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知识,扎实历练专业技能。他积极主动向身边的名师学习,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将感悟所得在日常工作中大胆实践,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他曾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独行快,众行远。作为省级优秀骨干教师,张东斌带领学科同伴不断探索实验,先后完成国家和省级课题3项,其中1项教学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三等奖、1项获得陕西省第一届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有4篇论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他以学校为轴,把教育智慧和力量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同行,助力更多青年教师进步成长,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先后有近百名优秀教师成为市内外“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为商洛及邻近市区教师的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12月8日,窗外寒风凛冽,在咸阳市淳化县卜家中学,由张东斌执教的英语课堂上,气氛热烈,暖意融融。一节课结束,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和来自润镇片区5所中学的听课老师无不为张东斌的精彩教学所折服。“张老师这节课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阅读和思考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其中的内涵,确实精彩。我们听了后收获很大,佩服张老师精湛的教学技巧。”一名听课老师评价道。
这样的送教活动是张东斌课余时间的常态。作为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他主动承担起学科建设引领的重任,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在市内外线上线下开展公益公开课专题讲座80多场,足迹遍布商洛、渭南、咸阳的12个贫困县区及山村学校,受益教师2000多人。“张老师很有责任心,也很热心,他经常指导我们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不断坚定我们的职业信念。”张东斌工作坊的一位青年教师说。
因为热爱 所以用心
“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还包含着外国的历史人文,要教好英语,一定要落实好学科育人教育,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才算得上真正好的教学。”张东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涉及外国文化部分,他始终坚持整合利用教学资源,让孩子们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充分挖掘生活中丰富真实的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体悟、反思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平常的教学中,张东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对学生分小组进行全过程管理,将班级同学按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综合分组,从预习、练习、作业等方面督促学生互助学习,同时,指导各小组及时总结反馈,实行小组学习综合效果进步奖励制。课间饭后,他还坚持每天找学生谈话,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时刻让教与学同频共振,抓住最佳时机育人。
“十根手指有长短,具有鲜活生命与独特个性的学生也有差异,作为老师必须充分理解和包容。”张东斌说。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担起育人的责任,坚守教育的本真初心,让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积极情感。
有一年,他刚接手的班里有名学生小李上学经常迟到,学习任务敷衍应付,家人和代课老师甚是发愁。原来,小李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在外地做生意,母亲工作忙碌,小李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时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交流,逐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张东斌在与小李及其母亲深入交谈后,发现小李有热爱集体、有热爱运动、善于朗诵等优点。他抓住小李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充分肯定其优势,提醒他从小事改变,也能把事做好。接着他和小李一起制定奋斗计划,在各方协同努力下,小李心情平静了、精力集中了、成绩也提高了,自信满满,顺利考上了高中。
张东斌说,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问题生”更需要倾情关注与关爱,耐心、爱心与坚持往往会点燃他们成长进步的梦想,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牢固坚守育人的本真初心。老师身上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有教无类、育人为先,努力让每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将不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希望的梦。